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古人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欺骗人的话说多了,说假话的人也会产生一种心理暗示。

野蛮部落的祭师,平时都把天神挂在嘴上。年长月久之下,那些祭师已经被潜移默化,相信天神存在。

麦古丹部落的随军祭师,亲眼看见李宪枪杀四人,他的内心深处就已经认为李宪才是货真价实的天神。

有了天神的指引,脱脱别乞很快就投降,李宪彻底放下心来,随即让他立即下令:属于蔑儿乞惕部落的梅里急部落、纠尔毕部落、兀洼思部落、脱脱怜部落,全部放下兵器就地待命。

李宪这里大获全胜,狼居山上的毕长青动作也不慢。

八剌忽部落的大头人,名字叫做粘巴鲁,主力部队一万五千人。

此前蔑儿乞惕部落从背后袭击毕长青,粘巴鲁自然喜出望外,所以他并没有对毕长青发起决死冲击,而是采用围困之策。

蔑儿乞惕部落突然崩溃,粘巴鲁并不知道,结果被毕长青抓住了机会。

韦冬宁指挥孟犇和结讹保忠发起攻击的同时,毕长青全军出击,在黎明之前突然发起全线反击作战。

嵬名巫达率领党项独立营、卜辙率领青龙营,一共四千多人作为突袭部队,主要任务是穿插分割。冀昌和崔昊率领儿童团六千多人随后跟进,目的是把敌人包围起来。

粘巴鲁的八剌忽部族军猝不及防,结果被分割成三部分包围起来。毕长青亲自率领三个驮马式弩箭连、特遣第二营进入前线,然后开始逐个歼灭。

粘巴鲁见势不妙,紧急传令全军突围,可惜就有些迟了。

经过两天两夜的追击作战,粘巴鲁虽然逃出去了,但是他的一万五千部族军已经折损大半,逃出去的还不足四千人。

粘巴鲁一跑,毕长青可就急红了眼。

韦冬宁传达李宪的军令说得很清楚:抓住粘巴鲁,让他签订城下之盟,而且要贡献八到十岁的童男童女八百对,外加战马一千匹、狼牙箭三万支、乌藤两千根、铁桦木两千根、翎毛三百斤、上等皮毛三千张。

军令如山,毕长青可不敢怠慢,只能下令嵬名巫达、卜辙紧追不舍。四千多人一连四天五夜不眠不休,终于在赤苦河南岸追上了粘巴鲁。

此刻的粘巴鲁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微风,身边只剩下不足千人的残兵败将,投降变成了唯一的选项。

李宪接到毕长青的报告,立即下令把自己的中军大营搬迁到黑林(乌兰巴托),八剌忽部落、蔑儿乞惕部落的所有头人、随军祭师,全部送到黑林。

立石碑、杀白马,歃血盟誓,各部落头人、祭师、战俘全体跪拜,李宪也来了一次祭告天地,重封狼居胥山。

六万多人跪在狼居胥山上面,漫山遍野都是人,可谓声势浩大。

石碑,是李宪让战俘开凿,六十三名工匠亲自雕刻,碑文非常简单。

石碑正面只有一行大字:仙授大将军李宪率部祭天。

石碑背面的文字也不复杂:大泽周边永为汉地,森林各部皆为汉民。如若反叛,必遭天谴。

为了震慑森林各部,李宪命令挑选十匹大白马牵到石碑前面,然后双枪齐发,十匹大白马的脑袋全部被轰碎。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漠北森林部落数万人亲眼看见了掌心雷的威力,谁也不认为自己的脑袋比大白马更厉害。

天神喜欢童男童女,森林各部必须“自愿贡献”。各部头人被李宪留下做客,随军祭师被放回去,要求在一个月之内把献给天神的祭品送过来。

当然,李宪既然是天神,那就应该普渡众生,起码要传授一些生活常识。

李宪知道,森林部落平时并不住帐篷,而是在山中搭建圆顶茅棚,实际上并不能有效御寒。

正因为如此,李宪命令战俘在狼居胥山南侧开挖窑洞,而且布局成阶梯状,规划了道路、排水设施、垃圾处理场。

另外就是把祭师集中起来,传授了一些最普通的草药常识,能够治疗常见疾病。

在大雪封山之前,森林各部献给天神的祭品全部到位。包括童男童女一万六千余人、狼牙箭十二万支、战马两万四千匹。

李宪没有继续为难各部头人,连带战俘也全部放了回去。

唯一补充的兵力,就是麦古丹部落的战俘,因为他们的头人蒙里克被杀,按照森林部落的规矩,麦古丹部落已经属于李宪。

做好了能够想到的准备工作,但是自然灾害依然让李宪措手不及。

“蒙陀纠,这可是一件大事,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就可以的,酷寒之地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你们真想好了?”

“公子,看见这座石碑就让人热血沸腾。飞狐军人才济济,并不差我们几个。既然这里需要人留下,那就让我们在这里扎根。”

蒙陀纠态度坚决,终于让李宪下定了决心。

原来,八剌忽部、蔑儿乞惕部先后返回之后,狼居胥山的气温陡然下降到零下十几度,终于迎来了1124年冬季的第一场大雪,萨利川草原平地都有两尺厚。

幸亏李宪早有准备,不仅挖了三千多个窑洞,给战马和牲口准备了大量的草料,还烧了大批木炭作为储备,西伯利亚寒潮的突袭并没有造成很大的灾难。

没有造成很大的灾难,说明还是造成了一定灾难,让李宪必须正视现实。

这个灾难,就是毕长青灭掉蒙兀儿乞颜部、弘吉剌部、泰赤乌部、剌秃失部、扎只剌惕部、主儿乞部、哈剌鲁部之后,收拢妇孺十万多人,牲口一百七十多万头。

这些部落十二岁以上的青壮全都被杀了,剩下的十多万人全都是年轻的妇女、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突如其来的西伯利亚寒潮,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李宪的灵魂来自二十一世纪,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救灾,发动所有部队让出自己的窑洞,全力安顿十多万妇孺。

李宪目前的人手可不少,除了特遣军团一万六千多人之外,各部落贡献给天神的童男童女达到两万多,麦古丹部落的战俘七千余人,挑选的白鞑靼部落、察浑部落精锐战俘五千余人,总人数超过五万。

为了抗雪救灾,李宪命令一万多战俘冒雪上山砍伐树木,要求每个人砍五根,结果除了狼居胥山主峰之外,附近几道山梁的万年古木全部被砍伐一空。

有了数万根巨木,李宪发动特遣军团一万六千多人动手,全力修建“半藏式干打垒木楼建筑”——下半截是地窖,干打垒墙体,上面搭建三层木楼。这样既能保暖,也能确保万年不遇的大雪不会封住大门。

五万多人干了一个多月,1124年十二月初,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镇出现在漠北,李宪命名为北海将军城,就修建在黑林(今乌兰巴托)。

李宪当然不会做无用功,既然叫做将军城,那就具有小城市的全部功能。而且不是一般城市的方形布局,而是八边形布局,也就有八条通道向外辐射出去。

扶宋》小说在线阅读_第83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将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扶宋第83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