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张丽夹了一个饺子在嘴边吹了吹,咬了一口,立时一股韭菜的清香和虾仁的鲜亮儿以及混合在一起的香味溢满口腔,还没咽下便吱唔着说:“好------”

王红也夹个饺子咬一口,细细品着。

张丽很快把整个饺子吃完,对王红说:“红姐,好吃,比以前的好吃。”

“嗯------十三香多了点儿,有些抢味儿。”王红说。

“我觉着挺好了,省城一绝。”张丽说着竖起大拇指。

王红哂笑一下,说:“哪来那些一绝,这都是老谭提醒,减料求源,返璞归真。”

“他就是说说,啥都是你整的。”张丽说完紧接着来了句俏皮话,“红姐不红,天理难容。”然后便端着整盘饺子上楼找艳华去了。

在这里我们说一下王红,这个泼辣、美丽、做事像男人一样的女人。

她现在是阿巧饺子馆的饺子总监。在人们的理解中,饺子无外乎是饺子皮和饺子馅两样,其余的没啥。其实也真的没啥,但就这两样也有很多学问,差一点儿都不行。

拿饺子面来说,看着简单,拿水和好就行了,剩下的就是包呗。

这是家里包饺子的正常做法,没多少讲究。但饭店不一样,面和水的比例要标准,还要按比例加入盐、蛋黄素、大油,这样和出来的面有光泽、韧性和柔软度,能够长时间使用而不发态(tai,软的意思),煮出来的饺子边不会硬化。

王红对饺子情有独钟,对面的领悟力超强,这也是各有所长吧。

开始配送饺子面的时候,出现过时间过长发软发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出品质量。王红着急上火的拿出几天时间反复试验,终于找到原因把问题解决了,由此还创出饺子面的独特配方,值得称赞。

她还提出饺子面配送时的温度问题,以及饺子间的温度与湿度调节。根据她的提议,现在每个店的饺子间都配备了空调和空气加湿器,很好的保证了饺子的质量。

在饺子馅方面她也不断改进创新,以便迎合当下客人的口味。比如今天的三鲜馅,在老谭提出“减料求源、返璞归真”的指引下,很快调了新的馅料,确实比以前有很大进步。

其实从去年开始她就往这方面发展了。现在已经很少使用煸馅,煸馅的特点是香,特别香,甚至有些腻人,能大幅度增加饺子的香味儿。

煸馅放在上世纪老百姓喜欢,谁不爱吃香味十足的饺子呢?可现在不行了,人们开始讲究养生,吃菜都是少油、少盐、少糖,原滋原味才好。饺子也是如此,太香了不爱吃,清淡、清香一些才是最爱。

干啥都不要脱离群众,老百姓喜欢的才是赚钱的。

少使用煸馅,突出原材料的本来味道,说白了就是青菜要吃出青菜味来,不能满口都是肉香。

王红在此基础上又减少一些抢味调料,突出本味,这样一来客人很喜欢,这也是阿巧饺子一直处于引领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这方面王红功不可没。

和方建军的生活也很好。俩人都在中央厨房工作,早上班早下班,小日子过的幸福滋润。儿子去年元旦结的婚,小两口在吉林过,不用操心啥。和老方俩人挣的花不了的花,也买了房子,没啥后顾之忧,美气得很。

有时候她就想,这辈子有幸遇见了老谭,走上了面点这条路,才有今天。说句自傲的话,现在要是不在阿巧干了,很多饺子馆能请她,并且给的工资都不低。

当然,她不能走。

做人得讲良心,老谭是伯乐,阿巧是平台,她有自知之明,离开阿巧啥也不是。

人只有在啥都挺好的情况下才会一心朴正的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专注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出成绩。

现在的王红就是这种情况。

她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跟着老谭干了这些年,有感情,时常为他操心,并惦记着。尤其老谭的身体,每次听到生病、受伤都惦记的要命,恨不得马上到身边亲自看一眼才行。

五年前她对老谭有着爱慕,但现在没了,把爱慕变成了关心,像姐姐对弟弟那样。这么说有些人不信,认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不可能有什么纯洁,尤其现在这个社会。

不想在男女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的问题上争论,这玩意儿全在本心本性。把爱变了质,只追求肉体的欢愉,打场麻将都可能拐走个女人。

两个人一旦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彼此了解、互相帮扶,并且为了生活转战东西南北,把命运都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既是同事又是姐弟也正常。

只不过世俗掩人心,双目流短长罢了。

王红知道老谭和媳妇的感情不好,俩人常年分房不在一起,担心有一天会离婚。

说实话她不希望老谭离婚,但老谭这种情况又叫她心疼。她一直想找个没人的时候单独和老谭唠唠,可老谭每次回来都忙,根本抓不着人影儿,也没唠着。

此时她看着张丽端着饺子出去,心里禁不住怅然的想:她和老谭也行,哪能总一个人呢------

张丽和艳华吃了饺子,都感觉很好。

张丽说:“把这三鲜馅申请专利得了。”

艳华笑了说:“不用,再说现在菜品专利不好申请,除非申遗。”

“申遗可不够资格。”张丽说。

“你还真想呀?红姐现在饺子馅调的越来越好,已经是大师级了,不用申请专利。这饺子馅不好复制,别人家还以为加了特殊调料呢,其实是大道至简,返璞归真。”艳华说。

“也是。”

“下午咱俩挨家走走,晚上学习班有个聚会,参加一下,在省城大厦。”

“那个曹老板是不是也去?”张丽问。

曹老板,艳华最初谈的泰山路那个饭店的老板,由于房租问题没谈成,现在自己经营,生意不咋好,带死不活的。这回在国学班碰到了,他还有心思叫艳华做,说了两回,艳华都没搭拢。

可是他被张丽吸引了,总想找机会请吃饭,但张丽对他不感冒,敬而远之。

“当然去,给王丽娟打个电话,晚上把她带上,叫她打扮打扮。”艳华说。

“啥意思,把他给那个姓曹的介绍呀?”张丽问。

“想啥呢?他那饭店不想往外兑吗?我看了,开串吧正合适,那还繁华,能营业到后半夜两点,全都是小年轻的,肯定行。”艳华说。

张丽脑袋里想了下开串吧的画面,说:“还真行。”

“咱家再开一家直营店就行了,不再多开,剩下的就是抓革命促生产,往外部发展,做合作店,拿别人的钱赚钱。”艳华说。

“我看行。”

“呼市的餐饮市场比省城好,这两年把精力往那边投投,省城这边稳定住,做研发、培训中心。”艳华很有魄力的说。

一个厨子的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8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Ding1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个厨子的往事第28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