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瞧着程坤一副不知所以然的表情,秦书凯冲他叹了口气后,把小柳跟自己说的一套话选择性的说了一遍后,语重心长的口气对程坤说:“程区长,官员到了不同的领导位置,该有不同的心理成熟度和成长空间,你作为一个区长,自然应该做到耳听八方,这样才能把很多事情及时的防患于未然,否则,很小的事情说不定可能让你不得翻身,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程坤听了这话,脸露出愧色来,李伟高这个家伙一定是在背后折腾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偏偏他一个区长居然一无所知,这的确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原本程坤还想要张口解释一下,区委董书记新来乍到,最近一段时间,有任何事情都拉着自己一块商量,搞的自己压根没时间考虑其他,可是瞧着秦书凯那冷冰冰的脸色,他却一句话也不敢多说了。

程坤对秦书凯当即表态:“老领导,您批评的对,我以后一定注意这方面的缺点,李伟高的事情,您不用烦心,一切交给我来处理。”

“你来处理?你准备怎么处理?你有本事让李伟高不到普水县当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去?”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

程坤想不到的是这个李伟高原来想到普水经济开发区去做什么书记,狗日的,这个小子是怎么想的,真的不是个东西。

“好了,我今天说的话,想必你心里也该有些领悟,这件事暂时情况下,你能做的是注意李伟高的动静,毕竟他现在整天在你的眼皮底下晃悠,有什么消息及时汇报好。”

“好的,我一定按照老领导的指示执行。”

这个时候,秦书凯手机响了起来,看到是钱部长的电话,于是和程坤说句,你去办吧,接听钱部长的电话。

钱部长自从到了省级机关工委后,一直没有联系秦书凯,现在联系不知道何事?

“秦市长,有点事要麻烦你,事情不好办所以才给你打电话。”

秦书凯感到怪,他不好办的事难道我秦书凯还有办法吗?

“我最近办事情,淘了一个破碗,找人鉴定是赝品,你有办法找到一件明清时期的瓷器吗?当然,宋朝时期的也行。”

这对钱部长的确是个麻烦事,平时没关注古玩方面的事,一时间哪里去找?但秦书凯却知道,钱部长如果不是要得急,肯定不会找自己想办法的,既然开口,好歹也要作点努力,再说,古董对秦书凯来说,不是什么大事情。

于是问道:“要得很急吗?”

“当然是越快越好,我现在红河县,时间最多能呆三天。”

“我找找看,平时没注意这方面的事,要问其他的人才知道。”秦书凯当然不能对钱部长说自己很早关注古董。

钱部长继续说,我要的很近,如果你在找其他的人问问,也许时间久来不及了,最近我在红河听说洛水镇有户农民,手里有一块玉佩很值钱,虽然不是瓷器,但是也可以,不知道秦市长能不能想办法弄到手。”

“玉佩?什么时候的?”

“嘿嘿,说起来是国宝,传说是李自成的兵符,历史独一无二。”

秦书凯心里一喜,追问道:“情况属实吗?”

“这个没法肯定,我也是听说,可能性还是有的,历史记载崇祯十年也是1637年,杨嗣昌会兵10万,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策略,限制农民起义军的流动性,实行各个击破,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着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

第二年八月,清兵两路入关,朝廷内外交困,举棋不定,崇祯见清军势大,急调洪承畴等人东去勤王,李自成才得以大难不死。按史书记载,李自成避难处是在商洛山,其实,这期间李自成是流串到了陵水县,休养生息,后来从商洛山出击,夺取了大明的江山,当了皇帝。

到1645年,清军以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采避战的方式流窜,经襄阳入湖北,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东进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侧’征讨马士英病死途。李自成入武昌时但被清军一击即溃。5月在江西再败,神秘消失。

李自成的死有六种说法,如自缢、战死、出家、隐居等。其有一种说法最可靠,归隐青城。李自成的后代在青城镇苇茨湾村的一户李姓人家发现了一本抄修于康熙三年的《李氏家谱》。经过考察研究,得出结论,李自成兵败后,化装为和尚投靠其在榆青城的叔父李斌家,晚年的李自成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沟里,后来风闻清廷侍卫已经发现他的一些蛛丝马迹,连夜逃亡,最后到陵水县隐居下来,这里曾经是他的老巢,当地老百姓感激他以前的均田放粮之恩,所以一直保守秘密,掩护他直到他去世,还砌了几座无名坟。

李自成隐居后,他那些逃出来的部将都一直在寻找,这玉佩据说是一对,一枚在刘宗敏身,刘宗敏战死后,玉佩不知所踪,另一枚在他身,危急时可当兵符,所以,清廷一直在寻找他,他的部将也在寻找他,目的是想得到这枚兵符,现在分析看来,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嘿嘿,我怎么听你像是说书的?”

“秦市长,这些事本来很难考证,老百姓从古时候相传下来的,有鼻子有眼睛,你还不得不相信。”

秦书凯听了这话,倒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点头应付着。

秦书凯和钱部长打完电话,立即给徐大忠打电话把情况说了,徐大忠疑惑的口气道:

“李自成的玉佩?不可能吧。”

秦书凯说“先别管,搞到手再说。”

下午临近下班时,徐大忠给秦书凯打电话,急促道:“秦市长,是真的。”

秦书凯心里大喜,“你敢肯定?”

这人是寝陵村一个五十多岁的孤身男人,一生未娶,叫李奎,自称是李自成的后代,据村民反映,前些年经常见李奎半夜在墓地晃悠,都说他在盗墓取宝。让人去他家时,正好有外地人在家里作客,见我们来急匆匆离开了,估计是买卖盗墓物的。问了他一些情况,他矢口否认,指着墙角一些的瓶瓶罐罐问他怎么回事,他才透露了是从墓地偷出来的。”

“玉佩呢?出手没有?”秦书凯心里着急。

他摇摇头,“玉佩的事他一口否认,问了周围的一些村民,有人说见过。估计李奎还在熬价,这东西不好出手,双方都怕吃亏。”

“有什么好的办法把它弄过来?”

现在的道:“下面的人想尽了一切办法要看看东西,他打死不承认有这回事,这是国家物,拿出去盗卖是要判刑的。”

“没办法了?”

“办法有一个,是有点阴损。”

“你说说看。”

秦书凯哪管他阴损不阴损,能搞过来才是正道。

现在的如此这般说了一通,秦书凯想了一遍觉得办法不错,吩咐道:“这件事不要说出去,你要权当没这么回事。”

徐大忠答应着,“秦市长,听你吩咐。”

徐大忠立即给下面的人打电话,把一切交代清楚,只要那块玉佩,其余不管,至于补偿多少的问题,都交他去处理。

下面的人不问缘由,满口答应下来,第二天一早,徐大忠手机响了:“徐县长,人已经关起来了,审了一夜还没开口,这人死硬得很…..”

“没用手段吧?”

“暂时还没有。”

“能不用最好,注意保密,不要把面扩大了。”

代价》小说在线阅读_第384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新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代价第384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