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是100分钟画出全国铁路示意图,20分钟画完东北铁路示意图,这么快的速度,除了最强大脑和不断练习之外,专门制作的笔也起着很大作用。
因为这个示意图上的铁路线可不只是简单的一条线,蓝色的直线代表国家铁路线,红色的直线代表折返区间线路。图上还有标红圈的车站代表接算站(用于接续计算发到站间运价里程的车站),蓝圈的车站代表非接算站。
在画的时候,时而画线(黑笔或红笔),又时而画圈(黑笔或红笔),不能固定使用一种笔,如果换笔又耽误时间,所以就需要把黑笔和红笔整合到一起,一手拿着,随时就能切换,在需要的时候,只要翻转一下笔的位置就可以啦。画示意图的笔可以说是各种各样,怎么作的都有,总之是要作到手中只有一支笔、但要有两根芯。
刘群用的笔也是自制的,他是用一根黑色碳素笔和一根红色碳素笔,两支笔绑在一起,红色的笔尖儿比黑色笔尖儿长出大约5毫米。
用刘群的话说,这样的两支笔绑在一起感到很扎实,写字的时候能使上劲儿,这个画图工具没有要求,最重要的是只要自己用的顺手就行。
而王蒙蒙不喜欢这样自制笔,他的办法是使用,两个纸卷各卷着一支蓝色和红色的碳素笔芯,卷到一定程度后,两个纸卷又用胶带缠在一起,王蒙蒙感觉这样两支笔也没有多粗,就像一支略粗的笔一样,便于持握。
刘群也报名参加了这次比武,当然他报的是列车长比武。
用他的话说就是:“人都是有惰性的,我每年都会报名参加比武,如果不报名的话,惰性就会让自己越来越懒,懒得动笔,懒得动脑去想,只凭借以前学到的一些规章,靠吃老本来工作。
这样报名参加了比武,那就把自己逼到了学习的路上,谁也不希望自己比武的名次靠后,在全段公布的时候那该有多丢人呀,已经奔四的人了,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准备再换工作了,既然干上了铁路这份工作,那么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就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
一旦报上名之后就不得不重新拿起书本好好学习,每年这样加紧学习上两三个月,知识越来越巩固,新的规章也都顺理成章的掌握了。
再者说还有奖励拿,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刘群和王蒙蒙互相激励,互相指出对方的缺点,他们每天要交换一份铁路结算站示意图,互相挑对方“画功”的毛病。
“刘车,你这个京沪线画的有点长,好像比例就有点失调了。”
“小王,你这个上海南站,线路把站名的圈儿已穿透了,这也是要扣分儿的。”
“刘车,你这京广线画的角度如果再大一点儿的话,就更加的美观了。”
“小王,你的字可是该练一练啊,别看我年龄比你大,但是我写的字虽然快。但大多能认识。你这写的字,有些字如果我捂住图,光让你看字儿,估计你也不一定认识。”
王蒙蒙惭愧地说道:“是的,我该练练字儿了,我的字写得确实很差,再加上现在写字又很少。画示意图要求时间,我的字都是龙飞凤舞的,您说对了,有的字我自己都不认识是什么字,只是这个位置放在这里,样子看上去像那个字而已。”
通过两人不断地互相纠正,大约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两人的示意图就已经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里全部画完,而且比例也非常协调,不存在线穿圈、圈压线的情况了。
画示意图就是这样,一旦能画下来,那就需要每天不停地巩固,不停地提高速度,一直到画成了潜意识画图,也就是说,只要一拿笔,就开始不假思索地画,一刻不停,近两个小时的勾画,对人的意志也是一个磨练,
王蒙蒙还给自己加了一项额外任务,每天把站名快速写一遍,不求写的工工整整,起码能让阅卷人认识吧。
刘群和王蒙蒙接下来就是要进行理论题的背诵和记忆。
理论题题量较大,可考范围广,主要内容集中在《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含价规、细则),《铁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则》《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含高速及普速部分),集团公司《客运文件》及现行规章文电等方面,每年还会适当地增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等内容。
经过几年的学习,刘群针对性地小结出了一些记忆的诀窍。
比如,在针对一条陌生的规章时,最好是先进行一下熟读,从读的吭吭巴巴到读的逐渐顺畅,再到读着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实质上就是在运用“熟能生巧”的方法,对于一段要背诵的规章,当熟读到一定程度,能一口气不间断地读完时,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其中的精要,并且会十分通顺连贯。这种方法刘群用来针对一些小段的背诵,如《客规》等的背诵。
对一些内容自己大致知道,但用词不准确的规章,刘群会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打开规章先读几遍,然后再合上尝试记诵,看看哪里自己会,也易背,哪里自己工作中不常用,难背,一遍下来,就知道哪里会背,哪里不会背了。
对于难背、不会背的地方要重点朗读,让大脑形成记忆积累,就这样一直熟读直至会背。当背不出来下一句的时候不要立即看书,先想想上一句的意思,看看下一句应该说什么了,到实在想不出来的时候再看书,这样的记忆效果会更好。
对于会一些、知道道理的规章来说,这种集理解、朗读、背诵三位一体的综合方法,比一遍又一遍地机械背诵的效率高得多。比如对《乘车证管理办法》中的知识点,在工作中都会,但是就是用词不是很标准,就这样,慢慢地背会了标准的答案。
针对《客运文件》这种没有规律可循的文字,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一句一句往下背,就是以标点符号为界限,对考试范围内的规章,就只能采取先背下第一句,接着背第二句,然后再把第一句和第二句连起来背一遍;接着再背下第三句……再把前三句连起来背一遍……这样背诵比较费时,但是也没有办法,这比武本身就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刘群把自己的一些诀窍告诉了王蒙蒙,因为王蒙蒙和刘群的情况又不一样,刘群是在干中学、学中干,王蒙蒙是有些东西没有接触过,根本不知道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
这时,刘群就发挥出了一本活字典的功能,尽可能让王蒙蒙先理解、再进行记忆。
先让王蒙蒙通读一段规章,是在对规章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以背诵,对规章理解的越透彻,越易背诵。
弄清规章的主旨,然后了解规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规章的语言特点,抓住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和句子,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