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巧饺子馆在扩大装修,并且还马上开三部,都对饺子馆有信心,这样的饭店必须成为主道,长期供货才是正事。于是纷纷答应,都说没问题。别说压一个月的,就是压两三个月都没事。
猪肉供货商老王是最大客户,首先大方的办了一张两万块钱的储值卡,老谭给充值两万四。用他的话说就爱吃阿巧饺子,到这请客吃饭有面子,不丢份。有他带头,其他供货商也都办了金额不等的储值卡,当场就有八万块钱进账。
这是一笔额外收入。
有了这个启发,老谭突发奇想,马上润色一下词语,做了一个广告张贴在老店门外。上面的意思是阿巧饺子馆即将开业,为答谢新老顾客,店里拿出五百张面值一千元的储值卡,全单八点二折优惠,售完为止。
由于饺子馆名声好,有不少回头客,有的看到了毫不犹豫的买了一张,有的虽然犹豫,但细想想总来吃饭,正常花钱,一千块钱也就是六、七顿饭的事,有时要是人多三、四顿就吃一千块钱。既然现在八百二十块钱能办张一千块钱的卡,咋合计都合适,也就办了。
这样一来老店还没开业,十天时间就办出去一百一十三张卡,十万块钱提前到手了。
缺口的资金到位,啥事没耽误。
艳华不禁佩服的对老谭说:“老谭,我是越来越佩服你了,没有办不成的事。”
燕子说:“老谭,你是我心中偶像。”
“主要是***教导的好,凡是想一想,办法总比困难多。”老谭笑道,然后带着兴奋的表情说:“看来以后咱们开店不用自己掏钱了,光预售储值卡就够用,这就是品牌效应。”
“品牌加口碑,主要还是得诚信,诚信赢天下嘛。”艳华说。
老谭和燕子点头。
当装修公司老板向总听说老店完工马上要装修黄山路三部的时候,高兴的合不拢嘴,大方的说装修款可以垫付,只要以后能长期合作就行。
当然要长期合作,阿巧饺子馆的设计装修都是他们一手完成的,已经合作了三个店,老谭和艳华他们都很满意,以后开店肯定还得找他们,他们成了阿巧饺子馆的御用装修公司。
老店在十月十八号正式开业。
由于扩大了营业面积,加上提前售出将近二百张储值卡,当天营业额达到两万块钱,这是谁也没想到的。
老谭只是预计会忙,能够突破一万五大关。因为营业面积在那摆着,四百二十平,使劲卖也就那样。但是当天中午就出现了等位现象,整个下午哩哩啦啦的就没断客人,到了晚上高峰期排号等位排到了五十多号,一直忙到十一点才结束。
好在黄山路店开始装修,老谭在老店这边提前预备了些人,忙是忙,但不乱,四平八稳的接待了所有客人,出品质量稳定,饺子获得好评,客人是期待而来满意而归。
这期间华清的哥哥忠清从关东人家下来,加入到了饺子馆。忠清在关东人家干了四年,一直是头锅位置,技术过硬没的说,他的加入让老谭轻松不少,厨房这块省了不少心。
紧接着开始筹备黄山路店。
黄山路店准备在元旦前开业,时间紧任务重,一切都在加紧进行。
好在如今有了中央厨房和办公地方,还有新员工培训室,在老谭的指挥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黄山路店的厨师长由华清担任,老店交给忠清负责。忠清这几年锻炼的不错,隐约间有大将风度,老谭有意把他培养成主管厨房的出品总监。
前台这块缺个经理。
有时候把事做对了,啥都顺风顺水,饿了会有人请吃饭,困了会有人送枕头。
周晓梅上班后张丽很快就下来了。
张丽是主动下来的。说实话老谭离开关东人家之后她就没心思干了,一方面是看不惯徐总的趁人病要人命的做法,另一方面是已经做了四年,有些累了,并且工资也没怎么上涨,做的有些松劲儿,没啥奔头。
她下来后没打算马上找工作,先是回老家看看爸爸和弟弟,在家待了一段时间,给自己减减压。回到省城后又约了几个好友到海边玩了两天,然后四处走了走。
直到老谭知道她下来后邀请她加入阿巧饺子馆,她才过来。
张丽的加入让老谭如虎添翼,把前台做了调整。
李爽和华清同时调入黄山路店,张丽和忠清留守老店,张丽被任命为服务总监,兼职营销。
两个老板的工作也清晰几分,燕子负责外围和市场开发,就是找店面谈店面,艳华还是负责后勤和行政。现在三家店了,账目上得找个专职会计,艳华说她想学学,但不是要干,主要是懂。老谭赞同她的想法,于是艳华报名参加了会计培训班,并且找了一名专职会计。
华清媳妇接替了艳华的工作,负责采买和库房。工作倒是不累,但是得细心,时间也很自由,不耽误照顾孩子,这叫华清两口子很是感激。
说话间进了十二月份,黄山路店的装修已近尾声。
这天老谭正在老店厨房和忠清研究一道五花肉的蒸制菜品,张丽过来问还要不要饺子工,外面有一对母女应聘的。
老谭说要,随后和张丽一起来到前厅。
这对母女一看就是南方人。妈妈四十多岁,很瘦小,短发,脸色稍稍有些营养不良的蜡黄。女儿十七、八岁,发育的挺好,比妈妈高些,很清秀,一双大眼睛分外吸引人,清澈得如一汪湖水。
看着女儿老谭想用,但是看妈妈有些不想用。太瘦小了,并且还有病态,饺子工也不是个轻快活,他怕这个妈妈干不了。
“我就是瘦,体格行,啥活都能干,没事。”妈妈说。
“那你的身体------”老谭犹豫着问。
“我妈没病,就是体格小看着像有病似的,真没病。”女儿说。
听女儿这么说老谭动了恻隐之心。因为谁都能看出来这是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女儿为了照顾妈妈,要在一起干活。如果不用妈妈,她也就不干了。
于是老谭答应先试用这对母女一个星期,行就留下,不行的话也没办法,试用期照常有工资。
母女俩很高兴,连说谢谢。
老谭把母女俩领进饺子间,先叫她俩儿看看工作环境,熟悉一下,第二天好来上班。
等母女俩看完饺子间出来,准备回家的时候女儿突然问老谭:“叔叔,你是不是在滨海干过?”
老谭一愣,点了下头说:“干过。”
“你------”女儿有些犹豫,又像是在回忆,嗫嚅的问:“你是不是去过一个广场,给过一个要饭的小孩钱------”
老谭在脑袋里回想了一下,有这么回事。他刚到滨海没多久,在一个休息日去了离寝室不远的三八广场,在那碰到一个中年妇女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广场上的跟人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