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用帐篷搭建的会议室早开了空调,从太阳下走进会议室,感觉一阵清凉和舒服。朱景文就把会议室摆着一张椭圆形会议桌,可以坐二、三十人,李翰林叫村民代表们都坐桌前来,城郊镇的干部和村干部坐边上的椅子。
这时候,李翰林才看见,那位曾在自己私下下乡调研的时候,在河滩村交谈过的八十岁老人也是村民代表。他忙过去请老人上来坐自己身边。老人说:“不行,不行。你是河西县里的大官,我怎么能坐你旁边!”李翰林说:“这里你年纪最大,你最有资格坐上座。”那老人便也不谦让了。
此刻,李翰林已不再心虚,他真正地自信和胸有成竹了。整个事件已按他的设想,完全在他掌控下发展。
繁杂的场面已被简化,喧闹的人群已疏散,只剩下二、三十人的村民代表,且这些代表都具有一定的素质,都不是蛮不讲理的人,只要向他们解释清楚,他们还是能接受的。即使,还可能会有一定的麻烦,也还会引起难以想像的骚乱,但是,这比应付几百个素质参差不齐,甚至连道理都不愿听的村民要容易得多。更何况,李翰林身边还有这么多支持他的城郊镇、与村委会干部。
李翰林喝了一口摆在他前面的矿泉水。他说,今天这事件,大家都太激动,但是,不管怎么说,也不管谁的错,都不能先动手打人。他说,这是施工单位的错,平时,对施工工人的教育管理还不够。责令施工方要付主要责任。他说,正好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也在这,现在,我谈谈对这事的处理办法,如果大家觉得对,就照办,如果觉得不对,大家再协商。他说,所有受伤村民的医疗费、营养费、误工补助都由施工一方支付。
李翰林问:“大家有没意见?”没人说话。
李翰林等了两、三分钟,问:“不说话,就当大家同意了?”
那个施工老板就说:“李书记,那营养费、误工费,应该有个具体数吧?”
李翰林对施工老板说:“你放心,城郊区政府有具体标准,不会漫天要价的。”
他对大家说:“没有意见的话,这事就这么定了。由城郊镇政府协助督促施工老板做好这件事。”
坐李翰林身边的老人说:“其实,我们的人也有不对的地方。”
李翰林笑着对老人说:“既然,施工老板都不计较了,我们就这么定了,好不好?”
老人翘着胡子点点头。
李翰林问:“整个事件的起因是什么?”。他看了看大家,然后,自问自答。
他接着说:“是城郊镇政府没有及时掌握村民的意向,或者说,没有重视村民们的意见。他说,村长已经多次向镇政府反映了情况,却没有引起镇政府领导的重视,没有及时做好调解工作。村民只好采用这种方法逼迫镇政府重视,逼迫镇政府解决问题。当然,在这里,我并不同意乡亲们用这种办法来解决问题。但是,事情发生了,镇政府首先要检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他说,我的意见是,城郊镇委书记、镇长必须马上向的村民作深刻检讨,至于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城郊区镇提出一个方案。这事没得商量,以我说了为准。我们的工业园区的建设,是关系到河西县的经济发展的大事,是河西腾飞的关键,至于你们提出来的每亩地在增加两万块,我在这儿向你们保证,没问题,就按照你们的要求来,每亩地按照五万块的标准来落实到户。”
如果说,李翰林对伤人事件的处理还给施工方留一点商量的余地,那么,对城效镇政府的处理却是一点情面也不给了。他想,自己人怎么严厉都好,可以关上门慢慢解释清楚。现在,他要给河滩村民一个办事廉明,公正不阿的好印象。
他对城郊镇镇长说:“下午下班前,你就要把方案交给我。这事由我督促落实。”
城郊镇镇长说:“我马上办这事,马上办这事。”
接下来要说的,便是河滩村民要求政府解决的问题了。
翰林环视一眼会议室,脸上有了笑容。
他说:“河滩村民提出的要求,我归纳了一下,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河滩土地虽说不但国土耕地面积,但是也应该是村民集体所有的,在这次使用权的中,要得到应该得到的利益;二,在整个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中,可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三,政府没出面处理这件事。
李翰林对大家说:“不知道我有没有听漏了?大家有没有其他补充?”
他问身边的老人:“除了我说的,村民还有什么要求?”
老人说:“就是这些了。你归纳得很全面。”
李翰林对大家说:“第三点,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刚才都看见了,政府肯定会出面处理这事,区政府不出面,市政府一定出面。政府不为大家做事,还是政府吗?”
李翰林环视了一下,看到情绪还依然处于激动之中的村民们接着说:“乡亲们,也许你们对于国家的《土地法》关注的比较少。国家的土地使用权的是要经县(市)一级政府同意,否则,将视为非法行为。河滩村这块地的使用权,几年前,政府已经同意这块河滩地给了村民们种树植草,政府也按当时的补偿价补偿给了大家,我想,这个大家比我还清楚。”
一直都沉默的村民代表开始有人说话了。或许,他们觉得刚才说的那么多,都与自己没多大关系,现在谈的才是自己关心的问题。有人就说:“听他这么说我们变得无理了。”有人说:“他说的是真的吗?”也有的说:“官字两个口,我们怎么说得过他?”
有一个小青年跳了起来,说:“我们不要听他的。什么道理呀,政策呀,我们都不要知道,我们只要拿回我们的利益。政府征用我们土地的时候,才给我们每亩三万补偿,政府不能拿了我们的地去赚钱,赚了大钱而给我们的却一点点利益,我们种地的庄户人家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李翰林说:“你这种心情,我完全理解。可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它有它的规律,我们不能违反了市场规律。政府征用你们这块地时,那是给你们钱的,价钱出到三万块已经不少了,政府在这里建工业园区,是为整个河西人民着想,全县都富裕起来了,你们也就会跟着富裕的,这就‘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现在已经给你们出到五万块了,政府不会亏了群众。这一点我李翰林说话算数。”
那小青年说:“我不管它什么狗屁规律,什么,狗屁道理。我们就要钱,立刻给我们兑现。”
老人说:“银行里大把钱,你不如去抢银行!县委李书记不是已经向大家说了嘛,每亩再增加两万块。”有人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