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母亲的河——

虽然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倾听着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呀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多么美的歌声呀,纯粹、干净、没一点杂质。像草原里清清的湖水,更像蓝天上洁白的云------

歌声已经停止很久了,整个大厅还鸦雀无声,有些人才刚刚睁开原本不愿睁开的眼睛。

紧接着,是经久不息的掌声------

亲爱的朋友们,这是笔者永生难忘的一个瞬间,已经过去五年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热泪盈眶。

因为它是真实发生的。

最高兴是阿美妈妈,此时她掩面而泣,肩头抽动,眼里是幸福、激动、骄傲等各种情绪复杂的交织在一起而引发的泪水------

母爱,永远伟大,它如海,温暖坚强着心爱的儿女,直到老去。

四合院,老谭和古毅坐在假山旁喝酒。

“没想到他俩唱的还挺好,绝妙组合。”古毅还有些激动地说。

“是挺好------感动。”老谭说。

“来,为咱们哥俩儿的英明决策干一个。”

老谭笑着举杯,在古毅的杯子上碰了碰,一展脖干了。

“老弟,今天看了个店,在城西,柳树街上,四百平米,以前也是饭店,生意不好准备往外兑。我看了,那地方行,周围是居民区,挨着志成高中。”古毅说。

“年前还想开一家呀?”老谭问。

“乔姗都开,我凭啥不开。”古毅笑道。

老谭点上根烟,“她开不就是你开吗,这账没算过来。”接着道:“年前把中央厨房店开业就行,这是基础,地基打好了咋干都行。”

古毅砸吧下嘴,有些不甘的说:“她开店我拿三个点,不过瘾。”

“行了我的哥,那可是纯利,知足吧。”老谭道。

古毅又砸吧下嘴,咧嘴笑了,自嘲的说:“也是,有点贪了。”

老谭刚要张嘴,隔壁东院传来马头琴和阿美的歌声,禁不住闭嘴听起来。

阿美唱的是着名的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歌声纯美,犹如天籁,在安静的夜晚飘出好远。

一首唱罢,老谭说:“有歌手实力。”

“最好没有,好声音都在民间。”古毅说。

老谭没说话,突然想起在滨海工作时帮着蒙古族小弟傲翔龙的姐姐当酒吧歌手的事,禁不住一股惆怅在心头升起。

他此时的心情和那时一样,不知道叫阿美到饭店唱歌的决定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张丽和艳华带着老谭儿子到海边玩了三天,回来后开始忙铁西店筹备的事。

到目前为止,阿巧在省城开了八家直营店,三家合作店,加上外埠的三家,一共十四家。

十四家店面,员工近五百人,年营业额超过一个亿,相当一个小型企业了。

今天中高层管理人员在总部开会,会后其他人陆续走了,会议室里剩下艳华、张丽和忠清三人。

“这些店长,没一个负责的,啥都等说法要指示,有一点事就打电话,一点主不敢做。”张丽首先发着牢骚。

“正常,不都这样吗。”艳华笑了笑,说:“现在敬业叫傻子,认真叫呆子,一旦忠诚了叫汉奸。”

艳华的话把俩人逗笑了。

“厨师长也那样,看着挺好,不说啥,和店长都一伙儿的。”忠清说。

三人说的是当前餐饮现状,尤其连锁店,店长和厨师长都盯着工资上涨和奖金多少,一旦不满意,没达到期望值,就开始懈怠,甚至走人。

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大气候影响的。如今单品店流行,并且火爆,最吸引人的是投资小见效快,很多店长和厨师长都开始自己当老板了。

比如阿巧,上半年就有两个店长和一个厨师长把本店的饺子师傅带走,开了小饺子馆。

“现在人不好招,不像头两年了。铁西店还有二十天装修完,服务员还没招齐呢。”张丽说。

“我厨房人将吧够用,也不好招。”忠清也是一脸的苦大仇深。

“服务员越来越大龄化,三十岁算年轻的,四十岁的形象好也得用。”张丽说。

“都这样,不单单咱家。”忠清说:“就说饺子工吧,小姑娘不爱干,也根本没有。三十多岁结婚的好的当服务员,不好的干不了。现在四十多岁是主力,五十的也得用。”

“咱家的工资也不低了。”艳华说。

“工资是一方面,主要是不好招人。”张丽稍微坐直下身子,接着说:“现在是七零后管理,八零后干活,九零后闯天下。

咱们都是七零后,在饭店占两个极端,也就是站两头。不是老板就是高管,再不就是末尾,洗碗、摘菜干零活的。

主要干活的都是八零后。八零后,计划生育一代,一家一个,爷爷奶奶惯大的,能干活就不错了。十八到二十五的是九零后,咱们七零后的下一代。这么说吧,要是我孩子我坚决不让上饭店干活去。

咱们都这么想别人也一样,孩子没工作爹妈宁肯在家养着,也不让上饭店打工,嫌乎丢人。农村出来的小丫头小小子还行,城里的想都别想。”

忠清接着话茬说:“现在农村不比城里差,当爹妈的也都不让孩子出来,宁肯自己出来。”

“另外九零后也不好管,太有个性,稍微不对心思就撂挑子不干,有的连工资都不要直接走人。”张丽说。

他们说的是事实,现状确实如此。

七零后定规矩,八零后遵守,九零后破坏。

以前招服务员叫招服务员,现在叫招服务大姐。

以前砧板都是小小子,现在家庭妇女上岗,且不在少数,呈上升趋势。

厨师队伍虽还保持年轻化,但也是相对的,三十到四十五居多。面点平均年龄在三十五以上,哪家店要是有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当面点,那绝对是整个厨房宠儿。

另外现在孩子拿工作也不当回事,高兴了多干两天,不高兴甩手就走,给涨工资都不干,一副爷不差钱天下之大唯我独尊的德行。

当然,好的还在多数,要都这样饭店就别开了。

艳华说:“我和老谭唠过,他的意思是根据大气候可以适时地涨工资,但主要还是靠工分制留人。我叫人力部统计了一下,到现在为止,在咱家干超过四年,积分达到五千的一共十八人。

按照规定,分数达到五千开始给分红。我叫财务算了一下,拿小龙举例,他现在是部门主管,到年底最少能拿三万分红,加上工资小十万。他和小慧的加一起能十五万,还不算奖金呢,不比自己开小饭店挣得少。”

张丽有点吃惊问:“都十八个人达到五千分了?”

艳华微笑着点点头。

“我知道的有王红和老方,华清两口子,还有呼市的孟梦,李爽,还有几个保洁、洗碗的阿姨。”忠清说。

“洗碗阿姨能分多少?”张丽好奇地问。

“一万八。”艳华说。

“行呀,小半年工资。”张丽说。

“主要看所在店当年的盈利情况,多赚多得,少赚少得。”艳华说。

一个厨子的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Ding1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个厨子的往事第3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