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壮明白黄文涛有了逐客之意,但却并不准备马上离开。他从身后取出一个布包袱来,慢慢打开,取出一卷卷成圆筒状的画作来。“黄书记,当年我还在县财政局上班时,您就是我们县里有名的笔杆子,写得一笔好字,一手好文章,您的文学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都比我高多了。我从朋友那里得到一幅古画,想请您帮我点评一下。”说着就把古画在黄文涛面前徐徐展开。
这是一幅水墨山水画,古意悠然,极富美感,黄文涛马上就被古画吸引住了。画面中有巍峨的山峰,葱茏的林木,突兀的巨石,飞流的瀑布,描绘出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色。画作者运用墨色浓淡变化,使画面层次丰富,意境幽远,可谓上乘之作。但黄文涛毕竟不是专业鉴赏家,他只是凭直觉觉得这幅画很珍贵,具体价值多少,是不是真迹他也拿不准。
黄文涛说:“老朱,你这幅画是从哪里得来的?我个人感觉这幅画很不错,但具体价值多少我也说不准,你还是找专家去鉴定一下吧。”
朱大壮说:“这画是一个朋友送我的,估计是一幅赝品,也值不了几个钱。我这个人不懂字画,也不会欣赏,这画搁我手里就算是糟蹋了,要不就放黄书记你这里吧,挂在客厅里也算是一件装饰品。”朱大壮说完这番话,还没等黄文涛反应过来就起身离开了。黄文涛本想拿着古画追出门去,但又想到如果两人在走廊里拉拉扯扯会弄得影响不好,只得作罢。
黄文涛用房间里的电话给省政法委副书记刘明德打了一个电话,说自己想过去向他汇报一下工作。话筒里传来刘明德洪亮的嗓音,中气十足。“是文涛同志啊,你过来吧,我等你。我们之间还客气什么,什么汇报不汇报的,我们随便扯一扯吧。”
黄文涛放下电话,顺手拿起沙发上的那幅古画,想把它作为送给刘明德的见面礼,转念一想,潘文军马上就要调来江南省工作了,自己少不了要去拜访他,倒不如留着这幅古画做为给潘文军的见面礼吧。黄文涛记得潘文军当年在江流的时候就爱摆弄文房四宝,古玩字画之类的东西,他对这些东西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有一定的鉴赏水平。当然那个时候潘文军还只是一个副县长,工资收入水平也不太高,所以他收集的那些东西多为赝品和工艺品。宝剑赠壮士,红粉送佳人,这幅古画只有送给懂得欣赏它的人才更有价值。
黄文涛正要出门却在门口处遇见了吴天平,吴天平正要来拜访他,黄文涛说:“天平,我正要去刘书记那里坐一坐,要不我们一起过去吧。”
吴天平笑着摇摇手说:“不了不了,你们领导在一起谈事情,我坐在旁边算怎么回事,我还是先回去吧。我来找您就是想汇报一下工作情况,既然您现在没空那就下次再说吧。”说着就把手里拿着的两盒精装龙井茶叶,一条中华牌香烟放在房间内的玄关上。
黄文涛说:“天平,你也学会来这一套了,这我就要批评你了。”
吴天平双手打拱说:“下不为例,下不为例。”说着跟黄文涛握了手转身离开了。
黄文涛带着吴天平留下的茶叶和香烟来到了刘明德的房间,他一眼就在茶几下面发现了包装一模一样的两盒龙井茶叶和两条中华香烟,黄文涛马上就在心里断定吴天平已经来过这里了,而且是先到了刘明德这里然后再去了自己房间。
刘明德亲自为黄文涛倒了一杯水,看着黄文涛放在茶几上的香烟和茶叶说:“你呀,文涛同志,搞这些名堂干什么!”
两个人坐下来扯了一通工作上的事情。黄文涛向刘明德简要汇报了江州政法战线的工作情况,刘明德又说了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其实像这样的工作汇报无非是一个形式,走一个过场,讲的都是一些套话。黄文涛来找刘明德私下晤谈,绝不仅仅是为了汇报工作,这一点两人心里都有数。
工作上的事情谈完了,两人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话题,有些冷场。刘明德开始拿起电视机遥控器,漫不经心的调换频道,脸上却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黄文涛本想起身告辞,却忽又脱口说道:“刘部长,我要提前向您表示祝贺,希望刘部长以后多多关心支持我们江州的工作啊!”近来风传刘明德要调任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因此黄文涛改口称刘明德为“刘部长”,明显有巴结讨好的意思。
刘明德稍微愣了一下,马上明白了黄文涛的意思,笑着说:“你也明白的,这些事情一天不正式下文就作不得数的。再说也只是平常的工作调动,有什么可祝贺的。”刘明德本就是正厅级别了,调任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级别并没有变动,因此显得平静淡定。
第十八章
黄文涛继续讨好说:“刘部长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威信也很高,迟早要进入省委常委会的。我听说省委副书记刘定伦同志马上就要退下来了,如果是省委组织部曹部长接刘书记的位置,那组织部长一职就非您莫属了。”
刘明德呵呵笑着说:“文涛同志,这话可不能乱说。刘书记可能要去省人大任职,他的职务不是曹部长接替,而是另有其人。我听说可能是从中央部委空降到江南省的。”刘明德的话更加验证了黄文涛从朱大壮那里得来的消息,看来潘文军调任江南省委副书记的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黄文涛心中一阵莫名的激动。
黄文涛决定进一步把话题挑明。“刘部长,我听说这位空降到江南来的省委副书记姓潘,名叫潘文军,不知是否确实?”
刘明德认真的看了一眼黄文涛说:“文涛同志,你是怎么知道潘文军同志的?”
黄文涛说:“说起来潘文军同志还是我的老领导呢,他以前在江流当过副县长,那时候我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潘县长性情温和,关心干部,在江流干部群众中威信很高,可以说我就是在文军同志的关怀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至今难以忘怀。”刘明德能看出来,黄文涛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并不是在故作姿态。看来黄文涛和潘文军渊源很深,关系非同一般。
刘明德的态度马上变得亲切温和了许多,他随手用遥控器关掉了电视机,开始敞开心扉和黄文涛攀谈起来。“文涛,我们都是自己人,以后有什么事情要互相关照互相支持。”
刘明德向黄文涛透露了此次江州人事调整的一些内幕。这次江州市主要领导人事调整之所以没有一步到位,而是先让徐远平临时主持市委工作,过渡观察一段时间,就是因为省委领导之间对江州人事调整方案存在分歧,还有待于协调平衡。省委也曾认真考虑过对黄文涛的安排使用问题,鲁东华向省委书记董浩阳推荐过黄文涛,建议由黄文涛来接任江州市委书记或市长,省委组织部为此对黄文涛进行了考核。但是省委副书记刘定伦坚决主张由徐远平和吴林两人来搭班子。刘定伦的理由是黄文涛和鲁东华一样,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思想过于僵化保守,这样不利于打开江州的发展建设新局面,也会拖全省经济的后腿。董浩阳和刘定伦都很关心美化化工项目,可是黄文涛和鲁东华都对这个项目持反对意见,这让董浩阳很不满意。徐远平、吴林和刘定伦走得很近,刘定伦现在分管党群组织工作,又是老领导,董浩阳也要尊重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