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泡面来说,其实吸溜的声音听着自我感觉很豪爽,但是在身边的人听来是很不优雅的。完全可以将泡面咬断或掐断后再吃,当然也可以使用自带的小叉子,将泡面的面条缠绕在叉子上,再一口一口地吃。
有事说事云:食不言,寝不语。要想优雅地吃泡面,那么在吃泡面的时候尽量不讲话,如果必须要讲话,那就等着食物咀嚼完了之后,再说话,避免满嘴的食物就开始说话,不论你是否会喷得到处都是,都是很影响别人的观感的。
吃泡面的时候,虽然说要对食物保持感恩的心态,但不可埋头于泡面,这也有寓意,那就是不能向饭碗低头。
旅客们吃泡面吃的爽了,在清扫卫生的过程中,列车员们最发愁的就是旅客吃完泡面以后剩着多半碗汤,而直接把泡面桶放在座席的下边。
这样可能导致的后果,那就是其他旅客在放行李时或列车员清扫卫生时,一不小心就会把这泡面桶碰倒,那么对于列车员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问题。因为泡面中含油量较大,一旦沾染到旅客的行李或列车员、旅客的衣服上,那么就不太容易清洗。
刘群就要求列车员们在值乘过程中,要勤巡视群流动,发现旅客吃泡面时,向旅客做好温馨提示。
同时,列车广播也加强对泡面食用以后,剩余汤桶的处置介绍。
虽然说泡面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旅客泡完面吃的时候连汤带面全部吃光,这就非常省事了,直接将面桶投放进垃圾袋里面,最多就是占点地方,没有其他的二次污染危害。
退而求其次就是说如果说实在喝不完那些泡面的汤,也没关系,可以在泡面桶里扔一些卫生纸或者餐巾纸,这样会将泡面汤吸得差不多,然后就可以扔进垃圾桶里了。
而如果有的旅客没有携带那么多卫生纸的话,那么最好劝阻旅客将泡面桶装剩余的汤水倒入洗面间的下水道或厕所。否则连着多半碗汤,投放进垃圾袋内,很容易造成垃圾袋渗漏。
在广播加人工宣传双重作用下,旅客乱放泡面桶的现象基本越来越少了。其实最关键的是旅客们能自发地树立,按需取水的思想,不要接那么多水,只要水面盖过了面饼即可,这样连吃带喝下来,基本就剩不下多少汤水了。
而经济条件较好的中高收入的旅客人群,他们经济比较富裕,社会交往面广,讲究享受生活,他们愿意乘坐高层次,高档次的列车,追求舒适。
有高铁那绝不坐动车,有动车那绝不做普速。有下铺就不睡上铺,有软卧就不睡硬卧,有餐车绝对不吃泡面,他们对服务质量要求很高,对列车上提供的服务以及服务备品都比较看重,认为享受这些服务那是身份的象征。
这部分旅客出行目的又不尽相同,其中既有旅游观光的旅客还有出差办公的商务人士。
旅游观光的旅客他们是盼望着在旅客列车上平平安安,旅途愉快,玩儿的高兴,愿意多听多看,比如旅游地的人文地理、风光特色风味小吃,返程车次的时间、中转换车站等,因此他们对列车员的个人素质和言谈举止要求比较高。
往往会询问列车员服务知识,、要了解列车经过旅游城市的概况,景点,风土人情等等。
针对于这部分旅客,刘群他们班组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方法,以满足旅客们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
首先就是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一些基本常识,车次换乘站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做一个旅客眼中的问不倒旅客,不管问出什么业务知识来,都能对答如流,一字不落。
还有是服务工作要与时俱进,不能够固步自封,用几十年前的服务方法来对待现在的旅客,那绝对是行不通的。
想到旅客前面、与旅客换位思考是服务行业百试不爽的好方法,刘群经常让大家扮演旅客,乘坐在车厢里想一想,自己如果出去旅游,会需要什么?
旅客会不会想着和列车工作人员进行互动?旅客会不会不希望别人打搅自己呢?旅客会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
找到旅客的需求点,工作起来才能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精准服务。
服务工作无止境。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服务对象的需求无止境,所以才导致服务工作必须是多种多样,推陈出新。
在当前这个注重个人隐私的时代,好多旅客虽然有了需求,但也不想让他人知道,作为列车工作人员更是无从体察。这样一来就给服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怎样能够知道旅客需要什么?就成为了摆在刘群等一班列车工作人员面前的难题。
能够真正做到按需服务,这样才是服务工作的最高境界。但是真正能够掌握旅客的需求,却绝非易事。
列车服务工作岗位上学会察言观色,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样能够通过旅客言谈举止、表情动作来观察到他的内心世界。这就成为了刘群培训职工的突破口,教导大家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可以让大家从一些简单的小动作中体察到旅客目前的心理状态。
要是千篇一律的提供模式化的服务,可能没有什么大的错误,但是也不会出彩,因为你的服务并没有特色,只是死搬教条地按照书本上的知识。
刘群经常给大家说,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旅客们对服务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走得了、能上车这些方面了,而是想要在乘车的旅途中体验到不同于以往的新鲜感,这就需要我们列车工作人员挖空心思来提供各项服务。
旅客列车,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在服务工作中,也要突出安全,严卡安全及服务重点、抓实对重点旅客的服务。刘群会针对易发超员、烫伤、空调等季节性、规律性问题进行预判防范,出乘防风险、划重点,将以前的惯性问题编成案例组织学习,对班组职工存在的典型问题实施“班内通报”,让大家接受到身边事例的教育。
以各方面案例分析借鉴为主要方式,引导职工开展思考对照,增强职工现场实作技能水平,以及应急处置能力。全方位地促职工提素。
在语言服务方面,分别明示出了“服务技巧、服务技巧、服务忌语”,如:
服务语言技巧类,包括巧用得体称呼、活用十字文明用语、善用微笑语言、把握语言温度、运用肢体语言等内容。
服务接触点及服务标准语言类,包括作业用语、宣传提示、业务处理、问题解答、专项服务、重点服务、不文明乘车、餐售服务等内容。
典型案例服务语言类,包括软卧车服务时、旅客在违反法规或铁路规章规定时、设备缺陷或故障时、现有条件不能满足旅客需求时、旅客在不配合列车工作时、制止不文明行为时的语言技巧等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