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邦大惊:“是吗?那她现在怎么样?过得还好吧?”
郝仁无精打采地说:“我看不是太好,那天把她约出来,咱俩得好好开导开导她。”
周安邦一惊:“怎么啦?出什么事情了?”
郝仁打了个哈欠:“这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见面详聊吧。”
挂掉电话,郝仁百感交集:若不是中途退职,以自己的能力主政一方也未可知。下海多年,先前的那一份激情越来越淡,他有时很怀念在体制内的那段时光。常想,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呢。其实骨子里依然对政治有着浓厚兴趣。从政和为官是两回事,政治家和政客截然不同。郝仁的理想是前者,怎奈时代和自身条件所限,也只有想想的份儿了。周安邦志在仕途,希望他从政有为,不要成为官僚和政客。
第十三章:神秘叫声现真身
原是权势铁女人
(1)
九月初,药厂主体工程接近尾声,内外装修开始进行。药厂相关的生产、办公、后勤等设备着手预订。生产设备自然是姚局长推荐的作为首选,郝仁带着负责生产的副总和技术人员实地一看,全是国内一流企业的产品,特别是一些高精尖的关键设备来自德国等工业设备制造一流的发达国家。到了这个级别的官儿,做事儿有时还是靠点谱的,无非是想捞点油水,也是人之常情,给谁挣不是挣啊。这个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与此同时,以东方归和中医药研究所和东方中医药大学名义申报的以黑豆为主要原料治疗心脑血管的国家一类新药、胡萝卜提取物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国家二类新药、新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类风湿的国家三类新药经过三年的受理,也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月底获得药准字号批文,另外几个普药和保健品的批文也同时审批下来,随后是样品的生产验证,最后是获准生产正式上市。这后一关很关键,初审、技术复核修订、质量标准复核、样品检验等都要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然后再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批阶段郝仁他们费了不少心思,从省里到北京一路打点,总算有了结果。
三叔和李莺又商量了一下,想请一请省药监局的有关人员,一是表示感谢;二是让他们盯紧点,批文能早下来就早下来;三是样品验证和生产上市阶段尽量压缩时间,能快就快,争取在12月初产品上市;四是上市后在市场推广和监管中给予支持。
这请客办事最忌临时抱佛脚,什么得打个提前亮,做好铺垫,到时候水到渠成。
第一个原则是“交友和利益并重”,求人办事先是润物细无声,慢慢拉近距离,然后加深利益合作;
第二个原则是适可而止,在送礼上掌握一个度,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即使重礼也讲究艺术,既为对方考虑也为自己考虑,双方又成了朋友,这样收礼的人不会拒绝,自然坦然又觉着安全,送礼的人也是大大方方;
第三个原则是广交善缘,政府官员无论大小,只要和自己沾点边的,哪怕是看大门的,也要交朋友,礼物到,所谓“小鬼难缠”,自古是然;
第四个原则是定级别,根据对方官职权力大小送相应价值的礼物;
第五个原则是投其所好,根据对方的需求和爱好送礼;
第六个原则是有的放矢,礼要送对人,送给合适的人,找人办事有时不在官职的大小,而是权力的含金量和归属;
第七个原则是分清关系,一个政府单位可能好几个口管着你,这些口上的人都要交情到利益到,但要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和谐还是矛盾,是朋友还是对手,要把这方面搞清楚,免得处理不当,给他们之间带来麻烦,最稳妥的办法跟谁也不近跟谁也不远,当着李四提张三说李四的好,当着张三提李四说张三的好,没有也要编出个四五六来;
第八个原则是物以稀为贵,送礼要送稀罕物,送别人不送的礼,哪怕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第九个原则很重要叫常碰杯,吃吃喝喝原本是中国人的传统和习俗,经常邀请政府人员在一起吃饭,是联络感情加深友谊的最好的方法,日子久了,到摊上吃个烧烤也高兴等等。
如此请客送礼之法,使归和集团与政府各部门建立起了广泛深入的关系网,无论办什么事情一路绿灯。
(2)
不过这次没有邀请姚局长,而是一名分管药品食品业务的副局长,食品许可处、食品安全监管处、药品注册处、药品安全监管处、稽查处处长等官员。姚局长这边儿该请该送的也做到位了,再说作为一把手怎么可以和这么多手下在一起参加私下宴请呢。宴请的这些官员都是手握实权,老大这关过了,老二老三老四也不可大意,很多事的具体操办还是要经过他们的。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若是想不周到,这小鬼们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把事给拖下去,总不能老让老大打招呼吧。宴请官府人员,请谁不请谁,谁和谁在一起合适是由讲头的。公事私请,很多时候要注意安全和酒场的氛围,宴请对象的人员数量尽可能压缩,地点要合适,防止引起不必要的影响。彼此之间首先在利益上是趋同的,若是把两个不对付的请到一块儿,酒场的氛围肯定大大折扣,搞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另外宴请对象决定宴请规格,对于一定级别的领导,除了档次,更重要的是对方的喜好和口味,这方面信息要掌握的一清二楚,决不能有半点出入。所以每次宴请之前,郝仁他们都要好好研究一番。
今天来的这几位,都是和食品药品的注册监管有关,自然是一个队伍里的,把他们拢到一起好好喝一顿,这以后的事儿就更好办了。
地点还是定在阳山别苑的如水园。
晚上七点,人员悉数到齐。宴请一方除了三叔、李莺和郝仁外,还有负责生产的副总李鹄鸣,研究所的副所长项玉娆,集团新任副总经理刘小小,加上被宴请一方,十几来口子,在如此雅致的环境里显得很是热闹。
官场的人郝仁较少打交道,即使有过交往也是点到为止,多半印象不深刻。
尽管和卫生部门的官员来往较多,这药监部门的三叔和李莺也时不时联系联系邀请邀请,毕竟所需医疗用品在人家的监管范围之内,而且前几年开始研发药品,报批院内制剂号,申请药准字号,这往来也不可避免增多了。
请来的几位官爷和三叔、李莺还有李鹄鸣、项玉娆很熟悉。郝仁也多少有点印象,彼此寒暄一番,在餐厅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