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清扬哦了一声,“就那么回事?什么叫就那么回事?小白你说说,我今天把你请来,就是想听听这个就那么回事的。”
白手摇了摇头,“算了,我人微言轻,说了也没有用。”
“你少来。”常清扬笑着问道:“我上任一个月了,走了十几家公司,唯独你的腾飞公司我没有去,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都很乐观,有的是盲目的乐观,没有忧患意识。唯独你不一样,有着众人皆醉你独醒的感觉。把你搁在最后,恰恰证明我对你的重视。”
“这我知道。你老常离得开所有人,也离不开我白手。”
“去,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
白手笑了笑,“老常,你想让我说什么?或者,你想听我说什么?”
“知无不言,什么都可以说。”
白手先思忖了一下。
“上海的发展,可以用飞速二字形容。借着这个东风,房地产业更是一日千里。但一个严峻的问题是,几年之内人口的增加,已让城市不堪重负。老常,从一九九八开始,允许异地购房以后,人口增加了多少?”
常清扬说道:“这个数字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据下面的人说,要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再过几年,人口数量将翻上一番。你说得对,城市已经不堪重负。”
“老常,十几年前,你是住房制度改革的先锋。特别是七年前,你为上海市的商品房市场踩了加速的油门,就是允许异地购房。现在,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让你重操旧业,是让你来踩刹车的。”
常清扬看了看白手。
“还是你有眼光啊,小白。你的很多同行竟然认为,我是奉命再踩油门的。他们希望我新官上任,首先帮他们解决去库存的问题。”
白手点了点头,“还别说,眼下的上海市房地产行业,首要问题就是去库存。”
常清扬又一次摆手,“先不谈这个。小白,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不看好房地产业的未来?”
白手急忙解释,“哎,我要郑重声明,我是短期看好,长期不看好。很可惜,我的观点不是主流,不被接受。”
常清扬笑道:“我倒是能接受你的观点。你说说,你说的短期是几年,长期又是几年?”
“短期是指十年到十五年,长期是指十五年以上。老常,这个区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房地产市场的饱和,完全是一个看得见的事实。”
“这个我非常赞同。”
白手继续发挥,“我给出一组简单的数据。一是众多房企的造房能力,现在是每年十五万套左右,以每套三人为基准,一年能吸收人口四十五万。二是以第一个数据为准,十年以后,上海的总常住人口将会突破两千万。三是按现在的房地产业的增长率,大概是每年百分之十五,所以在未来的十年内,房子的产量不是一百五十万套,而是三百万套,可供九百万到一千万人居住。”
常清扬嗯了一声,“小白,你这几个数据有点吓人。”
“还有呢。四是我刚才说的造房能力,如果包括廉租房、单位集资房和旧改房,以及郊区的拆迁房,每年的造房能力,应该是二十五万套。五是上海户籍的家庭,已经达到户均零点八套,三五年内,这个数据肯定能达到户均一套以上。六是对五的补充,如果加上旧房和农村的房子,现在已经达到户均一套的水平。”
常清扬再次摆手,“小白,你摆了六个数据,到底想说明什么?”
“正在上楼梯,你要是突然撤梯子,梯子上的人非掉下来不可。”
“嗯,你继续说。”
白手说道:“说白了吧,现在的上海房地产市场,是靠外地人撑起来的。现在要是搞一刀切,禁止非户籍人口购房,上海的房地产市场肯定会崩盘。”
常清扬点了点头,“关于这个问题,我也看到了。”
“请问领导,你的刹车打算怎么踩?”
常清扬思考了一会。
“我现在有一个大难题,需要马上解决,那就是去库存。”
白手点了点头,“对,你不首先解决库存问题,哪怕搞点风吹草动,房地产市场也会陷入停滞状态。”
“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没有。”
常清扬噢了一声,笑道:“我忘了,你用有奖销售的办法,已经把你自己的库存问题解决了。”
“不过,也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什么办法?”
白手说道:“全市一盘棋,把库存的商品房变成安置房,可以一举解决库存问题。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常清扬微微的怔了一下,“小白,你的这个办法,叫做杀鸡取卵啊。”
白手的招,实在是个损招,对广大同行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把商品房当作安置房、回迁房、集资房和廉租房,需要开发商们牺牲巨额利润。
这是因为商品房的质量高,成本大,同样的面积,成本至少要高百分之三十。
但是,常清扬思考良久,反复琢磨,却发现白手的建议,是解决此次去库存的唯一的最好的办法。
开发商们牺牲的是利润,但得到的是去掉库存,资金回笼,可以展开下一轮的开发。
“小白,我承认,没有更好的办法超过你的办法了。”
白手笑了笑,“老常,你别为我的同行们担心。我的同行们需要牺牲的,仅仅是库存的商品房的利润。他们要是愿意,就接受这个办法。他们要是不愿意,那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有道理,就这么办。不过,怕有的人乘机蹬鼻子上脸。”
白手笑了,“老常啊,你告诉他们。计划经济,你们可以来找市长。市场经济,最好的办法是不找市长。”
常清扬也笑了,“你这个说法,恐怕说服不了他们。”
“找市场是本事,找市长不是本事,连这个道理都不懂,那肯定会被市场所淘汰。”
“嗯。”常清扬点了点头,“小白,现在说正题。你认为,这次调整应该如何进行?”
“哎,哎,老常,你别害我。用你们的话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常,我不傻。”
常清扬指指白手,严肃的说道:“白手同志,我是奉命约见你。我只说一句,找你是市领导的命令。”
白手顿时认真起来。
“对不起,老常。”
常清扬做了个请的手势,“现在,我给你说话的时间。”
白手思考了好久,吸掉一支香烟,喝光整杯热茶。
“老常,根据我的认知,首先要确定政策调整的大方向。是把门关紧,搞一刀切,还是留一条缝,给人留个见缝插针的机会。”
常清扬说道:“这个已经确定,关上大门,留个小门。上海是个大都市,不能把非户籍人口拒之门外。”
“其次,这是一个过程。这么大的政策调整,不可能一夜之间落地。大门关上,要慢慢的关。以我看,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三年。”
常清扬摇了摇头,“你说的太慢了。具体的要求是,最好两年,最迟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