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白手先沿着河岸走,找逮黄鳝捉泥鳅的童国华他们。

大晚上找干活的人,一目了然,哪儿亮灯就哪里。

童国华一手提着马灯,一手拿着电筒。癞头四一手拿着竹箕,一手拿着黄鳝钩。两碗半背着两个竹篓,一个装泥鳅,一个装黄鳝。

白手远远的问道:“哎,抓了多少了”

童国华应道:“泥鳅没问题,稻田里一抓一个准。就是这黄鳝,大晚上不愿出来,不好抓啊。”

泥鳅在稻田里,电筒一照,行动迟滞,竹箕抄底,十拿九稳。

黄鳝钻在田埂里和河堤里,得拿带钩的铁丝,钩上还得穿条蚯蚓,再用细线缠住。

找到黄鳝的洞口,接着将钩放到洞口,稍稍的往里伸进。

黄鳝闻到饵香,会咬住铁丝钩,再猛地往里一拽。

这时,是动手的最好时机,黄鳝咬钩时,你往外而拽,一拽一个准。

钓黄鳝是癞头四的拿手绝活,就白手到的一会,他连钓三条。

“四平哥,宝刀不老啊。”白手赞道。

“嘿嘿,就是小了点,大家伙不好找啊。”癞头四得意道。

白手再问两碗半,“小军哥,河鳗钓放了多少”

:。:

钓河鳗是两碗半的拿手活。

河鳗生活在河里,数量相对稀少,白天不出洞,晚上才会出来觅食。

钓河鳗是个守株待兔的过程。

先做一手长二十厘米左右的竹签,一头平,一头尖。

再拿细的尼龙线,线可长可短,二三米为宜。一头绑在竹签上,一头绑一枚鱼钩。

鱼钩上穿一截蚯蚓,就是钓河鳗的诱饵。

黄昏时开始放钓,沿着河岸,将竹签插在河堤上,再把穿了蚯蚓的鱼钩扔进河里。x

放了一钓,隔六七米或十米左右,再放下一钓。

放好鱼钓,可以回家睡大觉,等到等二天凌晨,天未亮时,前去收钓,往往收获颇丰。

最不好的情况是,被“同行”抢收,让你欲哭无泪。

所以放鱼钓钓鳗,你得守着,不让“同行”不劳而获。

两碗半道:“手,我做了一百个鱼钓。至于早上能收多少,我可不敢保证。”

“能钓多少是多少。这两年农药使多了,田水放到河里,河水有毒,对河鳗的杀伤力是最大的。”

白手在书上看到过,说淡水河里,生命最脆弱的不是河虾,而是河鳗。因为农药和化肥的残留,河水开始被污染,河鳗的繁殖能力遭受严重的破坏。

童国华道:“手,这用不着你,你回去睡觉吧。”

“我睡不着啊。水生哥和水洋哥在哪里”

“他们在你的尖壶嘴放钓,说好了的,三点以后,让我和小军去帮忙。”

白手道:“我看你的泥鳅抓得差不多了。岸上的活,就交给四平哥和小军哥,咱俩帮帮他们去。”

抓黄鳝和看鳗钓的活,交给了癞头四和两碗半。

白手和童国华沿着河岸来到尖壶嘴。

两条小渔船连在一起,并排而立。陆水洋在一条船上睡觉,陆水生在另一条船上吸烟。

一盏马灯挂在船杆上,亮度调到了最暗。

白手冲着渔船轻喊道:“水生哥,我和国华哥能上船吗”

“是手啊,你怎么来了能上,能上,你俩小心点。”

还是夏天,还是雨季,水位离河岸只有一米半左右,白手和童国华小心上船。

小渔船忒小,白手和童国华各上一条,也一下让小渔船颠了好几下。

陆水洋也醒了。

白手拿出一包三五牌香烟,拆开来,拿了三根。自己与陆水洋和童国华各一根,余下的递给陆水生,“水生哥,留着抽吧。”

