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华愣了一下,说“陈总的意思是?”
陈磊笑笑说“我想赞助一下这一次的联谊会,不知道傅主任给不给这个机会啊?”
傅华笑了,说“赞助我们?我们驻京办什么时候成了香饽饽了”?
陈磊笑笑说“什么时候啊,就从傅主任主政驻京办开始的时候。”
傅华不明白这陈磊究竟想要干什么,便笑笑说“我们今年已经有了赞助单位了,经费已经足够了。陈总如果有这个心,明年吧。”
陈磊笑了,说“你这个人真是的,钱还有嫌多的时候吗?我可没耐心等明年,钱我已经准备好了,你在哪里?”
傅华说“我在驻京办呢。”
陈磊说“那好,你在那等着我,我给你送过去。”
傅华不好再推辞,只好说“好,我等你。”
一个小时之后,陈磊出现在驻京办,这是一个快要四十岁的男人,个子不高,偏瘦一点,戴一副无框眼镜,很有学者派头。
傅华笑着跟陈磊握手,说“谢谢陈总对我们驻京办的支持了。”
陈磊笑着说“你们驻京办平常对我们这些海川籍的在京人员已经给了很大的支持,我们”回馈一点也是应该的。”
说着将一张十万元的支票放到了傅华面前,傅华笑了,说“陈总真是大方,看来这一年是赚的盘满钵满了。”
陈磊笑笑,说“还没到盘满钵满的程度,不过这点钱还是赚到了。”
傅华笑笑说“应该不止,不知道陈总这一次赞助我们,有什么特别要求吗?”
傅华才不相信陈磊说的什么回馈呢,这些商人精明到头顶上了,他才不会拿着钱白给你的。
陈磊说“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就是请注明我们磊实药业赞助了这一次活动,再是我想在会议上讲讲话没问题吧?”
惯例上,以前驻京办开联谊会,都是会请赞助单位上台讲几句的,陈磊这个要求并不令人意外。
傅华笑了,看着陈磊问道“就这么简单?”
陈磊笑笑说“你想要多复杂啊?”
傅华心里还是不太明白,就问道“以前也是有这样的机会的,而且花费还少,为什么陈总没有赞助呢?”
陈磊看着傅华,说“你真想知道?”
陈磊笑笑说“以前的联谊会不是没市长参加嘛,再说,以前的联谊会就是我们这些在京的海川籍商人们和在京工作的海川人的一次简单的联欢活动,没什么搞头的。近年傅主任搞得这么隆重,我们不参与一下也说不过去。”
傅华有点明白陈磊的心思了,陈磊虽然在北京发展的已经算不错了,可是在海川地面上,并无什么大的影响,他是想借这一次的机会跟家乡的市长接触接触,他这个层次的商人本身是无法引起一个地级市的市长的兴趣的,这一次驻京办的联谊活动却能一个很好的接近市长的机遇。
傅华接纳了陈磊的赞助,有了这笔赞助,驻京办年底的经费就会很宽裕,他也可以给驻京办的同志们多发一点过年费,大家跟他辛苦工作了一年了,也该犒劳犒劳了。
时间很快过去,在举行庆典的前一天,徐正和章旻都飞到了北京。傅华将徐正接到了酒店住下,晚上,章旻和赵凯联袂去酒店看徐正。
赵凯首先感谢了徐正对海川大厦的支持,说没有徐正的支持,海川大厦不能建好的这么快。
徐正心说这老狐狸又来忽悠我了,他对上一次赵凯请客的那套言辞还是耿耿于怀,不过现在还需要用到傅华,不好表现出来而已,便笑了笑,说“赵董,您真是客气了,海川大厦我们海川市政府也是有份的,大家共同协作才会有今天的成绩。我觉得如果真要表扬谁的话,这是与傅华同志的努力分不开的,我们市里面正在考虑嘉奖傅华同志呢。”
陪同徐正的傅华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笑笑说“谢谢徐市长了,我个人没做什么,要说成绩,应该归于驻京办全体工作人员和顺达酒店派到北京的同志,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
章旻笑了,说“傅主任,你就不用这么谦虚了,谁都知道没有你,就会没这座海川大厦的。”
“对,对,傅华同志确实太谦虚了。市里面是一定要嘉奖你的。”徐正心说这惠而不费的事情我何乐而不为呢?既让傅华增添了干劲,又卖好了赵凯这只老狐狸。
赵凯笑笑说“好好干吧,傅华,你做出的成绩领导都看在眼中了。”
傅华嘿嘿笑笑,说“我会努力的。”
徐正又看着章旻,笑着说“章董,我们可是有一段时间没见了。”
章旻笑着说“是啊,自上次海川一别,一晃就是几个月了。主要是总部的工作太忙了,分身不得。”
徐正笑着说“你呀,海川的顺达酒店也是你的产业,有时间也应该过去看看,别厚此薄彼啊。”
章旻说“说到这个,还要感谢徐市长对建设海川顺达酒店的支持,因为您的支持,那里的工期比我们预计的要快很多。”
海川顺达酒店自土地事件之后,海川各方面对其都是一路绿灯,工程进展的很快,这自然离不开徐正的庇佑,章旻对他表示感谢,倒也不完全是客套话。
徐正笑笑说“章董客气啦,海川顺达酒店也是海川的企业,我这个市长有责任维护它的合法权益的。省里的吕副省长对这个项目也很关心,前段时间我还跟吕副省长专门汇报过,他对工程的进展很满意。”
徐正确实专门跟吕纪汇报过,不过这倒不是因为吕纪关心这个工程,而是他害怕吕纪认为海川方面故意为难顺达酒店,向吕纪汇报,一方面解释,另一方面也是表功。
章旻笑笑说“这件事我自海川离开后,也跟吕副省长汇报过,他对您徐市长处理问题的果断很是赞赏,对结果很满意。”
赵凯笑笑说“你们说的这个吕副省长是东海的吕纪吧?”
徐正看了赵凯一眼,问道“赵董,你认识吕副省长?”
赵凯笑笑说“我不认识,只是前几天跟一位朋友聊天,说起东海省的事情,他们说这一次东海省的班子可能要动一动了,程远据说已经到了年纪,可能去全国人大,省长郭奎这几年发展经济不错,可能要接程远的位置,这个吕纪历练过很多地方,本身就是中央重点培养的干部,这一次很有可能扶正的。”
徐正感了兴趣,虽然这一次即使真的这么调整了,也没他什么事情,他现在的角色不尴不尬,他的代市长还没转正,没特殊的情况动不到他的。可是作为一个官员他对这些还是很敏感的,而且程远离任,郭奎接班,这牵涉到在东海省哪一派势力得势的问题,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的领导人会形成新的势力,会清洗旧有的实力,这也是徐正必须要关心的。早一点知道官场变动确定的消息,也可以早一点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布局,如何能融入新得势的势力,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因为这关切到自己未来的发展。很多时候,就是一个站队的问题,也就是立场问题,一个人站错了队,可能他的未来就完蛋了。
东海省早就传出了程远要离任的消息,毕竟他的年纪在那摆着呢,这些年干部的退休制度日益严格,没有任何人可以违反,因此程远到了年纪必然会转任其他人大或者政协位置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东海省,谁将成为程远的继任者已经是讨论很久的话题了,而现在赵凯似乎在告诉自己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