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没想到自己手下的兄弟杨春,居然和曹成、杨再兴有一腿,李宪自然是大喜过望,对于曹成说韦冬宁是自己的家眷也没在意。

现在双方把话说开,果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原来大家都不是外人,顿时就熟络起来。

李宪一行人来到曹家庄,首先看见的就是三个巨大的打麦场,旁边的粮仓门廊上居然还有兵器架。虽然上面都是哨棒,但这也非同一般。

“属于我们曹家的庄户,一共有两千多人,青壮男子四百多。这一带受到少林寺的影响,各家各户的男子都练两手。农闲的时候,兄弟们就在打麦场切磋拳脚棍棒,等闲的山贼三五百人还不敢靠近。”

曹成介绍自己的壮丁,语气之中不乏得意之处。

曹家庄是颍阳镇的大户,周边两百多户人家,大多数都耕种曹家的田地。老庄主曹老太爷已经不管事,二郎、四郎都已经死了,目前是曹成这个长子经营一切,还有一个三郎曹彪当帮手。

曹家庄就在颖水边上,并没有什么寨墙、碉楼什么的。

曹成他们家是土墙青瓦,前后两重,每一重有九开间。两重青瓦房的东西两侧,有回廊连接,形成一个回字形建筑群。

看见一个十八九岁的少丨妇丨,带着四个小姑娘张罗,李宪就有些奇怪,曹成赶紧解释:“我们家没有什么佣人,就这四个小丫头给我的浑家帮手。来了客人之后,就请人帮忙张罗饭菜。”

李宪脸色一红,赶紧抱拳躬身:“原来是嫂夫人当面,李宪这项有礼了。曹兄不必找别人,我带来的这些姐妹都能够当粗使丫头。”

农家有农家的乐趣,曹成一声令下,壮丁们顿时抓来四只羊宰掉,弄了十来只鸡,又到河里抓了二十几条大鱼,丰盛的晚餐就在打麦场上开始。

根据李宪的要求,除了姑娘们有凳子,而且在另外一处吃饭之外,男人全都席地而坐。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谈天说地,说的就是这个时候。

七说八说之下,话题终于被李宪转到了自己关心的问题上。

“李大哥有所不知。”曹成叹了一口气:“如果不是再兴兄弟仗义出手,我们曹家早就不在了。正因为如此,其实现在不叫曹家庄,应该叫杨家庄才对。只可惜再兴兄弟坚持不要,我才腆着脸代管着。”

李宪顿时奇怪起来:“还有这事儿?”

果然,曹成灌下一碗酒之后,叠起手指头说出一番话来,让李宪感觉天地太小。

杨再兴并非许昌附近的人,而是舞阳县吴城镇人氏。

舞阳县,夏禹时即得名。因在舞水(又作潕水、�1�3水)之阳,故称舞阳。

舞阳县成立很早,但一直没有什么名气。直到有一天出了一本书,里面写了一个人,结果天下皆知。

这本书就是《三国演义》,描写的那个人就是关羽关云长。“攻舞阳,孟德议迁都”这一折书,说的是关云长夺取方城之后挥兵北上威逼舞阳县城,把许昌的曹操吓得要大搬家——把皇帝和大臣一起搬走。

这一仗是关云长人生最后的辉煌,此后不久败走麦城,一代名将被孙权生擒斩首。

关羽生前爵位是“汉寿亭侯”、职务是前将军。他光照万古的荣光,都是在死后获得的。大汉最后一个皇帝刘禅,追谥他“壮缪侯”。

壮,说关羽勇武;缪,说关羽有大错。也就是说,关羽虽然战死了,却是因为他犯了错误造成的,并不值得炫耀。这是最后的盖棺定论。

给关羽“加官进爵”的第一人,就是昏君宋徽宗赵佶,封他为“忠惠公”。被一个千古昏君加封,有何值得炫耀的?

给关羽加官进爵,满清达到巅峰:“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一共二十六个汉字,从此“超凡入圣”,成为一个笑话。

满清鞑子挖空心思给关羽加官进爵,当然是居心叵测。满清鞑子侵占中原,奴役汉人,最担心的就是老百姓群起而攻之。夸大其词突出一个“忠”字,这才是背后的故事。

关羽变成一个笑话,那是后来的事情。宋徽宗赵佶给一个死了八百年的人加封,作用还是有的,起码杨再兴就受到了教育。

杨再兴自幼父母双亡,成为街头的流浪儿,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套枪法。

俗话说:穷文富武。

要想在武功方面出人头地,没有大把的财富做后盾,是肯定不行的。杨再兴不过是一个孤儿,吃饭都成问题,根本没有机会练武。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然给他机遇。

三年前,曹成他们四兄弟逐渐成年,一身横练功夫基本成型,老庄主就把对外做生意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办。

因为北面的大金国、大辽国正在打仗,生意肯定没得做了。所以曹成他们决定向南发展,进入岭南贩运一些香料,到京师汴梁城赚取差价。

从许昌南下要经过舞阳县城,故事就从舞阳开始了。

三年前,也就是方腊大起义的最后关头,整个南方都已经乱成一锅粥,各地小毛贼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曹成他们初次南下,结果就遇到一伙小毛贼拦路抢劫。正在危急的时候,碰到一个十三四岁的放牛娃经过,凭借手中的一根竹竿,把两百多毛贼打得落花流水。

毛贼狼狈逃窜,曹成他们转危为安,自然要感谢仗义出手的放牛娃。双方通名报姓,原来这个放牛娃叫做杨再兴,父母已经死了两年了。

既然杨再兴无父无母孤身一人,曹成提出结拜为兄弟,自然是一拍即合。

恩大莫过救命。

曹成是闯荡江湖的人,出手也很大方,当即在舞阳县吴城镇买下一座院子,还请了两个佣人照顾杨再兴,另外留下一百贯铜钱作为生活费。

曹成他们兄弟继续南下,杨再兴突然有了一笔钱,还有自己的宅子,当然不可能继续给大户放牛。

经过多方打听,杨再兴跑到蕲州才找到一个老铁匠,用五十贯打造了一杆怪枪,这就是名震天下的龙舌凤尾枪。

一年半以后的一个晚上,曹成浑身是血来到舞阳县吴城镇找杨再兴:“五郎,为兄的货物在大别山以南被人劫了,你二哥和四哥当场战死,六十多庄丁只剩下十三人,我专门赶回来找你商量。”

“大哥,查清楚是什么人了吗?”杨再兴已经十四五岁,考虑问题也开始有了脉络:“贼子的老巢在什么地方,大概有多少人?”

曹成点点头:“查清楚了,就是荆湖北路应山县的金琮,据说是荆湖北路魔教的分舵主,手下教众五六千人,你三哥还在带人跟踪。”

杨再兴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曹成回到老家另外调集两百壮丁,并且给杨再兴弄了一匹好马,然后杀向大别山,从此踏上了江湖路。

在应城,杨再兴匹马单枪挑了魔教分舵,分舵主金琮孤身逃命,所有的货物全部找到,而且魔教分舵的财物也便成了战利品。

两位兄弟被杀,这个仇恨实在太大了,曹成自然是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大江(长江)北岸。金琮跳江逃命,他的坐骑大白马变成了杨再兴的战马。

经此一战,铁枪杨再兴的名头威震大江南北,曹家的生意再也无人敢动。

扶宋》小说在线阅读_第8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将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扶宋第8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