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群敬礼之后,李副总经理伸出了右手,刘群赶往伸出双手,与他相握。
李副总经理说道:“车长同志辛苦了。”
刘群赶忙回答道:“领导辛苦,我们都是在为人民服务。”
李副总经理主管工、电系统工作,对客运系统比较陌生,刘群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位李副总经理,但是刘群还是按照领导乘车的汇报程序,向李副总经理进行了全方位的汇报。
“李经理您好,我是k18次第一包乘组列车长刘群,我们担当的k18次列车运行xx个小时,经过xx个车站,其中二等站xx个,一等站xx个,特等站xx个,班组共有职工34名,其中乘警5名,车辆乘务员4名。党员9名,团员6名?a站始发以后,车内旅客共计1237人,其中硬座车厢853人,硬卧车厢354人软卧车厢30人。
本趟车的重点工作是做好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求站站做好双通告,双预告,严把车门关,加强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查堵工作,做好旅客上下车的乘降组织工作。
您现在乘坐的轨检车从a站到f站间运行。
作为列车长,我现在正在进行全列的设备设施安全检查工作。
请您指示。”
李副总经理站在那里好整以暇地听着刘群的工作汇报,见刘群说这番话特别流利,而且数字讲的也非常准确,他就不住的点头,而站在他身后的那名秘书模样的人,一边听刘群汇报,一边记着什么。
等刘群说完,李副总经理说道:“好列车长同志业务熟练。现在我想问一下,作为一名旅客列车的列车长,对加挂的轨检车应该卡控好哪些安全事项?”
刘群暗道,幸亏自己提前备课,对轨检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并且和轨检车的工作人员提前进行了沟通。要不然这一下真能把自己给问住,总不能跟李副总经理说我是客运段的列车长,工务部门的轨检车不归我管吧。
刘群说道:“加挂轨检车之后,首先向段调度应急指挥中心和车队进行了汇报,对轨检车的车种、车型和人员等情况汇总上报。
其次,是修改乘务报告中的列车编组情况,把轨检车的车种、车号、人员进行详细登记。
第三是对沿途各站客运值班员进行了通知。由客运值班员向站方的行车部门进行反馈,列车的编组发生变化,长度变化之后,对较短站台的车站是否需要调整机车停靠点进行了提醒。
还有是在乘务工作中,加强对轨检车的重点检查,作为客运部门,把车门车窗的锁闭状态作为重点进行检查,同时,在列车加挂和甩挂轨检车的过程中,重点进行盯控。
并且使用视频记录仪全程摄录备查。”
路局集团公司的李副总经理听完刘群的话之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刘车,这些安全重要项点,掌握的不错。就是要把加挂到旅客列车上的用列车当成你所管辖的一部分来对待,管理加协调。
毕竟路用列车上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以检查设备和提供技术支持为主,对列车运行中的安全卡控,那肯定不如你这个多年从事乘务工作的列车长。
有什么觉得不合适的、有碍安全的问题,你必须要指出来,路用列车的工作人员肯定会进行配合。”
说到这里,他看向了王工。
王工这时赶忙表态道:“是的,李总,我们一定会积极配合列车长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这位刘车,提前一天就和我取得了联系,给我介绍了安全注意事项,介绍了这个车次的线路运行特点,是非常负责任的。
刚才在库内做准备的时候,刘车还来进行了出库前的检查,对我们轨检车的车门、车窗锁闭状态,重点设备设施是否完好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我们是非常欢迎的,这种检查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好处,就像李总说的那样,要说对钢轨的了解,刘车可能不比我们,但是要说列车运行起来的安全注意事项,我们肯定比不上刘车。”
刘群听完李副总经理和王工的话之后,赶忙谦虚地摆摆手道:“李总您过奖了,王工您也过谦了,其实您们两位的级别都比我高很多,当然见识和站位也要比我高上很多个台阶儿,我是拍马都赶不上呀,我只不过是一个基层的兵头将尾而已。
您们这样看重我,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呀!
请两位领导放心,我一定发挥好列车长的作用,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作为常年跑车的列车长来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旅客列车全面安全,所以说对路用列车的安全防控也是我的日常工作之一。
这也是我们段领导提出的具体要求,要求我们工作中要把路用列车视为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其实在现实中,虽说王工的级别要高出刘群一截儿,但是客运段的列车长是列车上的第一管理者,除了直接领导的部门以外,大多数情况下,在车上,列车长都自认为见官大一级,只要你上了车,那就都归我列车长管。
列车长的这种骨子里的骄傲,近些年已经好了很多。在原来20年前,没有席位共用复用的时候,那始发站一开车,列车上的卧铺全部掌握在列车长手中,谁想买卧铺都得列车长点头,久而久之,列车长形成了一种高高在上的心理态度。
别说现在席位共用复用,列车长手中没有什么铺位了,就是想当年手中掌握大量铺位的时候,刘群也是一直没有那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在他的心目中,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长处,也是有自己的劣势所在的。
一般的情况,作为列车长,见到外单位的人员时,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优越感,轨检车的负责人王红工经常和列车长打交道,能遇到刘群这样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没有傲气的列车长,他也感到很亲切和温馨。
看得出来李副总经理和王工的夸赞都是发自肺腑,出自真心的。
对于李副总经理来说,走到哪儿也肯定都是会受到尊敬的。
但是尊敬归尊敬,接待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有的基层单位负责人一见到领导就不会说话了,本来平时各项作业都抓的挺好,领导一问就慌了神儿,吱吱唔唔地答不上来;
还有的基层负责人,见了领导就躲,根本不敢见领导的面儿;
更有个别甚者,见了领导的面儿,不等领导发问就开始大倒苦水,发一通牢骚。
个人有个人的观念,也不能说前述几种,见了领导的做法就不对。但是要想达到让领导肯定工作的效果,还得是刘群这种,前期把工作做的扎实有效,见到领导之后,把工作摆得头头是道,完全能够让领导体察到班组在工作中做了哪些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