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在理!你们想想,那位年轻国公都他娘的干了甚么?古往今来最大的狗腿子呀!怎就没被砸断狗腿?”
“……”
这股妖风整整刮了十天后,谣言越来越多,越来越广。
除了皇后贤名被摘了出来外,属隆安帝和贾蔷的“真相”被密集揭露的最多。
短短十天内,隆安帝从尧舜一般的圣君,跌落神坛,成了一条弑父囚母杀兄圈弟,还屠戮忠良迫害士绅无恶不作的恶龙!
贾蔷就不用黑了,他已经够黑了,当然,如今更黑了……
而林如海落得这么个下场,也是因为为虎作伥帮助恶龙,才获罪于天,落个断子绝孙的凄惨结果。
这样的事,除了极相熟之人,谁都不敢往外说。
因此直到第十天,眼看快要压不住的时候,终于被中车府所斟知,搜集上来后,送到了戴权处。
戴权见着了眼珠子都红了,唬的整个人一激灵,有心按下,却知道此事哪里按的下,早早晚晚要传到天子耳中。
到那时,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因此颤颤巍巍的送到了御前……
“主子爷,近来外面起了妖风,有贼人在背后污蔑构陷主子……”
御榻前,戴权小心翼翼的说道。
隆安帝满头白发刺眼,消瘦的面庞上,一双深幽的眼睛里眸光看过来,让戴权心中畏惧害怕。
隆安帝淡漠道:“朕料定有人也该出手了,都自认为土芥了,怎会不以仇寇视朕?拿来与朕瞧瞧。”
戴权忙送上去,一旁处,尹后面色担忧。
隆安帝看的极慢,像是每一个字都未放过。
虽然他先前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尹后和戴权仍旧可以看得出,隆安帝身上的怒意在不断的攀升,不断的炙热。
不过,就在尹后以为隆安帝要爆发时,他却猛然眯起眼来,脸上的惊怒消散,化为冰寒,抬起一双泛红的眼睛看向戴权,问道:“如今满城皆是此类议论?”
戴权满头大汗,道:“都是民间百姓私下里传谣……主子,此必有人鼓噪民意,诋毁圣躬!这等卑劣之做法,着实该诛九族!”
隆安帝冷笑寒声道:“以民间舆情来传谣,多熟悉的做派啊!”
戴权忙点头道:“还故意从南城那边开始,寻了个游方道士以为就能掩人耳目,实在是欲盖弥彰!如今都中各处酒楼、茶肆、戏台、说书先生们齐齐中断了称颂陛下,可不就为了这事?”
然而,隆安帝目光阴沉的沉吟片刻后,缓缓摇头道:“此事可以算在贾蔷头上,但背后一定还有人。”
尹后在一旁艰难道:“皇上说的是,贾蔷就算再混帐,也不会自己造谣自己,更不会拿林如海断子绝孙来说事……”
戴权皮笑肉不笑说道:“娘娘,您还是不知人心之险恶,有人说不得就会故作如此,将水搅浑……”
尹后凤眸眯起,看着戴权道:“你倒比皇上和本宫更高明些,皇上都认为此事背后另有人在挑唆,本宫也以为皇上是对的,你戴大总管却另有高见?”
戴权唬了一跳,忙跪地请罪。
隆安帝与尹后微微摇头,道:“何必与一狗奴才一般见识。”
便揭开此节,同戴权缓缓道:“有人巴不得朕立刻查抄宁国府,逼反贾蔷。先坏了朕的名望,再使得东南糜烂大乱。连朕最大的‘忠犬’都反了,岂不更落实了朕这个昏君暴君的事实?去将这份卷宗交给元辅。”
戴权闻言一怔,道:“主子,难道不是中车府来操办……”
尹后在一旁忍不住呵斥道:“愚蠢!别人正等着宫里大开杀戒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你也不懂?”
戴权被骂的灰头土脸,再不敢多言,匆匆离去。
等戴权走后,隆安帝脸色却愈发难看了,面容狰狞瞪眼骂道:“这些畜生!这些该死的畜生!朕恨不能,将他们千刀万剐,斩尽杀绝!!”
方才,他能以莫大的毅力冷静处置此事,已经是极限了!
可其心中的暴怒,并未真的消失。
那些人,居然如此恶毒的毁他的名望,将如此歹毒的大恶之名诬赖到他身上。
更让他无法容忍的,是那些百姓,那些下贱的丑陋的卑微的如泥土猪狗一样的百姓,居然也敢骂他!!
这些猪狗不如的东西,难道不知道他这个天子是为了谁,才落到这个地步的吗?
若不坚持新政,他也可大兴土木,也可六下江南,也可……
这些畜生不如的卑贱百姓,和背后那些阴谋者,都该死,都该死!!
一股恶臭飘起,尹后面色渐渐苍白……
入夜。
南海之畔,观海庄园。
从讲武学院回来后,贾蔷就抱着一双儿女逗趣。
虽然天下时局让太多人感到紧张不安,可贾蔷仿佛丝毫感觉不到压力一般。
儿女都会说话了,虽然其他话多含混不清,但“爹爹”二字却叫的颇为清晰。
以贾蔷如今经历过无数磨难的心性,在面对稚声稚气的一声“爹爹”时,也难免心都化去……
“你这人,倒是叮嘱我们不要总抱着,要他们多沾沾泥土,接接地气儿。结果都叫你一个人去抱?”
看他爱不释手的抱着一双儿女逗乐,堂上黛玉取笑道。
黛玉身旁,紫鹃抱着一个才足月的婴孩,也在笑着。
这个同李思、小晴岚一道带来的婴孩,养在黛玉房里,嬷嬷们日夜照看着。
宝钗笑道:“算算日子,京里小婧再过两月又快生了……”
她们出京前,李婧又闻喜讯。
如今出来都快半年了,也差不多了。
迎春都忍不住笑道:“平儿和香菱也是这几天了,感觉一转眼,家里扑棱棱的就生出许多宝宝来。”
探春、湘云等也笑,这还没算往小琉球去的呢。
贾蔷道:“所以,过几日平儿和香菱生了后,我要回京一趟。”
听闻此言,一众人都怔住了。
过了稍许,黛玉方摆摆手,示意嬷嬷们带孩子们下去,随后正色看向贾蔷道:“怎突然就想着要回京?”
以她对贾蔷的了解,自然不可能只是因为李婧要生孩子。
生孩子当然重要,但眼下的局势,岂是那么好回京的?
贾蔷未解释许多,只道了句:“火候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回京,正正好。”
见黛玉黑白清明的星眸中不掩担忧,尹子瑜目光深沉,秀眉蹙起,显然也不赞同。
贾蔷笑道:“放心,我何时打无准备之仗?”
宝钗问道:“那我们一道回,还是留在这?”
贾蔷摇头道:“过几日等平儿、香菱生了,就都去小琉球。那里已经修好了园子,岳叔和徐臻辅佐着三娘将那边经营的很好,咱们如今吃的水果瓜蔬,都是那边送来的,风景也极好。”
黛玉见贾蔷已经定了,眼下就不再多言,待晚上,却也好好问问,到底如何打算。
再看看尹子瑜严肃的眼神,想了想,今晚就一起面对好了。
等他说完,赶他出去就是……
皇城,武英殿。
入夜时分,韩彬接到了西苑送来的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