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些颓然地轻轻靠在身后晃动的古旧楼梯的栏杆上,看着二楼办公室,王大爷紧紧抱着月饼,蹲在门口,老秦也只得哈着腰,伸出右手轻轻放在王大爷微微颤抖的身上,不断的叹息;我仰起头,望着车站高高的天花板,因为无法受到阳光的照射,再加上外界阴雨和寒雪的摧残,上面布满的霉菌和污渍连成一大片,几乎把整座车站都笼罩在阴冷之中……
我伸右手抓了抓稍大一些的左边耳垂,向前伸着脖子——像乌龟一样(好难听的比喻),左腿为重心,右脚插在左脚后边,左手扶住门框,保持住身体的平衡。这是我之前和老秦聊天的姿势,一个二百多斤的胖子摆出了自以为有型的架势(也不知从哪学的尴尬动作)——好在没维持多久,在我听到老秦接下来的话语之后,就彻底泄了力气,险些以后仰跳投的姿势摔倒。
想起来自己连高中的毕业照都没拍——大合影躲不掉,还是拍了的。但是“艺术照”(脱下成年的校服,自备不违反校规的个人衣服,在风景不错的校园不远处的河边与朋友老师同学或者自己一个,在学校请来的摄影师的专业技术下,拍照留念的活动)我一张也没有。拍照的当天我窝在教室里,整个年组都只有我一个(挨个班级门外转了一圈),回到空荡荡的教室里,我时而读读报纸,时而看看小说,时而望着楼下同班外班的同学和与平时不同,异常温柔,满脸笑容的老师们,在镜头前摆出各种POSE甚至齐心做帅气的傻气的组合动作的欢笑的人们。只有我,在享受孤独……不过后来知道相册价格后我释然了,不像其他几个忍痛割舍、在心之天平痛苦衡量价格的同学,我十分淡然的拒绝了“报价”,三年高中,连一张合影都没留……
其实论味道来说,在车站吃到的饭菜更为美味——甚至比大学食堂和一些小饭店都好。小城虽然人不多,但是个个(除了我)都是做菜能手,饭店大厨的水准。而且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拿手的菜品菜系多样,还几乎没有重复的,每次聚餐都让人大饱口福——“本来领导雇过几个厨子,后来因为吃惯了我们的手艺,干脆都撵走了”。可见小城各位的厨艺之好:未必有多精美,但是好吃是一定的。除了各位原来在“小城领导”收下干活的几位长辈,巴特尔的纯正蒙古风味在我第一次领略到之后多次前去叨扰蹭饭;独居多年的孙大爷听说做菜也不错,但是我没见识过,不好评价;平时主要负责车站饮食的老秦和经常给我们加餐的心姐虽然手艺没别人那么强,基本都是大学期间才开始自己做饭练出来的,但是由于和我年龄相近同属年轻人,口味差不多,而且做出来的花样多,还敢尝试网上见识的新“作品”——甚至“黑暗料理”,即使偶有失败,也足以满足我们正常的胃口,不至于每天都吃“毒药”。
其实我家因为处于菜系不多的北方,本就没什么新鲜的菜肴,加之父母都不太喜欢“创新”,总是做同样的味道。还由于无条件信任那一堆“害人”的养生节目的母亲影响,几乎砍去了一大把。只要一做菜,基本上只要是沾油盐的菜肴都要严格管控,彻底把关——比某些管理部门查的还严。在母亲的眼里,几乎是只有水煮或者生吃才算健康,不放油,不放盐就是养生——“兔子吃啥我们吃啥”幽默的父亲总是这样吐槽。“专家”说什么好,我们买什么。让口味偏重的我苦不堪言,也就只有包馅的时候才能“放松”一下无味的口腹。
来到门口,果不其然,老秦在里面。和往常一样,坐在书桌旁的小木椅子上——每次见到都为这个吱嘎作响的椅子心疼。不过这次他没有读书,而是和魏叔一样玩起了手机。
