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其中营字为简写,跟现代写法一样,也是草字头,而不是老习惯三个火字。我找了资料,唐代以后,就有“营“字的写法,看来眼前只能解释成当时的工匠比较繁忙,镌刻自然采取简写。可是如此草草推定,还是不准确。近万把块钱不是小数目,我老婆的工资是一千出头,我卖货一个月收入也就四五千元上下,万一亏进去,透支银行的四千元还起来,太头沉。

主意是想出来的,活人不会被尿憋死。第二天我马不停蹄的跑到济南,提着三十几斤重的武器,连拖带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一家有名气的拍卖行,向鉴定专家求证。拍卖行聘请的专家一般是有眼力的,把关拍品真假是维护拍卖行信誉最重要的环节,绣花枕头似的博物馆专家难当此任。

其实好多拍卖行卖假货,多是内部人员或者利益博弈所致,而且在哪里都有一帮人,长得是上当的脑袋,甘做天生的傻瓜。

拍卖行的两位专家看货后,一致称赞“东西不错”。其中一位并不认识是铜炮,另一位却很明白,一口说出是铜炮,比划着做示范,怎么加药,怎么放炮,讲得眉飞色舞,舌头倒要掉下来了,当场确定给上拍。

“想拍多少钱?可以做一下。”

“这是带款的!”我提醒他。

“知道!款是早期工匠用錾子‘掇’的。”他解释着,“有款,起拍价也不能定太高,因为这东西太冷,买家多不了,卖出卖不出都不好说。”

不抢手的冷门货是不易上拍的,硬拍只能卖货人吃亏。拍卖价之所以床新高,是争抢的人多,在热情鼓动下,买家竞相出价,才能获得意外的结局。我经营网上生意,对拍卖不陌生,所以心中有数。

实际情况是,我的买价将近万把块了,总不能三千,两千的起拍吧!那样,如果碰上一个买家,出一次价就得到了,岂不要哑巴吃黄连?

不过,拍卖行为了吸引买家,起拍价定的相对较低,最可恨的是,他们不让定底价,拍多少是多少。我就犯思量了,铜炮这玩意,肯定没多少人竞拍,市场上感兴趣的都少,拍卖行里也不会多了。只有一个出价的,完全可能,何况里面说不定有猫腻,比方某些内部人士看上了……我让人家给卖了也不是不可能。

“你的意思说款是后加的,不值钱?”

“不是这意思,款是典型的明代风格,看包浆也完全一致,应该是原款。可是这种东西太冷门,我们从来没做过,无法估量行情,太高了怕卖不出去。”

他的话不假。我本来也不是为拍卖来的,只是想弄明白款识的真假。

“可是这个营字是草字头……”

专家狡猾的笑了,不过他还是愿意显示一下学识。

“你对你的东西没把握?镌刻款识当然讲求笔画简单,如果把草字头换成一堆火字,那不麻烦死?”

我明白了,当即拒绝了他们的好意。虽然出去一趟走路十余里,像搬运工那样累个臭死,心里很快活。

洪武三年的铜炮是一件当之无愧的国宝,因为在明代,我国的兵器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相当于现在美国的隐形飞机F22,那是了不起的发明,在当时的价钱一定不是小数。此炮年份之早,保存之完好,款识之特别,当属国内首见。即便有深藏不露的藏家手内有年份更早的,可那样的机会有多少呢?

后来,一位店家听说了我花大价钱买了门铜炮,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卖过一个,也是洪武的,具体年份记不清了,当时就卖了万把块,买货人转手卖了大钱,喜得了不得,又回来买,专门让我搜购,你要卖,我可以帮我联系。

到手这样的东西,稀里糊涂卖了太可惜!因为我的炮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铜炮实物,而不是元代常见的火铳。它是同类中的“纳姆博万”,火器虽然是的冷门,虽然国内知名的大拍卖行未必经手,可是其宝贵的价值明摆着,如果像瓷器等其他品类受追捧的话,其价值将不可估量。

收到一个宝物,哪怕是卖不掉,能够终生拥有,难道不是可以骄傲的吗?

