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他计划两年内把饺子馆开到八家店。八家店以三台子为基点,向市内辐射,每家店相隔三公里,面积不超过三百平。总投资三十万,十个月收回成本。

每个店面日营业额在八千到一万之间,每月二十四万至三十万,利润在四万到六万之间。这样每个月八家店面的营业额在二百万以上,纯利润在二十四万到三十六万之间,相当于一个小型企业,不输于关东人家,并且潜力巨大。

省城市内六大区,如果把这六大区都布满,每个区至少十五家店面,这样就是一百家店面。

一百家店面,好家伙,不小的数字,不小的规模。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下的展望,如果发展的好,一切都按着计划来,五年时间达到五十家店面还是有可能的。

新店开业的一个月老谭很忙,每天都要抽时间到现场指挥,唯恐出现差错。好在小高和图雅十分负责,员工也积极配合,没出现什么事。

一个月后,新店走上正轨,老谭轻松不少,不怎么去了。

正当他准备喘口气的时候,接到东方美食到省城考察的通知,第一家店就是关东人家。于是他又投入到迎接考察团的紧张准备之中。

首先用三天时间把厨房和前台的卫生进行彻底清理。每天下班后所有员工一起干到晚上十二点,把边边角角都都清理出来,包括后面的凉菜小厨房、库房、青菜间和员工餐厅、寝室。

为了奖励大家,给每个员工都加了十分,并且饮料、雪糕、面包准备充足,不能叫大伙儿渴着饿着。

收拾完卫生之后又做了整体培训,包括接待程序、微笑应答、热情服务等等。

第一天接待晚宴将在这里举行,又制定了接待菜谱和宴会上的团队风采展示,以及晚宴后的交流会等一系列事宜。

有过在滨海的接待经验,这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在滨海时宴会主持人是周晓梅,老谭把在家带孩子的周晓梅叫来,还叫她主持。

一切准备就绪后,东方美食考察团来到了省城。

在人们的印象中,东北餐饮是粗犷豪放的,这是好听的说法,其实是说东北饭店属于粗犷型,不够精细。

但是考察团的人进入到关东人家之后,马上颠覆了脑子里的固有思维。没想到看似粗犷的东北人,能够把餐饮做到如此精细,甚至经典。

可以用叹为观止来形容。

具有朴实的农村气息的小毛驴拉磨,水塘活鱼、小笨鸡现宰现杀、现场制作的小豆腐和豆腐脑,这些都给第一次来东北考察的餐饮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纷纷拿出照相机、手机拍照。

进到厨房,看到每个员工都洋溢着热情的笑脸和亲切的问候,以及干净整洁的环境,规范有序的流程标准,一点不亚于南方那些以五常管理闻名的高级酒楼的厨房,这也是所有考察的人没想到的。

晚上的宴会,大家品尝到了地地道道的东北农家饭菜,都为独特的口味和精细的做工感到震惊,并且赞不绝口。

当然,晚宴上最大的亮点还是周晓梅,美丽的容颜加上大方得体的主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动听的歌声深深的打动了每个人。

接待非常成功,关东人家给全国餐饮人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带起一场东北农家院风潮。

老谭在最后时刻做了精彩分享,立体式全方位的把关东人家介绍给所有人,获得阵阵热烈掌声。

可是,在老谭讲完走下舞台,准备和全国同行一起喝两杯的时候,他感觉嗓子眼发热发咸,身子一阵虚晃。

他强挺着面带微笑向大家摆手,打着礼仪性的招呼,然后快速从宴会厅出来,紧往洗手间走。

推开洗手间的门,嗓子眼热的再也忍不住,猛地张嘴,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啊——小叔——”

刚刚换了衣服的周晓梅看到这一幕,惊呼起来——

经过医生确诊,老谭是积劳成疾,长时间休息不好,加上喝酒抽烟,得了支气管扩张。如果再不注意,就会成为癌症。

这是走了三家医院之后的确诊。

第一家说是肺结核,第二家没确诊,说需要做切片处理,可能是癌症。

第三家是医科大,给了准确说明——重症支气管扩张,需要休息治疗。

是呀,老谭太累了,是得休息休息了。

自打过完年就一直没休息,先是忙新店装修、培训、开业,然后是接待考察团,说不着急上火那是糊弄人,谁上火谁自己知道。

结果,病了,还挺严重。

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他先是把厨房的工作交代给王刚,然后开了管理层会议,把所有工作交代安排好,接下来开始休息养病。

到啥时候身体是革命本钱,没有好身体哪行。

他这病倒不用住院治疗,在家跟前儿的诊所打吊瓶就行。只是看着吓人,整口的往外吐鲜血,不知道的还以为病入膏肓了呢。

老谭开始养病后徐总没说什么,也没表示出怎么关心,他有自己的想法。

老谭病了,这病养起来少说俩月。现在饭店已经走上正轨,可以说是四平八稳。在老谭养病的这段时间看看王刚管理的咋样,要是管理的好,生不会下滑,那么老谭就------

怎么说呢,他确实有了不用老谭的心思。

老谭也考虑到了这点,自己病了,需要静养,把工作扔下两个月不管哪个老板也不乐意。所以在他离开的时候跟徐总说了,要是有合适的再找一个总厨,再不让王刚管也行,不用自己也没关系,能理解。

该咋是咋,老谭这事做的没毛病。

相对于徐总的不冷不热,艳华和燕子的表现截然相反。

在老谭准备打吊瓶开始,俩人就提前找好了诊所,并且一下子交了五千块钱押金,跟大夫说必须用好药,一直好了完事,钱不够吱声,需要多少她们拿。

第一周老谭每天得打四个小时的吊瓶,陪他的是刘哥。刘哥听说老谭病了后心里着急,也不去麻将社了,每天过来陪老谭。

艳华和燕子天天到诊所来看老谭,说一些宽心话。

老谭病的比较重,第一周一直吐血,尤其是头几天,打着吊瓶还在吐,挺吓人的。当然不是总吐,每次一口两口而已,要是总吐该完了,哪有那些血?

第三天下午,张丽下班后到水果店买了水果,来到诊所。

这时整个诊所打吊瓶的就老谭一人。

老谭躺在床上,刘哥坐在旁边的椅子里,和值班护士唠着嗑儿。

张丽走进来。

当她看到躺在床上打着吊瓶的老谭时,一种说不出滋味涌上心头。有关心、惦记、心疼,还有牵挂。

刘哥先看到张丽,笑着说:“经理来了。”

一个厨子的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Ding1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个厨子的往事第1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