早上揣在身上的小说就放在手边,书签夹在书页中,没有漏在外面——许多人都喜欢把书签“半遮面”的漏出书脊,为的是能快速直接的翻出上次阅读到的地方。我和老秦都不喜欢这样,平时也不太注意没问过他,我是觉得这样太突兀了,还容易弄坏书签,只要插进书里不掉出来就好,反正只是做个记号,下次能找到就行了,何必特意显露出来,好像自己读过书一样——当然这是个人习惯的问题,我只是对一些喜爱“装相”的人看不惯罢了……
我穿过几道小路,来到了水房深处,摸了一下窗台长杆上挂着的衣服:我的运动服干了,但是制服还都湿漉漉的。先把我的运动服拿下来,跑回我的屋内,把衣服扔到床上,从柜子里找到上次陪小晴去市内逛街时她送我的鞋子的包装纸袋。回到水房,把赵哥的制服拽下来——手脚太毛躁差点把竿子都拉到,随手叠了一下(自己衣服都整理不好,也要求不了太多)装进了袋子里,回到了车站大厅。
主要是不愿意在屋里呆着胡思乱想——没有了手机里那些庞杂纷乱、与我何干的信息扰乱与象征着“娱乐至死”精神的不同软件的麻痹,我就像在漫天风暴中独自行走在无边沙漠上,不知何时就会被一直深藏于心底,如今无法躲避的鱼贯而出的各种想法从风沙中无声无息的袭击、蚕食,或者踏入思想的流沙,陷入其中不得自拔……倒不是说每一种思想都是致命的,但是钻研到了极致就会被其吞噬,找不到现实的边界。
现在心里就很难过,特别是在小朱的搅扰之后,不仅平静不得,更是慌乱不定,各种负面情绪一拥而上,在脑中占据了主导,控制着神经元间的电信号,生产出更多同类,打击异己,妄想称霸这具根本没人要的身体,殊不知不加节制只会毁掉一切。
说是出去转转,其实也就在楼里来回闲逛,天越来越晚,外面也愈加寒冷,实在是不想出去冻成冰棍。而且就连办公楼内都不是多暖和,因为还没到冬季供暖,没有暖气,只凭着墙壁的阻隔挡住了外面的寒风,但是温度依然不容乐观,特别是没什么人在,空荡荡的大楼里,不仅物理意义上令人冷得发抖,精神层面也将人胆寒肝颤……
这一仗,输的我是损兵折将、气焰全无,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我真的是从小就在外面补习英语吗?英语成绩真的从没有掉出优秀线吗?我是靠英语上的大学吗?学位淘汰时,我是靠四级加分幸免于难的吗?我真的会说英语吗?——要不改学日语得了,以后看番还方便……顷刻之间,我从小学开始就建立起的对英语这一科目的自信心彻底崩塌了,凭着这一个仅有的强项来撑门面的自己,仿佛被扯去了遮羞布,裸露在枪林弹雨之中,迎接着毁灭……我就像在太空行走时与空间站的钢绳断裂,喷气背包又失效的宇航员,被抛弃在了永远的黑暗之中……
接下来的一断时间,我就边做真题,边背单词,遇到不会的就看一下试题解析。本以为自己很快就会腻烦,但是一来有别人在场,不想草草收场被人笑话,而来也确实很久没有接触了,看着上面阅读理解的各类文章,我很快入了迷,然而就在我以为找到了一点当初的灵感时,无情的错误给了我当头一击,提醒我不能轻敌,我也就乖乖地认真做题,渐渐忘记了这一天的疲惫与辛苦,忘记了屋里还有一个人……
刘叔娴熟地驾驶着车子,行驶在同样拥挤的市区内。既要注意红绿灯和前方路况,选择更合适的路线;还要小心横冲直撞的行人与不守规则的车辆,谨防出现各种意外,耽误了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