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们一帮从上海去的炒地人,因为意见分歧而分成了两个阵营。大多数人都抛地走人,他们赚了钱,他们成功了。我和几个朋友留下来,坚持认为地价还会上涨。因为一方面,我们做了调查,确定有大批港商台商外商进来。另一方面,我也耍了手段,我不仅没有抛地,反而出资买地,帮着把地价往上推。”
“就这样,短短不到两个星期,地价竟然翻了一番,而且还处于上涨的姿态。这个时候,我才见好就收,清仓走人。在我离开不久,地价崩盘,一个月内平均跌掉百分之八十。刚才问我的这位同志,我现在可以告诉你,就那一次炒地,我赚了至少一百亿。但就我个人来说,赚了一百亿不值得骄傲,因为那更多的是时势,是运气,顶多只是抓住了机会。”
“我自傲的不仅赚到钱,而是如何把钱赚到。我后来思考了好久才明白,我自学经济学不是白学的,是正确的经济学理论,指导我在实践中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我又进一步思考,我为什么能做到做出正确的决定。这里的奥秘,就是我开头说过的体会经济。关于这个问题,我曾与齐再坤老爷子做过长久的研讨,他也认为我的成功,得益于体会经济的成功。”
“各位领导,各位学员,同志们,我不懂政治,只懂一点经济。我坚定的认为,任何的集体行为,任何的个人行为,都可以理解为经济行为。就这个意义上讲,任何决定决策和政策,也都是经济行为。我还认为,我的这种认为,对同志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是有用的。这也是体会经济的精髓。比方说你们做出一个决定,同时应该评估一下,这个决定在经济方面有没有收益,有没有负面收益,等等。”
“在这里我再举一个例子,也许不太恰当,请同志们原谅。你下班以后,也就是八小时之外会干点什么?是待在家里?还是去外面走走?少数人会出去走走,因为有人请他,不用自己买单。同志们,这也是经济行为,他认为他是赚了,其实不然,其实他是亏了。因为吃人家的是个错误,这种错误是会毁掉他的前程的。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看,那就是把本钱也亏掉了,而且没有反本的机会。”
“所以,对在座的学员们来讲,体会经济的第一步,就是要随时绷着一根弦,我把这个弦叫做经济弦。就是无论身处何处,身处何职,做任何工作,做任何决定,都要想一想经济这本帐。习惯成自然,只要持之以恒,大家都会像我一样,能时时刻刻装着一本经济帐。对你们来说,有纪律约束、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如果再加上经济约束,那日子会过得更好。”
“体会经济的第二步,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经济评估,预防犯错。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在进行经济评估时,需要的是纯粹,可以先撇开其他因素。我还是拿刚才举过的例子打比方,就是一个社会上的朋友请你吃饭喝酒时,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俗话讲得好,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这就是代价,这就是经济行为。”
“体会经济的第三步,是在第二步的基础上,进行量化的自我管理。为什么要量化?因为有的经济行为,你不得不去做,哪怕知道要付出代价你也要去做。这时就要进行计算,代价有多大,划算不划算,自己能否承受。至于自我管理,可以理解为独立思考。因为在决定个人取舍的时候,别人的意见往往是靠不住的。”
“体会经济的第四步,是在工作中运用已经取得的成果。请同志们相信,我个人的经历和经验,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无论是工作,或者是创业,个人的经验和体会是非常有用的。哪怕是婚姻和家庭,也能用到体会经济的成果。我经常说,婚姻和家庭,也是需要经营的,也用得着体会经济。”
“诸位学员,接下来我想举几个例子,来证明体会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体会经济……”
白手终于讲完。
“各位领导,同志们,学员们,我这个业余经济学家就这点能耐。我讲完了,我知道有不少不当之处。下次我来的时候,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们共同讨论,共同进步。谢谢,谢谢大家。”
台下静寂。
接着,掌声爆发。
不仅有掌声,还有起立,全体起立。
掌声持续了十几秒钟。
白手跟着鼓掌,他知道,他成功了。
市领导与吴教授和白手分别握手,并肯定了二人的讲座。
市领导还问刘副校长,讲座有没有录音。
刘副校长说都有录音。
市领导指示,把录音转化为文字,交给吴教授和白手审核补充后,送一份到他的办公室。
市领导还鼓励白手,说他希望看到他的每一次讲座的内容。
白手大胆的建议,说以后讲座的主题,由学员们提出。
市领导笑着点头,说这个建议很好。
临走前,市领导还拍了拍白手的肩膀。
白手的心,热乎乎的。
回程的路上,白手和吴教授没让刘副校长派车,坐的是出租车。
白手有些激动,忍不住吹起了口哨,吹的是《我们的明天比蜜甜》。
吴教授也很激动,不过,是为白手的成功而激动。
待白手吹完,吴教授说道:“小白,恭喜你。你今天讲得很好,而之所以讲得很好,是因为你不是在背书,是你讲出了你自己的东西,讲出了他们没有听过的东西。你的东西分两个方面,一是你成功的经历,二是你独创的东西。你独创的东西又分两个部分,一是体会经济,二是比方说。”
白手乐了,“吴老,你也推崇这两个东西?”
“对,反正我这辈子,就没听说过体会经济和比方说。”
白手说道:“体会经济是我想的。但这个比方说,是齐再坤老爷子提出来的。他老人家认为,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是理论经济学家,我不妨以实践反馈理论,尝试用比方说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总而言之,你今天的讲座非常成功。你在台上的时候,我在下面一边听一边观察。我发现不仅学员们听得很认真,就是领导们也听得很认真。小白,能吸引听众一个多小时,这就是成功。”
“吴老,提提意见,我想听到你的意见。”
吴教授想了一会。
“如果说有缺点,可能有这么几点。一,你没当过老师,缺乏教学技巧。二,讲得不够详细,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地方。三,举例不够,因此说服力也不太够……”
吴教授一共说了六点,白手心服口服。
“吴老,感谢指点。”
“其实,我说的这六点,都是技术性问题,不影响你的主题思想。”
“吴老,抽空指点指点我。”
“哈哈,没问题。不过,我也有一个要求。”
“要求?”
吴教授说道:“我想与你合作,以你为主,创立一个学说,这个学说的名字,就叫体会经济学。”
白手愣了一下,“这个,这个能行吗?”
“当然行的,你一定行的。小白,如果让我参与,将是我老吴这辈子最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