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禅寺坐南朝北,依山傍河,只是山在,河没有了。寺庙前的双龟河,宽有几十米,早先是潺潺流动,清澈透明,流出山内,流向宸都市的西郊。如今已干涸荒芜。即便是赶上大雨天,上游水流在原地打滚,愣是下不来,全都深入了地下。年初,市里里启动了双龟河的改造工程,据说投资二十几个亿。不知什么原因,工程刚启动又停了下来。
寺庙所在的双龟山,因两座主峰形似山龟而得名。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几千年前,山中一公一母两只山龟修炼万年成精,儿孙众多。于是,当地人就捉来山龟贩卖,曾几何时,贩卖山龟成了当地一时的赚钱主业。不成想惹恼了双龟精,它们开始攻击吞噬人类,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纷纷逃离,许多村落空无一人。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下凡缉拿,却纷纷败走。后来佛祖出面,谁料佛法无边,也奈何不得它们。
原来,双龟被阴魔黑宗所控。这魔佛其实就是手心手背,转手是佛,再转是魔。魔佛即在闪念之间。而且法力广大,丝毫不亚于佛。佛祖一打听才知,这阴魔黑宗原是自己多年苦修,在菩提树下,遥望星辰,缘起性空,脱胎换骨,顿悟成佛后,先天的污秽灵肉在离身时,也带走了佛的法力,并入魔间成主,与佛祖分庭抗礼。佛祖一筹莫展,观音菩萨出了个主意,说启用唐僧师徒,方可打败阴魔黑宗。经菩萨提醒,佛祖这才想起了唐僧师徒四人,这四人西天取经后,皆成佛为道,因他们来自东土,好些想法和西天的人尿不到一个壶里,便一赌气躲得远远的,不再搀和雷音寺里的事儿。佛祖也没办法,一切随缘,再说佛界也是门派众多,调和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眼下有难,却要请师徒四人出山,雷音寺的人不干了,说我们西天没人了,干嘛请他们。菩萨说,这双龟精在东土,他们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对付起来比较容易。更重要的是,他们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界皆知,佛道神魔鬼也清楚。如今他们师徒四人与西天有点芥蒂。我们正好利用这一点,想法子干掉阴魔黑宗。佛祖问什么法子。菩萨说。可让他们再来一次西天取经。大伙一听全傻了。
菩萨笑笑说,不是我们这个阳间佛界的西天,而是阴间魔界的西天,取阴魔黑宗的魔经。大伙便问怎么个取法。菩萨说,就利用他们师徒四人和西天有矛盾这个事儿,把它再扩大,就说唐僧师徒与佛界西天积怨已久,不想为佛了。他们打算再寻求别的经,以求再教化尘世。佛祖说他们同意吗?菩萨说,当年,佛祖派我到东土寻找西天取经者。这师徒四人皆是我从东土芸芸众生精挑细算出来的。他们的脾气性格我清楚得很。唐僧心慈面软好说话,他不来西天是怕和各位论起经来给佛祖添乱。只要佛祖一声召唤,他一准儿到。孙猴子争强好胜,喜欢出风头。他每日里参禅修佛,早就烦了。给他一个再打斗出名的机会,正顺了他的意。沙和尚老实本分,全听唐僧和孙悟空的,让干啥就干。这猪八戒有点难度。佛祖封了他个净禅使者,每日里好吃好喝,日子过得逍遥快活,若是再让他经一次难,估计不愿意。不过他最怕孙猴子,只要孙悟空一出面,他不敢不从。
佛祖依了菩萨的主意,便派他去东土再寻唐僧师徒。果如菩萨所料,唐僧、孙悟空和沙和尚全答应了,猪八戒死活不乐意。孙悟空就收拾他,每天不让他好好吃喝,说呆子,只要你不去,你甭消停了。想吃好东西,饿不死你,让你比去魔间取经还难受。猪八戒没办法只好从了。
菩萨对他们师徒四人郑重的说,如今佛祖有事儿,众生遇难,你们师徒四人怕是要再经一次苦难。到魔间取魔经,前路漫漫,险恶难料。不知有没有信心。唐僧说,我这么多年在东土传佛法教化天下,费尽心力,谁知刚强不化者甚多,道貌岸然者有之,虚假有求者有之,起心动念者有之,执着找相者有之,欺世盗名者有之,行凶作恶者有之,苦难困厄者有之,杀戮争夺者有之等等,而真修悟道者寥寥无几,我有时甚感无助,甚至开始质疑佛法。岂不知,众生经受到魔间阴魔黑宗的影响和操控,才使得佛法如此难以教化众生。此去魔间西天取经,是消除佛法之障,救度天下众生的好机会,贫僧即便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孙悟空说,什么阴魔黑宗,俺老孙才不怕呢,我这回要来它一个打闹魔宫。沙和尚说,我听师傅和大师兄的。猪八戒翻了翻小眼说,真是的,刚好过没几天,又要瞎折腾,这魔间肯定吓人得很,万一去了回不来咋整。孙悟空骂道,呆子,休说不吉利的话,找打。
