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看了一会儿,古毅和老谭每人抽根烟,过过烟瘾,然后上车继续往武川赶。
到了武川之后先是在展览馆会议厅开了短会,参加会议的有五十多人,除了招商局的外都是呼市来的生意人、小企业主,像老谭这样搞餐饮的就他自己。
当然,他也不是来招商的,主要是奔着“后山一绝”来的。
会议结束后大家来到展厅。展厅里很多本地的生意人和小企业主都摆好了展位,向参观的人热情的介绍自己的产品,并不时地发着名片。在他们看来这些呼市来的人都是财神爷,万一有相中自己产品和项目的那就妥了,稍微投点资就行。
他们缺的是资金。
也许他们会失望,这些来人中真正抱着投资目的的没几个,大部分都是过来看看,走走过场。
古毅和王董是代表商会来的,此时正和主抓这次招商会的副县长以及招商局的领导热情而亲切的交谈着,说着空洞儿但听上去非常场面的话,不时的传出模式化的笑声。
老谭一个展位一个展位漫无目的的溜达,慢慢走到农副产品的展区,一个展位吸引了他。
这是一个卖鸡蛋的,展位上方打着“白山虫草鸡养殖基地”字样的横幅。
虫草鸡?
挺新奇。
老谭首先想的是还有拿虫草养鸡的?那鸡得值多少钱?虫草可是上万元一斤呀。转而笑了,心想不可能用虫草养鸡,应该是散养的溜达鸡,在山坡草地上吃虫子的那种。
走到近前,看清楚展牌介绍,确实是散养的小笨鸡。展位上摆着的鸡蛋一看就是笨鸡蛋,掺不了假。
于是就和展位摊主聊了起来。
摊主四十多岁,姓白,很魁梧的汉子。当过兵,复员后在家务农。前两年承包了一处荒山,养殖新品种草原小笨鸡。要说他承包的荒山老谭在来的路上经过过,就在那家农家院前面。
“我家的虫草鸡纯散养的,两千多只,在大山里头,一点饲料不喂,吃的都是山上的草籽、小虫,喝的是山泉水,一只鸡最大的也就三斤,平均二斤半。下的蛋是纯笨鸡蛋,好吃得很,市场上根本买不着。”白老板向老谭介绍。
“鸡蛋多少钱?”老谭问。
“六元一斤。”白老板说。
“够贵的,市场上鸡蛋三元。”老谭笑道。
“那是啥鸡蛋,跟我这没法比,你吃一回就知道了,我这是纯笨鸡蛋。”白老板马上说。
“鸡呢?多钱一只?”老谭问。
“五十八。”
老谭在心里合计一下,一只鸡按二斤半算,五十八一只,合二十三一斤。市场上小笨鸡十八一斤,贵出五块。
“你这鸡可够贵的。”老谭说。
“你不知道谭总,我这是新品种草原鸡,长不大,长得还慢,一年才二斤半。你也知道,虽然在山里散养,看着是不用喂啥,夏秋行了,冬天呢,春天呢,山上啥也没有,得喂粮食呀。另外山上啥都有,我这两千只鸡是三千只剩下的,其余的都叫狐狸、黄鼠狼、还有狼吃了。另外还有偷鸡的,看不过来。”白老板一脸沮丧的说。
干啥都不易呀。
老谭倒是有试试这虫草鸡的意思。
现在饺子馆用的鸡是下架鸡,吃着也行,但没散养的小笨鸡好吃。他也试过在市场上买的装在笼子里的小笨鸡,试完之后和下架鸡一样,没啥区别。
小笨鸡是小笨鸡,但养法不一样了。都按养鸡场的方法养,喂饲料激素,外观上分不出来,但肉不行,一口就能吃出来。
细想想也是这样,现在农村富了,养鸡的少。就是养也是养几只自己吃,谁还拿出来卖?所以说市场上卖的那些都不是正经八本的小笨鸡。
市场上没有,饭店卖的能是真的吗?
当初在甘旗卡的时候选中了一款草原鸡,两年后断货了,养鸡的说不挣钱,不养了。
老谭一直想找一个能长期供货的小笨鸡。做的是饺子馆,卖的是东北菜,小鸡炖蘑菇必不可少。要想把它做好了,没有小笨鸡哪行。
但白老板这鸡属实有点贵,并且能不能长期供货还是回事。最主要的一点是不知道他这鸡咋样,要是按他说的还真行,可以一试。
老谭问:“你这有杀好的鸡吗?”
白老板摇摇头,说:“没有,今天我就带来几箱鸡蛋。”
“哦,这样呀------把你的名片给我,还有你养鸡场的位置,有时间我去看看。”老谭说。
老谭刚和白老板谈完,古毅走了过来,俩人便相跟着出了展厅。
挨着展览馆是莜麦博物馆,从展览馆出来的人陆陆续续的走了进去。老谭问古毅进去看看不,古毅说以前进去过,不进了。
老谭便自己走了进去。
莜麦,燕麦科属,高寒作物,子实饱满,耐饥饿,秸秆可做饲料。在我国最早种植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莜麦含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是小麦的四倍,营养价值位于谷类作物之首。
武川是北方最早种植莜麦的地方,以产量高、质量好闻名。
北方严寒,古时候很多作物都不适合种植,唯独莜麦能生长,是当时老百姓的主要口粮。
莜麦磨出的面粉叫莜面,莜面抗饿,所以在晚上吃的话尽量吃七分饱,要不然涨肚。
莜麦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作痛,它可以吸收人体所需糖分的多余部分。同时含有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地降低胆固醇。
在粗粮中,莜麦的营养价值颇高,经常吃对身体有好处。比如莜面鱼鱼、莜面窝窝、莜面墩墩等。自己不会做可以到莜面馆去吃。做莜面最有名的当属西贝,人家把莜面做到了联合国,为国人争光。
老谭在博物馆里逛了一圈,了解了莜麦的历史,见到许多种植莜麦的农具,长不少见识。
出来的时候看到展览馆门口停着两台大客车,古毅说一会儿上车去参观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遗址,参观完了在根据地的农家院吃饭。
站在古毅身边的王董显得很高兴,看样和县领导谈的挺好,脸上带着成熟女人迷人的微笑。
老谭这时才仔细打量一下王董。
个头不算太高,在女人中算中等。剪裁得体的旗袍穿在身上很端庄,头发一丝不苟,配上精致的妆容给人一种成功女士的感觉。
皮肤很白,显得人很漂亮。说话慢声细语,有一种叫人愿意顺从的感觉。和艳华很像,但又有不同。区别在气质上,艳华端庄中透着坚定,她是端庄中透着若隐若现的风情。
对,是风情,那种长期行走于交际场合的风情,带着诱惑和危险。
老谭想这种女人离得越远越好,最好之后再不见面。却又在心里笑了,心说和她也没什么交集,这次顶多算是同行,以后也没见面的可能,有点自以为是了。
这时工作人员招呼大家上车,所有人便先后上了大客。
大客先是在县城环绕一圈,车上的解说员向大家做着讲解,详细的介绍武川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
整个县城不大,二十分钟就转完了。两台大客在城南交通局前上了公路,向东出发,走出十多公里,下公路上山路,这时已经能看着半山腰上飘着红旗的革命根据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