点评:铜炮的购买比较偶然,也比较传奇,可是里面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你必须做有心人,或许耳闻目睹的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可以成为一个珍贵的机会。眼力不济的时候,买东西一方面要谨慎,一方面还要果敢,万不得已时,也得有赌徒的勇气,豁出去博一下,说不定真能带来意外的欣喜。这方面的经验很多,我会在后续的内容和书里,详细介绍,力图让朋友们切实体会到,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把转瞬即逝的机会留住。

4、眼光独到,淘到宫廷遗物四联银瓶和大粒径金珍珠手钏

随着眼力的逐步提高,我基本不去铲地皮了,那种形式既耗时又辛苦,机会更少;你把希望寄托在茫茫的乡村世界,得走多少路,串多少家,才能遇到一次机会?不过,那种机会在古玩行里最传奇,最有以少博多韵味,类似故事也是多如牛毛,每一个故事各有不同,却都是花费特别低,几百、几十块买的,赚到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也多得是。

可是,那得天天劳顿奔波,掉多少层皮,流多少汗,里面的甘苦太多,同样也需要有一个百折不挠的好性格,还要狡猾奸诈,这些优良品质我都不具备,也就主动放弃了那种梦幻般的期待。

现在我走进古玩市场,再不是原来白板似的傻子,眼力有了一定提高,至少对河南等地造价的劣质货一目了然,再也不去关注,原来对我热情有加的贩子们见了我,再不是你争我抢的拉住我推荐货物了,因为他们知道那是白白浪费感情。

这时,我已经能分辨出一些专业铲子,也买过他们不少货物,他们都是往农村的胡同里钻惯了的,每星期来赶市场卖货。

跑农村的铲子,腿遛开了,路跑熟了,对哪里爱出东西和哪里有什么买不上来的较好一点的货都暗记在心,一般对同行都是秘而不宣。还是同一理由,告诉了别人,要争买卖,而且极可能把住户惊了,货物更买不来。

这等铲子们成年家在农村转,收到的货色以低档货居多;如何会这样呢?世界上好东西本来就少,农村虽然广阔,却历来是经济落后的集中地区,即使有个别富有的,多是收点租子过紧缩日子的土包子地主,既没实力,也没兴致花大价钱买好玩意摆在家里。农村地广治安差,有好东西单土匪都侍候不了,所以流散在农村的多大路货,破烂货。

铲子们的成分比较单纯,几乎清一色的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或者本是收破烂的,或者是游来荡去的懒汉,某一天受到点影响,跟做古董的搭上边,受传染而进入的。当然也有受亲戚朋友影响,拜师学艺的。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多是货来货走,小本经营。有些眼力的店家,集市的空档里去他们那里收货,有的互相取得信任,结成友好关系,一旦上点像样货还会主动打电话。

鉴于以上原因,好多摊贩来市场后,摆出的货物多是被行家挑选后剩下的垃圾货了。可是百密一疏,总有漏网的,何况铲地皮的贩子多的是,上的货更是花样百出,所谓的古玩行高手,仅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内行,都有他的弱项,所以才遗留了太多的机会。为了这些机会,赶市场淘宝的人才乐此不疲、披星戴月的赶早,以图获得更多机会。

地摊真是个好地方,里面有太多的机会,尤其德州市,方圆数百里的贩子都聚到这里卖货,而且好多人专门卖老货。所以每年这里都传出多少令人惊爆的好消息,某某人捡了乾隆官窑瓷器,某某人抢到个紫檀笔筒,某某人捡到个元青花,都是没花几个钱,转手卖大钱的好消息,听的人嘴张的老大,眼红的紧。

所有淘货的客商中间,属天津人最小气,既舍不得出价,买东西又是刁钻的出奇,一帮人合伙对付卖家,互相打埋伏。他们既没魄力,有时候眼力似乎也有障碍。这次我买到御用四联银瓶,就是他们漏下的,也真是运气。

古玩商“捡漏”故事集——推山深度解密古玩行》小说在线阅读_第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推山入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古玩商“捡漏”故事集——推山深度解密古玩行第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