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莫克死掉之后,按照邓子峰的观察,吕纪是倾向于让海川市生产中心总经理金达接任主管的。对于金达这个人,邓子峰心中是有看法的,最早在他刚到方达集团的时候,他是准备处理金达在海川违规允许建设高尔夫球场的,他是想借处分金达来在方达集团立威的。
但是后来限于形势所迫,邓子峰放弃了这个想法,不过他对金达的坏印象却已经种下来了,心里总觉得金达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更觉得金达不是一个很适合的海川生产中心主管人选。特别是在莫克管理海川这段时间,金达完全变成了一个没有个性的管理者,什么都对莫克亦步亦趋,对莫克的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不但不去制止,反而一再附和。间接上也纵容了莫克的肆意妄为。
像这样一个没有风骨的人,邓子峰是认为不适合成为海川这个城市的当家人的,不过邓子峰似乎也提不出一个比金达更适合做海川生产中心主管的人,他心中的打算其实跟孟副董事长是殊途同归的,他是决定在吕纪提出金达这个人选的时候,提出一些反对的意见,然后让吕纪来跟他谈一些交换的条件的。
既然金达是一个最终会被接受下来的人选,邓子峰就没多往这方面用心思,他更多的是想金达上位之后腾出来的总经理位置,既然吕纪已经将主管的位置安排上了他的人,那作为交换条件是不是可以把总经理的位置让给他来安排啊?
现在在海川生产中心来看,有机会能接替金达成为总经理的人有两个,一是常务副总经理孙守义,另外一个是方达生产中心副总于捷。在这两个人当中,邓子峰其实更倾向于孙守义的。孙守义背后是管理中心的一些上司,特别是董事局退下来的那位赵老,如果能将这个人拉拢过来,对邓子峰在方达集团的发展来说,是不无助益的。
但是要不要真的去支持孙守义,就要看孙守义会不会做事了,如果孙守义不来拜他邓子峰的码头,那就意味着孙守义和孙守义背后的人没把他邓子峰放在眼中,那他就算是豁出去得罪孙守义背后的那些势力,也是必须要狙击孙守义,让他无法成为海川生产中心的总经理的。
到邓子峰这个层次,跟赵老那些人相互之间只是一种尊重,并不是真的要去畏惧他们,赵老那些人如果不来为孙守义打招呼,那就说明哪些人不够尊重他这方达集团的副董事长,为了这个面子以及自身的权威,邓子峰也是必须要狙击孙守义的。
说到底,一个人在职场上的权威不是说你的级别有多高就有多高的权威,很多不是什么高级别的人,在职场上的威权反而更高于那些级别比他高的人。
职场上的权威是建立在两方面因素之上的,一是你能让人得到什么,如果你能给人很多他想要的东西,比如职位,比如财富,他即使级别比你高也必然会敬重你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事部门的人能够见人大一级的缘故,因为他们手里握着很多人的职位呢。
第二个因素是你能让人无法得到什么,一些人想要得到的东西必须先得到你的认可才行,否则他只能望洋兴叹,他就会因此而畏惧你,而不得不敬重你了。
邓子峰心中是认为必要的时候,他也需要让某些人知道不得到他的认可,他们是无法得到想得到的东西的,这也是他要在方达集团建立起自己的威信的必要手段之一。
现在邓子峰对海川市生产中心总经理人选可做的选择很多,不但是孙守义和于捷,方达集团总部各个办公室上到总经理这一层级的人选是很多的,邓子峰满可以选择其中之一,让他成功上位,然后让他成为他的亲信的。
就看孙守义愿不愿意来投诚他了,邓子峰相信不久他就会知道孙守义做出了怎么样的一个选择了,因为时间可是不等人的,如果孙守义拖延的时间太久了,机会就会被他让给别人了。
海川,生产中心,总经理金达办公室,金达正坐在他的办公桌前听下面的介绍工作。今天的金达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莫克死后海川生产中心管理层形势的变化。就像眼前正在做介绍的这些人,他们来介绍的其实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如果是平常时候,根本就没有人会拿这些事情当回事专门来介绍的。
但是这些人不但专门来了,还对他毕恭毕敬做详细的介绍,连金达都觉得这些家伙的行为还有些做作,透着一股假劲的。他就知道这些人来做介绍是假的,来向他表示投靠才是真的。
其实每逢职场有所变动,一些人就会在上司面前上演这种戏码的。这些人通常都是一些跟前任上司关系走得很近的人,现在前任上司出于某种缘故离开岗位了,他们就会担心继任上司会因为他们跟前任上司之间的关系,而对他们有所嫌弃,于是就赶紧来表演投靠的戏码了。
对此金大是见怪不怪的,也能理解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做。现行的职场体制每个单位和部门都是一把手享有绝对的权威的,你不去投靠,那就会给你小鞋穿。在这个职场上除非你不想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否则你就必须要跟着城头变幻的大王旗而变换的。
因此在这个职场上,忠诚是一种相对的,管理者们忠诚的只是单位的一把手,至于这个一把手究竟是谁,是不是你原来忠诚的一把手的职场对手,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让现在的一把手相信你对他是忠诚的。
方达生产中心副总于捷也过来金达的办公室了,他来是将拟好的莫克的悼词送给金达。金达大致上扫了一眼,并没有太在意悼词是不是对莫克评价的是高还是低。他相信于捷拟出来的悼词不会对莫克评价低了的。
华夏人是有谀墓的习性的,谀墓是指为了死者歌功颂德,在制作墓志铭时不论其功绩如何,一概夸大其词予以颂扬的行为。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就有谀墓之嫌,他曾经为当时许多豪门贵族创作墓志铭,铭中一概溢美之词,而不论铭主人品。
这可能是国人比较善良的一面,人都已经死了,不妨可以说点好听的给他听听。人死万事空,就算是死者生前跟你有再大的怨嫌,到了给他盖棺论定的这一刻,什么都是可以放下来的。
扫过了一眼之后,金达说:“老于啊,你这份悼词拟的很好,基本上客观的评价了莫克的一生,我看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