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白手不好意思道“李老板,这个通讯问题,现在还真的暂时没法解决。我们这里的电话,现在还不能通到村一级。”

老魏道“还是先采用老办法吧。一般情况下,订货的调整,由托运站转达。紧急情况下,请李老板给小白拍电报。”

通讯问题也只能这样了。

总的来说,李卫峰是带着满意走的。

白手更满意,李卫峰这次过来,等于给他吃了颗定心丸。

以前不敢在仓库里存货,现在有李卫峰的合同垫底,可以放心的生产饼干。

李卫峰提的七条整改意见,白手积极应对,有四条马上可以改的,他马上就完成了。

另外三条,暂时改不了,白手就扔在一边。

针对李卫峰的合同,白手也设计了专门的送货方式。每三到五天送一次,不用自行车而是搭船,尽量避免运输过程中对饼干造成的损坏。

送货时还是白当和陆水龙一起,收款也是,因为白手对他们还是不放心,俩人一起出入他才踏实。

收到款后也不直接带回家,白手在温桥街信用社开了存折,就把钱直接存到那里。

至于生产,白手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现在兵强马壮,人才济济。

柳老师来了。

弟弟妹妹们也可以参加了。

萧老太太和丁丁也从上海过来了。

这个暑假好,饼干的生产速度几乎翻了一倍。

可问题永远都有。

萧老太太带着丁丁到后的第三天,母亲把白手找去,说有事商量。

“妈,你有什么事啊?”

“手,两个事,都是大事。”

白手笑了,“妈,咱家老规矩,你说事,我办事,保证不折不扣完成。”

“头一件事,早稻收割,晚稻插秧,你安排好了吗?”

“妈你放心,我安排好了。咱家三亩半,婶子两亩,陆家三亩,一共八亩半。咱家这么多人,两天割早稻,两天插晚稻,四天足够完成。”

“还有一事,这么多人,住宿怎么安排?吃饭怎么安排?”

白手咦了一声,“妈,这还用什么安排,原来咋样,现在还咋样呗。”

母亲笑着责备道“手你傻呀?这么多人上班,不住在一起,不能保证统一的上班时间。还有吃饭,大家要各回各家,还得自己做饭。你想想,是不是既麻烦又浪费时间。”

白手大受启发。母亲是旁观老清,以前他是想过这个问题,但一忙乎就给忘了。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工厂工厂,工人的厂,那就得有工厂的样子。

白手开了个会,全部员工和家人参加。

开会就是白手的独角戏,他夸夸其谈,其他人听着。

会议就解决母亲提出的第二件事。

白手决定办个食堂,并把家里的厨房与食堂合并,移到刚搭建的棚子里。

新棚建在院子里,除了厨房,还有一个能坐七八个人的餐厅。

炊事员由二舅妈和陆水龙他妈担任。

也不像学校的那种方式,一人一个饭盒的蒸饭,而是像大工厂那样,用蒸笼煮饭,大伙吃多吃少都行。

菜也统一买,合着烧,合着吃,食堂的帐目公开,一个星期结算一次。

住宿比较麻烦,因为人多房少,其中还有不少讲究人。

二舅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也要来过暑假。

陆水龙母子不用安排,住自己家。

方玉兰也住自己家。

母亲的房子隔成两半,前半间母亲住,后半间给萧老太太住。

东边的另一间,也隔成两半,前半间给两个妹妹住,后半间给丁丁住。

原来的厨房,改成仓房和杂房。

西边的两间,二舅二舅妈住半间,另半间给两个表妹住。

还有一间,前半间给两个弟弟住,表弟跟他们一起住,后半间白手自己住。

饼干厂的楼上,被两个老师占据,丁老师和柳老师。

生产上的安排,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萧老太太和丁丁都要求上班,白手也不客气,也安排了具体的工作。

碾粉房由母亲和柳老师负责。配料房安排方玉兰和小妹白雪。拌料房除了陆水龙的母亲赵秀娟,还有三弟白面辅助。压模房交给二舅妈,大妹白米辅助。包装房交给丁老师和丁丁母女负责。

烘烤房交给二舅,白手自己、二弟白当和陆水龙仨人,轮流辅助二舅。

萧老太太负责全面管理,以及生产监督和质量检查。

趁着早稻成熟的前几天,白手带着大家,一天开工十几个小时,整整做了七千多包饼干。

老老小小,大家都很勤奋,都很认真。

白手也看出来了,钱真是个好东西。柳老师是冲着赚钱来的,就是上海人萧船大教授,也是冲着赚钱来的。

以前开工资,白手很随意,大家没意见,白手也没当回事。

但现在不一样,既然要正规化,那么在工资方面,也要有章可循。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白手把萧老太太请到办公室,向她虚心请教。

“小白,难得你终于想到了这个问题。我想知道,你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萧姨,我没有具体打算,还是请您老先说说吧。”

萧老太太很健谈,讲起来总是没完。

后来丁老师告诉白手,老太太喜欢给学生上课,却被下放到食品厂十多年,她的嘴无从发挥,憋得难受。

所以白手投其所好,装得像个好学生,不仅认真的听,还认真的做笔记。

萧老太太果然滔滔不绝,倾囊相受,一讲就是两小时。

白手还真能装,正襟危坐,一动不动,竖着耳朵听了两小时,笔记做了半本子。

但是,萧老太太总结道“小白,那是大企业,是国企。你是小企业,是私企。人家那套工资制度,对你根本没用,顶多就是参考。”

白手终于忍不住乐了,“萧姨,那你能不能说点对我有用的内容呢?”

“你的饼干厂,都是你的家人、亲戚和朋友,所以你定工资时,不必太讲什么规定什么制度。比方说小孩,比方说我这样的临时工,你看着给就行。而你的二舅二舅妈,还有小赵母子,你就得认真点,不能给少了,但也不能给多了。”

“什么叫不能给少了?什么叫不能给多了?”

“人嘛,除了亲情、友情和爱情,还有一个利益,只有利益是永恒的。你给少了,三情就会淡薄。你给多了,会引发人的本能的贪欲,会让人将三情抛之脑后。”

白手琢磨着萧老太太的话,深受启发。

“小白,说说你以前是怎么发工资的。”

白手道“在厂里上班时,都是每人每小时两角。其他的活,不按具体时间算,只是按月发放。另外,每个月的月底,根据产销情况给大家发奖金,多时十五块二十块,少时也有五块十块。”

萧老太太点着头道“这样挺好啊。只要你的工资水平,高于本地农民的平均收入,就没有什么问题。”

“萧姨,我们这里吧,男人干一天活,大概能收入一块到一块五。至于女人,一天大概是半块到一块的收入。我这里呢,男女同工同酬,一天干十小时的活,一个月干二十五天,至少也有五十块的收入。”

命运的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4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快上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命运的故事第14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