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俩人常和老谭联系,主要是周晓梅联系的多,毕竟是亲戚,近一层。

周晓梅是老谭一手带出来的,在管理上有老谭的影子,套路上也十分相似,有时碰到难题就找老谭给出主意,现在关东人家的整体营销方案都是老谭做的。

接到师父的电话后王刚给老谭打了电话,老谭没马上答应,跟他说了现在的情况,就是讲课也得两个月之后。

得知老谭受伤后王刚在电话里说了些安慰话,之后给师父回了过去,把老谭的情况作了汇报。明正良倒是不急,说等老谭腿好了再说。

“谭师傅腿受伤了,在呼市。”王刚把消息告诉了周晓梅。

“啥时候的事?”周晓梅忙问。

“就这段时间,已经出院了。”王刚说。

“严重不?”

“挺严重的,说缝了二十六针。”

“啊——缝二十六针?多大口子?”周晓梅有些吃惊,紧接着说:“在呼市,咱们也过不去,这要是在省城得去看看,他没说啥时候回来?”

“没细说,咋说也得等腿好了------那边装修呢,估计得开业之后。”王刚猜测道。

“晚上打个电话问问。咋整的,咋还把腿伤了。”周晓梅自语道。

“刚才我师父打电话,想叫谭师傅讲工分制,要不然也不知道这事。”

“讲工分制?”周晓梅疑惑了一下。

“嗯,名厨委员会整的,说挺多饭店想学,让谭师傅给讲讲。”

“还讲呢------咱家这都执行不下去了------”周晓梅发牢骚道。

“没办法,老板舍不得往外拿钱。”

老谭走后王刚和张丽把工分制继续执行了一段时间,效果挺好,虽然没达到阿巧饺子馆的程度,但相对来说比别的饭店要好很多。

但随着第二批达到分数的员工自动往上涨工资之后,徐总就有了取消工分制的意思,虽然没明确表态,但大伙都看出来了。

张丽离职后,相当于前台后厨都换了管理人,徐总跟王刚和周晓梅说了准备取消工分制的想法,叫他俩间接的向员工传递这个意思。

王刚和周晓梅虽然在心里反对,但也得执行,谁叫人家是老板呢,嘴大。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关东人家现在做起来了,生意火爆,远近闻名。客人吃的是菜品,看的是服务,谁管你是工分制还是私分制,只要满意就行。

既然这样,徐总就想取消工分制,可以省去一部分开支。

他是这样想的,要是老谭在一定持反对意见,并想方设法说服他,而他也会在老谭的说服下继续执行。

王刚和周晓梅不是老谭,他俩在管理上很出色,但不敢在老板面前直接提出反对意见,主观上认为老板怎么说就怎么执行,毕竟饭店是人家开的,人家想咋干就咋干,别乱说话。

老板也有一叶障目的时候,需要听到反对意见,来综合的考虑问题。如果听不到,就会认为自己的决策是对的,底下人按着执行就行了。

这也是很多饭店总是出现生意反复的主要原因。

我们不提工分制的事,说说王刚和周晓梅。

王刚自从和胡静的暧昧结束之后,彻底回归到家庭之中,成了养家好男人。

男人嘛,总有犯错的时候,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志。怕的是知错不改一味的痴迷下去,那后果就严重了。

现在夫妻俩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和和美美恩恩爱爱,羡煞很多人。

王刚把父母都接了过来,在住的小区租了房子,老两口在那住。父亲身体好,闲不着,找了个打更的活,不累,就是晚上去门房睡一觉。母亲在家带孙子,再有半年该上幼儿园了。

王刚和周晓梅下班先到父母那看看,孩子要是睡了就直接上楼,没睡的话和孩子玩会儿,有时会把孩子带上楼,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再送过来。

夫妻俩打算再买个大点的房子,把现在的房子给父母住,只是一直没选好位置。

对于在外打工的人来说,像他俩这样算是成功的了,有房有车,有固定工作,收入不菲,是幸福生活。

当天晚上周晓梅给老谭打了电话,详细了解了老谭的伤势和近况,最后要老谭回来一定告诉她,她好过来看看。

忙碌的一天结束了,忠清检查完厨房来到更衣室,换好衣服出来。

张丽在吧台向收银员交代事情,旁边站着新招来的实习经理,正跟着学习。

实习经理姓秦,叫秦丽丽,二十八岁。身材高挑,形象气质皆佳,一看就是职业经理人。见忠清过来,微笑着点头示意。

张丽回身看到忠清,于是结束了对收银员的工作安排,对忠清说:“爽姐来电话说吃烧烤去,图雅、小高、华清也去,叫咱俩一起走。”

忠清说:“你们去吧,我不去了,又不能喝酒。”

“看你,大伙都去——”张丽说。

“那------我给媳妇打个电话,跟她说一声。”

“好男人,知道跟媳妇请假。”张丽揶揄笑道。

忠清媳妇身体不好,忠清总是惦记着,所以下了班就回家,很少参加什么活动。有时候脱不开身,就给媳妇打个电话,叫她不用等自己,先睡。

打了电话后媳妇叫他少喝酒,早点回去。他答应着,嘱咐媳妇吃药,把窗户关好,别受风着凉。然后和张丽一起出了店门,往大市场的烧烤店走去。

“今天又是一个两万。”张丽带着兴奋的神色说。

“嗯,今天挺忙,菜挺多。”忠清实在的说。

“现在咱家周一到周四卖两万不成问题,周五、周六、周日两万五、六,还得等位。”张丽说。

“咱家就是面积小,面积大能卖三万,超三万就费劲了,厨房忙不过来。”

“去年立冬四万五呢。”张丽说。

“立冬特殊,一年就一回。”

饺子馆一年之中三个日子生意最好,立秋、立冬、小年。都是吃饺子的日子,到了那天不管大小饺子馆都生意爆满,顾客盈门,营业额是平时的两倍多。

去年立冬,老店卖了四万五,赤山路店两万四,黄山路店两万六。

三家店都是从十点开门就开始进客人,一直到晚上十一点把原料卖空才结束。还有客人进店吃饺子,老谭通知就营业到十一点,过了十一点不接待——员工也都累坏了,浑身无力无精打采,需要休息。

钱不是一天挣的,做生意和过日子一样,要精打细算细水长流。

“你觉着秦经理怎么样?”张丽问忠清。

“我在厨房也看不着她工作啥样,形象还行,挺有气质的。”忠清说。

“以前在赤山酒家当楼层部长了,有管理能力,到咱家得适应一段时间,先看看。”张丽说:“燕姐说泰山路的那个店能谈下来,现在就差在房租上,一年三十万,三百五十平。”

一个厨子的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8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Ding1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个厨子的往事第18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