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饭厅与客厅里顿时飘起一阵阵的香味,十分诱人。连正在玩耍的一龙和子斌都停了下来,目光紧紧的盯着饭

桌。

这满满一桌的菜,是春雨独自一人忙碌一个上午的成果。

“春雨辛苦了!这菜也太丰盛了吧?!”施远腾对春雨说。

“咱们五个大人,还吃不下这些菜?来,大家坐好,准备吃饭。”春雨招呼大家。黎明照顾好子斌,不给他乱碰这些还热气腾腾的汤和菜。毓文则抱着一龙,找一张椅子坐下来。

黎明、春雨坐在一起,子斌坐在他们中间。毓文与施远腾坐在一起,毓文继续抱着一龙。

“累不累?要不,我来抱他吧?”施远腾对毓文说。

“没事,他坐在我大腿上,没问题。”毓文并不肯将一龙让给施远腾。

春雨先为五个大人各盛半碗鸡汤。这鸡汤很有讲究,除了整鸡,还加入了海参、羊肚菌、红枣。既有山珍,也有海味,喝起来,味道特别鲜美。

“嗯,春雨嫂子这汤做的,比腾哥做的好。”毓文实话实说。

“那还用说,春雨以前参加神经内科的活动,是美食的策划者和实施者。”施远腾对春雨的过去,十分了解。

“腾哥你就别打埋伏了。你的手艺我是领教过的,毓文说昨天的汤不如我今天做的好,是因为腾哥昨天根本没时间去准备食料。只要给腾哥时间准备,呵呵,他做出来的,才叫真美味。”春雨与施远腾,一起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对双方都很是了解。

“呵呵,春雨,我们不用相互吹捧。再怎么做,也不过是家常菜。不过,这家常菜是最健康安全的,没有像饭店里的饭菜,下很多色素、调味品和添加剂。”施远腾将菜的点评回归到日常生活中。

“这个是水蒸滑蛋,专门为一龙和子斌做的。现在还烫,等一会凉一点再给他们吃。”春雨指着一碗金黄色的、表面反光的菜说道。

“噢,这个好。腾哥,这个可以给一龙吃吧?”

“可以,只是小心别烫着就行。”

“放心,我一点一点来,放凉了才喂他。”毓文用一个不锈钢勺子,舀起糊状的蛋羹,放在嘴边轻轻的吹,过了一会,在用嘴唇试一下,感觉温度可以,才喂给一龙。

一龙吃了一口,蛋羹在他的嘴里停留瞬间,便吞了下去。很快,一龙的眼睛放出亮光。只见他一会指着蛋羹,一会看着毓文,嘴里在“噢、噢”的叫着。

“哈哈,咱们一龙也是美食家呀。春雨嫂,你这手艺大受欢迎啊。”毓文大笑起来,并不停地、一勺又一勺地,将温度刚刚好的蛋羹喂给一龙。

“呵呵,毓文,别顾着乐。喂一点就可以,不能一下子喂太多,否则,会消化不良的。”施远腾赶紧提醒毓文。

“对哦,这东西平时极少吃,一下子吃太多,胃肠可受不了。”毓文对这些常识理解很快,马上将速度放慢下来。尽管一龙叫个不停,毓文坚持不再多喂。

施远腾很欣赏毓文这种果断,这样做,对将来小孩的教育有着十分正面的作用。

眼看没什么东西可吃,一龙哭了起来。毓文抱他站起来,在阳台上走一走。很快,一龙便进入梦乡。

安顿好一龙,毓文走出来,与大家一起继续吃饭。这一次,毓文算是真正尝到了春雨做的菜的滋味。

“哎,春雨嫂,我看你的手艺不输给腾哥。我得继续放开来吃,先吃饱了再说。”

“呵呵,毓文,你大方吃。你这身材,非常标准,属于吃不胖的类型。”春雨笑着对毓文说。

“妈妈,我能吃得胖吗?”子斌稚嫩的声音响起。

“哈哈,你吃不胖。你现在吃,是长高长大,而不是长胖。”春雨笑着对子斌说。

“对,咱子斌吃不胖,阿姨和你比着吃,怎么样?”

“嗯……我比不过阿姨。”

“为什么呀?”

“阿姨比我大这么多,肯定吃的比我多。”子斌看来很会思考。

“嗯,子斌不错,很会动脑筋。我看呀,子斌将来一定比施伯伯和爸爸都厉害。”毓文也很欣赏

子斌身上这种特质。

“呵呵,毓文,子斌将来如果超越我,我已经很高兴了。要超越腾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黎明很清楚施远腾的实力。

“哎,阿明,你这个说法不对,以后再也不能这样说咯。小孩有各种的可能性,只要培养得当,别说超越你我,超越任何人都有可能。记住哦,这种话,以后可不能再出口,特别是在小孩的面前。”施远腾及时制止了黎明的做法,也等于提醒春雨和毓文。

“还是腾哥说的对,我们以后说话,做事,都要注意。言传身教,主要说的是父母。在这方面,老师起的作用并不大。”

“我公司的一些员工,虽然学历不高,但为人,做事,非常出色。我也曾与个别这样的员工聊过,他们的背后,都有非常出色的父母。”毓文马上体会到施远腾的良苦用心,而且感觉这样的提醒非常有必要,非常及时。心中也不由赞叹:这样的腾哥,恐怕真如黎明说的,不是随便能超越的。

大家一边吃,一边聊,放松又快乐。对于陈毓文而言,虽然在异地,但却没有半点的陌生感。对施远腾、黎明甚至春雨,她都感到非常亲切,如亲人一般。

更让她高兴的是,这次长洲之行,收获了一龙对她的认可并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而这一点,是毓文特别在意的。

黎明和春雨离开时,施远腾和毓文各自封了一个红包给子斌。春雨也封了一个红包,由施远腾转给一龙。

接下来的几天,毓文明确告诉施远腾,她要等保姆来后,才离开长洲。这几天,她能感受到,如果由施远腾一个人来照顾一龙和他自己,会非常忙碌。

早上,他们都会带一龙到小区和小区外散步。晚上,安顿好一龙,他们则夜夜行鱼**欢。这样的日子,有点像施远腾在汉南避难时一样。所不同的,现在有一龙带给毓文的、为人母亲的欢乐和满足感。

年初四晚,施远腾接到何镇长的电话,何镇长告诉施远腾,春节期间,他带领乡贤们到医院走了一趟,也与值班的傅院长聊过。他们已经清楚,医院目前将来可能要实施的计划。

“教授,宁观海说要捐资建其中的一栋大楼。整栋大楼的建设和装修,都由他出资。至于命名,还想请教一下教授,因为他和我都觉得,写一个‘宁观海大楼’似乎不是很理想。”何镇长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说是实际,是因为这关系到将来其他人如果想捐资建楼,命名的方式应该统一。

“我有个建议,供何镇长和宁老板参考。我们准备成立一个儿科中心,将儿科做强做大。这栋大楼,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宁观海儿科中心’?”

“好,呵呵,还是教授有办法,回头我与宁老板商量商量。另外,郑康华老板知道磁共振使用率很高,经常要排队等候。所以,他独自捐资购买一台同一型号的磁共振。杨文听说脑电图很缺,捐资购买两台同型号的脑电图仪。黎志超老板更爽快,捐资购买两台四维超声检查仪。吕帆听说要建一座高压氧舱,他了解了价格后,承诺有他独资捐赠建设。”

医生的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0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姜让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医生的故事第30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