就这样,师徒四人打点行装,唤上白龙马,奔魔间而去。菩萨放出风去,说唐僧师徒要舍弃佛法,到魔间西天求取魔经。阴魔黑宗听闻大喜,静等他们的到来。
终于,经过同样的九九八十一难,来到魔音宫,拜见了阴魔黑宗,拿到了魔经。临走时孙悟空偷走了阴魔黑宗的灵体袈裟,也就是佛祖悟道时,污秽之身离去时带走的佛影。阴魔黑宗失去了灵体袈裟护身,法力大减,终被佛祖降服。双龟精没有了阴魔黑宗的遥控,功力大减,被前去的唐僧师徒擒拿。后背佛祖化为石身,成了今天的模样。
虽说是传说,但在双龟山主峰的中间各有三个山洞,分别为水洞、风洞、冰洞。水洞春夏秋冬流水不断。风洞风声连绵不绝,冰洞一年四季结满冰帘冰幔冰柱。三洞深不见底,时常有山龟出没。
这真如禅寺就建在双龟主峰的阳面,三洞正好位于其上。
寺庙三进三出,共分三个院落。一进庙门,正面是大雄宝殿。
郝仁和周安邦拾级而上,边走边聊。
周安邦问:“这真如禅寺你常来吗?”
郝仁说:“来得不多。”
“听同学说你在研究佛教。”
“谈不上研究。只是感兴趣。”
“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你感兴趣的是哪一门?”
“禅宗。禅宗里面有好多中华文化的元素,颇有黄老的意味儿,比较易接受。”郝仁说到这问周安邦:“我知道你在大学里主修的是哲学,记得那个时候,你儒释道、基督教、伊斯兰教,没有不研究的。今天选在这里见面,是不是专注于佛教的研究了。那不成也对禅宗感兴趣?”
周安邦苦笑了一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现在倒真想沉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佛教,只可惜没有那份儿闲心和精力啊。不过我和你一样,挤出时间琢磨琢磨禅宗。我和你有同感,禅宗蕴涵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式的思维,读这方面的经文有亲近感,接地气。”
走到大雄宝殿,观瞻佛祖的塑像。
周安邦问:“你平时读哪个经比较多。”
郝仁答:“楞严经。”
周安邦又问:“金刚经和坛经呢,那可是禅宗的两部圣典。再说楞严经世人众口不一,还有伪经一说,不是出自佛祖。”
郝仁说:“你是不是受了南怀瑾的影响。其实这个问题,非是两派各持一词,非派否它,很重要一点,不是佛讲的。而是派,则把它抬得高高的,什么佛教修行大全,横跨各门各派。什么末法将尽、法将灭时,《楞严经》最先灭;因为《楞严经》是众魔的克星,破魔的大法宝。世有楞严,正法长存。其实,假也好,真也罢。主要看里面的内容,至于出自于谁并不重要。当然一味拔高也不可取。理性看待倒是能理出个头绪来。禅宗里金刚经和坛经必读。我之所以多研究楞严,就是想看看这部经书为何引来如此多的争论,这在佛界里是少有的。”
“有了结果了吗?
“没有。咱一个凡夫,哪能琢磨出所以然来。倒是我时常参照宣化上人的讲解,多少有点收获。”
出大殿,继续往里面走,这时有三三两两的人也进得寺院。
周安邦接着话题感兴趣地说:“噢,说来听听。”
郝仁说:“无外乎四个字,降伏其心。楞严经从破魔始,至破魔终。以阿难坠入尘缘起到如何驱魔止。这和咱们尘世中人修行有什么两样。这魔即是心魔。其实从佛理上讲,它和其它佛经一般无二。只是方法不同罢了。纠缠于是非,意义不大。”
周安邦点点头:“说的也是。修佛讲的是参理悟道,拘泥形式反倒丢了本真。”
两人说说看看,走走停停来到后院,又拾级而上至一处宽阔之处。见眼前有一牌楼,匾额上写着---真如禅寺海会塔园。过牌楼甬道两侧是树立的十二生肖石雕像。真前方是一座大殿。绕过大殿,见后身是一凹洼处。四周从底部起往上建有一排排塔墓。有推土机停在一旁。看样子真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