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种状态不好,可是提不起精神,浑身虚脱般的无精打采。
他记得念高中的时候曾出现过一次这种状态。那是高二开学不久,正值秋收。自己上一天学割一天庄稼,以为这样学习收秋两不误,结果割一天庄稼累得要死,第二天上学精神恍惚,啥也学不进去,像个傻子似的。
几天折腾下来人都有些麻木,在地里掰着玉米就陷入到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如入虚无。
从那种状态走出来后,他对自己的求学路产生了怀疑,以至于今天成了厨子。
人的意识是维妙的,很多时候会因为悲观而产生消极,潜意识中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而本人又感觉不到,觉着很正常。
老谭现在就是这种状态,好在有前车之鉴,提前意识到也清醒了。
天渐渐暗了,城市的夜在黑暗中亮了起来。
老谭从床上坐起,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色。这景色没有美丽谷的秀丽,也没有王爷府的厚重,更没有雷雨中的惊魂动魄。
它是夜,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被现代文明打扮得霓虹闪烁、五彩斑斓。既有灯火辉煌的灯红酒绿,也有阴暗潮湿的苦难心酸。
向往灯红酒绿,先得创造灯火辉煌;走出苦难心酸,先得改变阴暗潮湿。
他在心里问,自己是在改变阴暗潮湿,还在在创造灯火辉煌?
好像从来没想过这些事,只是低着头不住脚的往前赶。走过了上坡下梁,跃过了沟沟坎坎。先是为自己,为家。接着还是为自己、为家。
唯一安慰自己的是没叫跟着干的几百名弟兄下岗失业。
这就是所说的社会责任感吗?
有点美化自己,说白了是喜欢,也是虚荣心的驱使,要干出点名堂来。
名堂?名堂。
看重了会累死,还容易学会虚伪,连自己都瞧不起。看轻了不在意,一门心思的去做,倒是享受,乐在其中。
凭心而论,二十多年没觉着怎么累,快乐顺心充斥其中,几乎一天都没离开过饭店,在饭店待的时间远比在家待的时间长。林燕总说的那句话“老谭,这是家不是饭店”就是见证。
人呐,活着干死了算,不死不活是完蛋。
想到这里,老谭的心情开始好起来,高兴的给自己点上根烟,惬意的抽着。
就在这时王淑兰推门进来了,手里提着外卖送来的吃食,笑着说:“不想出去吃,点的外卖。”
老谭也有些饿了,说:“外卖好,我也不想出去。”
“带了瓶酒,晚上没啥事喝点儿。”
“好。”
“喝多不回去了。”王淑兰开玩笑道。
“那得再买一瓶,一瓶不够。”
俩人坐下来边吃边喝,王淑兰对回来路上碰到的那个被雷劈死的人又唏嘘几句感叹一番,然后说准备给自己追加一份意外伤害险,以防万一。
“老弟,你也应该给自己买份意外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是不?”王淑兰说。
这倒提醒了老谭,于是说:“姐,你买的时候咨询一下,私人企业给员工办养老保险咋办,都需要啥?”
“咋地?你想给员工交养老保险呀?”王淑兰问。
“有这想法,但全交交不起,没那些钱------你先咨询,我考虑考虑。”老谭然后说:“现在咱们只有团体险,交不起老保的话交医保,给员工个保障。”
王淑兰想了想说:“我支持。”
李爽,我们的爽姐最近很忙,不但要抓拙政园店的工作,还得照顾苏北店,同时还得培训私房菜馆的员工,一个人三下忙,一天没闲着时候,经常整的急头白脸的。
好在督导李静及时赶到,帮着料理,这两天才顺当过来。
拙政园店的营业额已经稳定在每天五万之上,新开业的苏北店也在四万之间,生意红火。
爽姐忙,小高也忙。后厨事不比前台少,厨房向来是饭店的发动机,它要是运转不灵饭店开不成。我们经常看到店长常换,而厨师长很少变动,就是这个道理。
他们两口子忙,古毅也不闲着。生意好,眼瞅着钱往里进,搁谁不来劲儿。
今天上午十点,古毅到机场接了老谭后直接去了城南。
在车上对老谭说:“老弟,想死哥了。”
老谭笑。
“你不在老哥没意思,喝酒都没人陪。去饭店我也干不上啥,炒菜不用我,服务行,但形象差,怕吓着客人。”古毅说。
“你不忙着找店呢吗。”老谭笑道。
“还别说,这算成绩,一会儿到了你看,保证相中。”古毅有些骄傲地说。
“那就好。”
“你不知道兄弟,你走了挺多人找你,王姐、乔刚、乔姗、还有小张。”
“他们找我干啥?”老谭问。
“喝酒呗,都愿意听你唠嗑儿,说你这人实在、讲究,尤其王姐,对你评价老高了。”古毅说。
“是吗?”老谭笑了笑,然后问:“乔姗的私房菜馆装修的咋样了?”
“我看也就是一半,啥都要好的、高档的,纯粹有钱没处花,装再好不也是饭店吗,不至于。”
“刚一半------年前开业就行,不着急。”老谭说。
“她的苏北店开业就打炮,现在也忙着找店呢。”古毅说。
一个小时后,车驶进城南云霞路。
这条路是四车道的二级马路,人行道很宽,路边的法国梧桐枝繁叶茂。
车在一家店面前停下,由于人行道宽,停车场十分宽敞。
俩人下了车,古毅指着店面对老谭说:“就这,咋样?”
这是一个两层楼的门市房,面积有一千八百平米,以前应该是健身中心,楼顶上的牌子还在。
“面积够用,不知道里面啥样。”老谭说。
“进去看看,里面有打更的。”古毅说。
老谭没着急进去,左右看了看两边的店户。
左边是家火锅店和一家烟酒行,右边是家川菜馆,挨着是家本地酒楼。
火锅店、川菜馆、本地酒楼这三家店面都不小,一千五百平米左右。还有几家三、四百平的餐厅,大都是经营本地菜的,从店名上就可以看出来。
马路对过是一家大型水果超市,超市后面是成片的居民楼,从楼体的颜色看是个老小区。
整体上看这条街不繁华,确是个吃饭的地儿。
开饭店选地点也是有讲究的。避开公检法,让开一级路。新小区莫入,刚开发不想。学校好地点,医院能挣钱。小区不怕老,有干部更好。市场不嫌多,门前能停车------
把周围环境看完,俩人相跟着进了店里。说实话里面没啥好看的,以前的健身中心把器材都搬走了,剩下些破桌烂椅四下堆着,像被打劫了似的。
站在二楼的空地上,老谭问:“古哥,和房主谈了吗?”
“没正式谈,电话联系了,房租一百五十万。”古毅说。
老谭合计了一下,说:“倒不贵。”
“不贵,这要是在拙政园那还不得二百多万。”古毅说。
“那是。”
“房主说整体租一口价,分开不租嫌麻烦。”
“不整体咱们还不租呢。”老谭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