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不是傻子,都看出来了。发自内心的微笑让人感觉温暖舒服,临走的时候会说声谢谢。若是表面上装出来的,不但冷冰冰,还叫人反感。
叫服务人员脸上带着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微笑,首先得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就是说得先把他们服务好了,他们才会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微笑服务好客人。
没有谁会在别扭的、不舒服的、不满足的情况下微笑。
员工认可饭店,认可老板,乐意工作,把笑容挂在脸上,作为老板和管理者需要付出很多。尤其是老板,得舍得给员工满意的工资和丰厚的福利待遇,同时让员工在饭店里学到东西,有发展和上升的空间。
拿一个二十岁的服务员来说,干一年是服务员,再干一年还是服务员,虽然工资稳定并且上涨,但不能升职心里也不高兴,也就有了辞职跳槽的打算。
作为老板,在考虑饭店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员工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员工,饭店也发展不起来。
老板需要把格局放大,眼光放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说白了,得舍得花钱,敢往员工身上投资。
我们再说说客人的就餐体验,让客人在吃饱喝足结账的时候有价格公道,占便宜的感觉,就更需舍得。
莫求蝇头小利,只求客人满意。
在这方面阿巧饺子馆做的很到位。
现在客人用的都是智能手机,电池总需充电,为了方便客人,餐厅里只要是靠墙的餐桌都加了电源插座,并且在吧台准备了万能充。
还有上次艳华和老谭提到的打包盒问题,坚决不收费。另外打包袋也换成了硬纸袋,上面印着店名店标,造型和商场里的一样,拎在手里不丢人,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很结实。
如今三台子的大街上,走出不远就能看到一些人手里拎着印有阿巧饺子馆的手提袋,几乎成了一道风景。
当然,这是不收费的。
光打包袋一项,每个月就比别的饭店高出一万元的额外支出。
为了提高客人满意度,最近还推出了免费给社区老百姓调饺子馅活动。有些客人想自己在家包饺子,但限于调的饺子馅不好吃,这好办,把肉馅拿到饺子馆,免费给调。
这是一项便民活动,受到老百姓喜欢。细算一下饭店没损失啥,就搭点调料人工,但无疑获得了好口碑。
好口碑来之不易,这里面包含了做人的道理。
我们不是哲人,有些词藻说不出来,用老百姓话说就是大度,舍得花钱。
在员工的工资、福利、业余生活、发展、以及提高客人满意度上,阿巧饺子馆每家店每个月比同等饭店多支出三万块钱。现在正常运营的是四家店,加在一起十二万,一年下来一百四十四万。
一百四十四万,不小的数目,心眼儿小的老板舍不出来。
我们从另外的角度算一笔账。
如果不舍得这一百四十四万,那么再好的管理也只能是有个好生意,达不到火爆局面,每家店面的纯收入每个月最少降低五万元,四家店就二十万,一年下来是二百四十万。
不但如此,员工队伍还不会稳定,一直处于招人走人的流动状态,别说继续开店,能维持住现有局面就不错了。
取舍之间的舍得不是表面那么简单,大的格局才有大舍大得。
老谭和艳华回到老店。
一个多月没回来,进店后倍感亲切。
员工见到老谭喊谭师傅,一些岁数小的孩子喊谭叔,只有张丽喊老谭,并且毫不客气。
和大家打过招呼来到二楼,路过培训室的时候见秦丽丽正在给新员工上课,不禁停下脚步看了一会儿。
“丽丽做培训行,挺敬业。”艳华夸赞道。
“嗯。”老谭点点头,说:“得把投影仪换了,换电子屏,清晰,白天也能看清楚。”
“想一块儿去了,正准备装呢。”艳华说。
“现在账面上有多少钱?”老谭问。
“八十多万吧。”
老谭苦笑一下,说:“说出去都没人信,四家店才八十多万,净搞建设了。”
艳华也笑了,说:“还有四家店呢,不是钱呀。”
“第五家也马上开业了------面包会有的,钱也大大会有的。”
进了办公室,文员娜娜端了茶进来,放下后准备出去,艳华叫她把企划经理张向东叫来,老谭还没见过呢。
过了一会儿,张向东精精神神的走进来。
小伙儿挺帅,有年轻人的朝气蓬勃。
先和老谭握了手,然后坐下。
“对咱家还适应吧?”老谭问。
“嗯,适应,咱家挺好。”小伙子礼貌的点头。
“今年多大?”老谭问。
“二十八。”
“二十八,属兔的,聪明浪漫,实干,有前途。”
张向东不好意思的笑了。
艳华说:“向东行,没城里孩子的娇气,家庭条件非常好,老爸也有能耐,但不靠家里,自己闯荡。”
“那就好。”老谭点头,然后说:“干餐饮苦呀,服务人行业,没人爱干,你这大学生能接受?”
“能,我喜欢餐饮,从小就喜欢,念书的时候想要是考不上大学就学厨师,然后开饭店。”张向东说。
“呵呵,喜欢就好,知道不,人这辈子最怕的就是拿时间干自己不喜欢的事,不但耽误时间,还浪费生命,得不尝失。”老谭说。
张向东诧异的点点头,他没想到这个光着头土匪一样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倒有几分钦佩。
老谭点上根烟,说:“我看了你的设计,挺好。现在打包袋是你设计来的,已经有了广告效应。过两天我领你去一趟呼市店,实际考察一下,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餐饮现状,给那边的店也设计一下。”
“好。”张向东点头。
艳华说:“老谭,把丽丽也带上,让她也熟悉熟悉。”
老谭点头答应下来,接着对张向东说:“你提出的给社区老百姓免费调饺子馅的建议很好,很得民心,老百姓喜欢,也给咱们店做了宣传。我有个想法,说出来你参考一下。”
“您说谭总。”
“别叫谭总,听着别扭,叫谭师傅吧。”老谭笑笑,继续说:“你看能不能这样,咱家都是社区店,全靠老百姓养活,光靠当官的和有钱人吃饭能饿死。
我的意思是把免费调饺子馅的活动扩大一下,把咱家店做成老百姓的邻家食堂。咱家的宗旨是做老百姓最爱吃的那口饺子。可以延伸下去,不能光顾着挣钱,得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我说的邻家食堂有这么几点:
免费调饺子馅;
逢年过节有的人家想吃个肘子,烀个猪蹄,炖个小鸡,在家整不方便,咱们是不是可以免费加工;
还有,现在社会号召关爱空巢老人。空巢老人不但农村有,城市也有,并且很多。我知道的咱们店后面小区里就有不少,有的老两口八十多岁,自己在家,儿子媳妇都在外地,一年回来一次不错了。
这些老人别说在家吃顿饺子了,做个饭都费劲。你看看,咱们能不能推出一个给空巢老人免费吃饺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