陆水生说声谢,抽出一根,再把剩下的大半包放到船上。续上后,把烟头掐灭,烟头也搁在船舱里,“哎,烟灰烟头别扔河里,会惊跑鲤鱼的。”

童国华轻笑道:“水生哥,我听说你的绝活,是从不让外人看到的。你让我俩上船,就不怕我俩学了去啊。”

陆水生嘿嘿笑道:“那是以前,现在不一样了。再说你们两个,我就是让你们学,你们也懒得学的。”

“这话怎么讲”白手问道。

“国华你吧,你开拖拉机搞运输,家里还有五金店,收入高,还稳定,你怎么可能吃我这种苦。手,你就更别说了。我听人讲,你一天赚的钱,我一年都赚不到,你怎么抢我的饭碗呢。”

童国华道:“好,既然这样,那水生哥,你给我们讲讲你的本事吧。”

陆水生道:“捉鲤鱼,水洋他也会。”

陆水洋道:“其实,捉鲤鱼是最简单的。用一句古话讲,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

白手哦了一声,“水洋哥,你的意思是说,鱼钩上不挂鱼饵。”

“对,你来看。”

说着,陆水洋俯身,一条胳膊伸手水中,撩起一根半公分宽的尼龙绳。

尼龙绳上,每隔半手宽就是一枚大鱼钩,鱼钩上有倒刺,还涂着黑漆。

白手噢了一声,“原来就是空鱼钩啊。我一直以为,鱼钩上肯定有鱼饵呢。”

陆水生道:“这是专门捉鲤鱼的,如果有鱼饵的话,会被别的鱼吃掉的。”

陆水洋道:“最有技术含量的是,鱼钩下在什么地方,下到离河底有多深,什么时候鲤鱼会出现,等等。我哥多年经验,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水温,他最清楚。”

白手笑了,“这些我不想知道,你们兄弟俩还是保密吧。”

陆水洋继续说道:“鲤鱼游过来时,碰上鱼钩,就很有可能被钩住。它会挣扎,它越挣扎,旁边白鱼钩就越扎上它。一般的鲤鱼,有五枚鱼钩扎上它,它就跑不掉了。”

白手点着头道:“我明白了,每次只能捉一条鲤鱼。扎住的鱼,如果不及时捉上来,会闹出很大的动静,惊跑其他的鲤鱼。”

陆水洋道:“所以啊,整排鱼钩放下去后,两头都要固定住。为了知道有鲤鱼上钩,这头挂上一个铃铛。只要有鱼上钩,开始挣扎,铃铛就会响起,咱们就可以拿着鱼兜去捞鱼了。”

就在这时,铃铛响起,在夜空中特别清脆。

“上钩了,是前边的。”陆水洋喊道。

不是这里的铃铛在响。x

陆水生在尖壶嘴的这道河湾里,一共下了三道鱼钩。

铃铛还在响着。

陆水生和陆水洋兄弟俩一起划桨。

两条小渔船一起游动,悄没声息的。

只用一分钟多,小渔船划到了第一道鱼钩处。

铃铛还在响,同时挂着铃铛的竹杆在摇晃着。

陆水生不慌不忙,拿过一根竹杆,伸入水中,挑起挂满鱼钩的尼龙绳。

陆水洋在另一条小渔船的船头,拿着一个渔兜,随时准备捞鱼。

渔兜其实是个网袋,袋口用一个铁丝圈扎起,再在铁丝圈上绑一根竹杆。

渔兜是个圆形,半径大约一手,深度至少三手,足能装下一条十几斤重的大鱼。

这里的手,是内河渔民的专用词,代表长度,一手约为二十厘米。

陆水生挑着渔绳,一段一段的检查过去,凭着他的判断,他突然喊了两个字。

“抄它。”

“哎。”陆水洋应了一声,将渔兜插入水中。

只听哗的一声,一条鲤鱼随着渔兜跳上水面。

“大家伙。”童国华喊道。

命运的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快上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命运的故事第3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