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振丁收下钱,说道:“我收。小宋,你有事,尽管过来找我。”
宋娜笑:“行,等忙完年。”
快走到桥头小坝那里,李文越示意前面:“好像兰兰在摆摊子。”
几个人过去一看,吕兰兰和村里两个跟她一般大的人,用马扎支起块薄木板,上面放着些小硬纸片盒子,盒子里全是虫子。
各种虫子的标本。
李文越先到她跟前,问道:“兰兰,你咋也练摊了?”
吕兰兰放下手里的油条,笑的灿烂:“挣点钱,买好的吃。”
这话倒不意外,宋娜凑过去,看了一眼,说道:“蝎子,蜈蚣,蜘蛛……兰兰,你确定能卖出去?”
吕兰兰说道:“蚂蚱、蛐蛐、蜻蜓和知了都卖光了,就剩下这些。秋天的时候叫钉子多抓点虫子,我想做标本,他倒是好,专挑吓人的抓。”
宋娜故意笑:“一脉真传!”
吕冬弹了她手指节一下:“别的不好抓了。”
刘琳琳这几年不大下地了,问道:“秋天地里不到处是吗?”
李文越家里的地还在种,说道:“这两年咱这里兴打灭草剂,省下好大的事,杂草少了,一些害虫也都直接药死了,种地节省好多劳力。”
刘琳琳明白了:“蚂蚱和蛐蛐之类的,也就少见了?”
吕兰兰说道:“我听钉子说,他秋里的时候,走两三档子地,都找不到个大点的蚂蚱。”
说了会话,不耽误吕兰兰练摊,几个人就走了。
吕冬问宋娜:“你有事要找振丁爷爷帮忙?”
“见到他摊子,产生了一点想法,还没想好。”宋娜简单说道:“等我有个大概了,再跟你说。”
吕冬点点头:“行。”
上了小坝,干脆沿着新修好的河堤,往大槐树那边走,老村这边没人居住,安静中带着几分荒凉,过年的时节格外明显。
这些老房子,要是一两年没人居住打理,眼见着就能破败。
好在吕家村这边过正月十五就开工。
说了会吕家村的事,刘琳琳问李文越:“今年还聚吗?”
青照一中校友会最初的号召者就是李文越和袁静,后面也是他们跟学校一起组织起来的,平时也是这俩人居中联络。
李文越说道:“聚!暂定初六或者初七,具体还得再看看,需要问下学校那边的意见。”
校友会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同学小聚,其中不可避免的掺杂很多东西,尤其是学校方面,希望校友会一些时候能为学校带来助力。
这些都很正常,单纯的同学情谊,不可能有校友会这么大的规模。
上午十点多,刘琳琳和刘再招率先告辞离开,回去还得忙例如贴春联之类的活。
宋娜跟着吕冬回了趟家,送下些东西,又拿了些东西,才回大学城。
因为宋妈的老寒腿,宋娜一家今年仍然留在学府文苑过年。
半下午的时候,吕冬和胡春兰跟往年一样,去吕建国那边吃年夜饭,早点过去也能帮着忙活忙活。
今年吕夏回了家,吕春挑了三十值夜班,今夜对于任何派出所来说,都非常忙碌。
仅仅烟花一项,可能就会有十几起警情需要处理。
吕冬隐隐听上面提过,青照要打造文旅名城,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上面有人提了过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建议。
这一项,在青照早晚会演变成现实。
当然,目前没有,烟花自然少不了。
尤其吕家村,今年刚搬新村,大年三十是个重要的时刻。
天一黑,所有的灯打开,各式灯笼和闪烁的彩灯将吕家村点缀的五光十色,亮出漂亮的灯光画卷。
两辆卡车早已开到了村支部院子里面,就在大队院子门口的空地上,拉起一圈绳带作为燃放地。
院门口燃放普通烟花,院子里面不断有礼花腾空而起,炸出团团锦簇。
初一,刚刚拜完年,隔壁的李文越就过来,让吕冬一起去孙庆海的饭店吃饭。
饭店歇业了,不过中午吕家村的年轻一代们有个聚会,昨天就说好的,孙庆海的儿子孙文斌极力要求放在放店里。
人比较多,去谁家中都挺麻烦。
孙文斌跟吕冬和李文越是小学同学,但上学比较晚,年龄要大两岁。
以前,跟着孙庆海做红白喜事的宴会,后来开了饭店,就管了饭店这一摊子。
可能从小耳濡目染,按照吕冬的个人口味来说,孙文斌做菜很有两下子,几个拿手菜做的相当有水平。
吕冬和李文越到的时候,饭店里面已经有了二十多口子人。
基本都是二十到二十五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小点的吕涛也上大学了,大的李红星快二十七了。
其他的李林、吕坤、李文凯、吕岳等等,基本上进入了社会。
吕家村不大,众人年龄相差也不大,彼此都非常熟悉。
有些人围绕着村里讨生活,但有些人在外面有了不错的工作。
比如李文凯,毕业考进新成立的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吕岳年前刚考进县发改局。
如今吕家村辈分最大的,有吕冬叫老爷爷的存在,也就是比吕家振字辈还高一辈的人,但年纪都大了,最小的也有八十了。
以吕家的“振”和李家的“继”字辈算的话,吕冬这些人属于第三代了。
这就是第三代中年轻人的聚会。
吕冬当仁不让的坐了主位,在座的人里,公认他是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
聚会其实没别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吃吃喝喝,彼此交换些消息,吹吹牛拉拉呱。
这么些人,中间肯定有差异,也有些不说出口的矛盾。
但众人也有共同的利益,更认同吕冬提出的一个观点:维护吕家村的利益!
即便离开吕家村,进入公家单位工作的,家里人仍然生活在村里,享受着分红。
喝酒的人太多,很多人都过来敬酒,吕冬即便跟一个人喝得少,照样顶不住。
大年初一头一天,他不仅喝醉了,还断片了,最后咋回去的都不知道。
初二早上起来,仍旧晕乎乎的。
宋娜九点多一点就到了,车子停在门口,见吕冬过来接她手里的东西,问道:“好点没有?”
吕冬提着俩礼盒往家里走,对后面跟过来的宋娜说道:“别提了,今早晨起来,头跟炸了一样。”
宋娜说他:“你说你,不能喝就少喝点,非得逞能。”
吕冬耸耸肩:“我也没办法,这么多哥哥弟弟的过来一起喝个酒,换谁也撑不住,自家的兄弟,总不好别人喝酒,我喝饮料。”
拉开别墅门,胡春兰从厨房里出来:“小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