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把热在锅里的饭菜端出来,于庆东长吁短叹,一点食欲也没有。
“看你,一个大老爷们儿出点事连饭都不吃,还有没有点出息?赶紧吃!”小兰一边说,一边把筷子塞到于庆东手里。
于庆东吃了口菜,又把筷子放下,说道:“我实在吃不下去,明天咋跟那些债主说啊?”
“我都想好了,咱家不是还有五百块钱吗?我再把坤车卖了,先给他们一部分,剩下的再想办法还给他们!”小兰为了不让于庆东自责难过,从头到尾没有埋怨于庆东一句。
两个人正在商量还债的事,郝年华进了屋。
“嫂子,我这有五十块钱,你拿着!”郝年华把五十块钱放到炕桌上。
“你哪来的钱?”小兰一愣。
“年前我爹走的时候给我留了六十块钱,让我花了几块钱!”
“这是你家叔留给你零花用的,赶紧拿回去!”小兰说道。
“嫂子,你要是不拿我当外人,这钱你就拿着,你要是把我当外人,我明天就走!”
郝年华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小兰只好把钱收了起来。
“你一天跑了两趟西登,肯定累坏了,烫烫脚,你就在西屋睡吧!”小兰给于庆东打了一盆洗脚水。
自己被人骗走了玉镯子,小兰不但没有埋怨一句,还不停开导他,现在又打来了洗脚水,这让于庆东深受感动,鼻子一酸差点落泪。
“姑姑,这是我们的压岁钱!”大志走了进来,手里攥着一把零钱。
小兰没有拒绝,因为这是孩子们的心意,在家里遇到困难的时候,全家人心往一处使,哪还有过不去的坎?
过了一会儿,唐蕙又来了。
“五百块钱,给你们应急!”唐蕙把钱放到炕桌上。
“咱们之间,啥也不用说!我上次在沈阳从文哥手里讹了几千块钱,我手脚大,不然还能多给你拿点!”唐蕙看小兰拿起钱想说什么,直接用话堵住了她的嘴。
“你看,加在一起也差不了多少钱了,你也不用着急上火了,赶紧睡觉去吧!”唐蕙走后,小兰对于庆东说道。
夜很深了,于庆东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通过今天发生的事情,于庆东感觉自己很不成熟,遇到事情不但没有起到顶梁柱的作用,反而还让小兰安慰自己,这让他很内疚。
“男人就应该是棵参天大树,为他心爱的女人和家人遮风挡雨,从今天起,我要把家扛在肩上,再苦再累,无怨无悔!”于庆东暗暗下了决心。
第二天一早,小兰正在做早饭,小成子来了,他进了厨房,没有说话,把几十块钱放到锅台上,转身就走。
“成子哥,你这是干啥啊?”小兰拿起钱问道。
“你家的事我都知道了!”小成子没有回头,直接走了。
小兰咬了咬嘴唇,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在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写道:1980年3月7号,苗小成,75元。
大家吃过早饭,于庆东回来了。
“我早上起来就没看见你,你跑哪去了?”小兰问于庆东。
于庆东从兜里掏出一把钱递给小兰说道:“我去几个同学家里借钱去了,没借到多少,一共借了二百三十块钱!”
“都管谁借的,借了多少告诉我!”小兰一边说,一边掏出了小本子。
小兰记好后,对于庆东说道:“现在凑在一起有一千二百多了,今天正好是星期天,你吃完饭去明德供销社门口把坤车卖了吧!”
“我的自行车也卖了!”于庆东说道。
“你回大兴屯没有自行车不行,再说你的自行车太旧了,卖不了几个钱,就算了!”
“还差五百多呢,能凑一点是一点!卖完自行车,我再去四哥家看看,让他多少给我凑点!”
“四哥家就别去了,怎么也不够,先还大伙这些,我回头给我老舅打个电话,从他那借点再还给他们!”小兰已经有了打算。
于庆东一边吃饭一边和小兰聊着,老刘三婶进了屋。
“我听说庆东让人给骗了,你们也别太上火,就当破财免灾了,我家情况你们也知道,这三十块钱,你们拿去应应急!”老刘三婶说完,把三十块钱放到炕上。
“三婶,谢谢你!”小兰没有拒绝。
老刘三婶刚走,田红山又来了,扔下五十块钱就走了,紧接着街坊四邻也陆续来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小兰谢绝了一个村民的好意,告诉他家里已经不缺钱了。
小兰把屯子里主动送上门的钱仔细数了数,一共是四十六家,六百三十六块钱。
“这哪是钱啊?这是大伙沉甸甸的心啊!”小兰深受感动,眼角湿润。
“钱够了,你的自行车还卖吗?”于庆东问道。
“欠人家的钱,然后骑这么贵的坤车,那不烫屁股吗?你先去把钱给叔拿去,让他把钱还给人家,然后你再去把坤车卖了,多出来的钱看看谁家困难,先把钱还了!”
于庆东把钱送到了大兴屯的时候,于大奎正在家里闹心,因为他对小兰能不能凑上这笔钱一点底都没有,毕竟这笔钱数目太大。
当于庆东把钱拿给于大奎的时候,于大奎得意地看了看魏敏芝说道:“我说小兰能给咱家带来幸运,你还不信,这回信了吧?以后你对小兰好点,别总拉着脸子!”
“就你话多,钱到了还不赶紧还钱去?”困难解决了,魏敏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于大奎乐颠颠还钱去了,于庆东刚要走,魏敏芝叫住他说道:“下个星期天,我多包点饺子,你让小兰领着几个孩子来家吃饭吧!”
于庆东听母亲主动让小兰和孩子一起来吃饭,非常开心,在母亲脸上亲了一口说道:“妈,你真好!”
“一点正调没有,你都多大了还亲?”魏敏芝嘴上嫌弃着,却没有伸手去擦。
于大奎的债务解决了,小兰和于庆东不仅
因此背负了债务,还损失了“星雪戏黄昏”的玉镯子,但小两口的感情更深了,于庆东也得到了成长,这真应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
小兰和于庆东商量了一下,两个人的工资加上崔喜的部分工资,每月将近二百块钱,他们紧一紧,每月还一百块钱,争取一年把债务还清。
小兰为了节省开支,她把供应的一部分细粮换成粗粮,每顿饭孩子和老人吃细粮,他们年轻人吃粗粮。
他们的举动立刻引起了家里人的不满,何玉和大志说啥也不肯吃细粮,吵着闹着要和他们吃粗粮。
为此于庆东特意组织了一次家庭会议,除了杜王母,全部都参加了。
通过家庭会议,最后决定:除了杜王母和小松每顿吃细粮,剩下的统一吃粗粮,星期天改善都吃细粮。
家里的伙食比以前差了,但大家和和睦睦,互敬互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兰开始犯起愁来。
“小兰,你是不是有啥心事啊?我要是没猜错,你肯定是为了柳阳哥的事,对不对?”一天晚饭后于庆东问小兰。
“就是呗!柳阳哥五一前就回来了,他回来连个房子都没有,咋生活啊?”小兰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