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李宪带人赶过来的时候,曹莽、郭瑾也刚刚带领孟家庄、陈家寨的八百多少女赶到。加上呆霸王陈团、傻金刚孟威的七百多少年护卫队,这一千六百余人需要一次临时整编,才能完成接下来的战术动作。

部队经历了一次惨败,李宪也需要喘一口气,同时谋划针对太原、五台山方向的综合行动。

第二天,韦十娘和韦冬宁带领嵬名巫达的党项独立营赶来会合,三个方向的人马终于全部集中,李宪这才松了一口气。

“党项独立营损失四百余人,为了补充损失,混成营的三个连的编制取消,原来编入的党项少年加入嵬名巫达独立营。至于曹莽、蒋贤、沈骨,就用孟家庄和陈家寨的六百人补充。女兵连从带来的少女中挑选兵源补充完整,准备接下来的大行动。”

女兵连的兵源充足,男兵的数量存在巨大缺口。李宪只能因地制宜,把原来的三个混成连压缩成两个。

“从郭壁镇出来的六百人,抽出五百六十人整编成两个连,曹莽和沈骨分别担任连长。剩下的四十人组成一个警卫排,呆霸王陈团、傻金刚孟威担任正副排长。这些人年龄太小,不能进入一线部队,今后就给老子当警卫。”

“曹莽这次带出来的少女一共八百四十七人,挑选一百六十五人补充给第四女兵连,剩下六百八十二人。加上齐曼丽她们十九人,总数是七百零一人。编成独立第二女兵营,蒲金凤代理营长,韦冬宁升为原第四女兵连连长。”

经过简单的编组,李宪就撒手不管了。嵬名巫达独立营编制完整,这两千多人是接下来的主力部队。

曹莽和沈骨的两个新兵连,个人素质都不错,关键是需要养成军人素养,争取尽快形成战斗力。

至于那些女兵,除了原来的第四女兵连一百一十七人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农家少女。虽然她们也能开弓放箭,但目前除了会叽叽喳喳之外没啥用处,就看嵬名惠敏这个小姑娘如何整顿了。

李宪并没有精力管这些事情,把部队训练交给下面,他带着韦十娘、呆霸王陈团和傻金刚孟威的警卫排,来到了灵空山万寿寺。

李宪从来都厌恶什么狗屁佛主,他逛寺庙当然不是为了拜佛,也不是为了给韦十娘讲故事。

李宪需要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谋划彻底解决五台山一线的僵局,把那个大辽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救出来。

解救耶律余里衍,就必须考虑晋阳的折家军、盂县的河东兵、崞县的义胜军,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要处理掉石嘴镇的完颜麻吉所部。

牟长霞率领女兵营潜伏在石鼓山,萧芸娘率领陶三春的辎重营潜伏在紫金山,李奚骨的大刀营潜伏在杨五寨,卜辙的铁枪营和夏存智的独立营潜伏在榆次县。

李宪只要拿下北面的南关镇,就可以和卜辙、夏存智所部会合,直接威胁折家军的老巢。

一旦自己决定出手,转眼就是另外一片天地。这涉及到未来的战略方向,李宪当然要好好想想。

舍身崖,灵空山万寿寺东北角的一处绝地。绝地是粗鄙不堪的李宪说的,文人墨客称之为胜地。

不管是谁说的,有一点绝对不会错。只要是胜地,必然是人迹罕至的绝地,自然也是僻静之所。

武元春又被李宪给放了,韦十娘不敢掉以轻心,命令呆霸王陈团、傻金刚孟威带领四十人守在外面,她陪着李宪盘膝坐在舍身崖上。

因为人迹罕至,李宪才在黄昏时分来到这里。他要一个人静下心来,仔细推演一番接下来的各种变化,迫在眉睫的就有三个问题:

第一,利用王节强大的防御阵势挡住完颜京,李宪争取到了金蝉脱壳的机会,新的敌人又横在面前,首当其冲就是折家军。

一旦和折家军发生大规模冲突,李宪担心要和大宋军队发动决死之战,这是最糟糕的局面,不想好一个万全之策肯定不行。

第二,就算不和折家军展开对决,一旦把五台山里面的耶律余里衍救出来,紧随而至的就是一大堆罗嗦事,其中最要紧的就是大金国女真鞑子会如何应对。

萧芸娘身怀能够号令契丹五部的族刀,耶律余里衍是大辽国的蜀国公主,如果大金国一定要斩草除根,那不是要提前上演最后决战么?

第三,虽然在临汾城和两河宣抚使谭稹见过面,双方之间也达成了一个口头协定,但事到临头的时候,谭稹的义胜军究竟会不会插一脚,目前还不得而知。

自从离开汴梁城以来,这些问题就萦绕在李宪心头,却一直没有找到妥善的应对之策。

他孤身犯险牵制各方面的注意力,又命令牟长霞、萧芸娘隐伏待机,绝对不能轻启战端,就是在争取谋划善策的时间。

灵空山东北方向一百八十里是南关镇,出关之后是汾州的东大门平遥县城,北面就是太原府的晋阳城,也就是折家军的老巢。

李宪命令嵬名巫达的党项独立营来到灵空山脚下,当然是有所考虑的。

嵬名巫达在临汾一线和折可适的长子折彦野所部发生一场大战,这个冤仇已经结下。从介休经平遥,绕过祁县抵达榆次县,这条路肯定不通。

绕远路走东线沁源,这条路其实也不通。因为南关镇守军虽然只有三百多人,却是折可适的二儿子折彦质所部把守。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萧芸娘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只要看见金国女真鞑子,李宪就特别来劲。一碰到大宋军队,李宪就方寸大乱,举止失措,不知道如何是好。

其实南关镇的三百多折家军根本不值一提,一个突袭就可以拿下。现在,李宪又开始举棋不定,不知道如何是好。

李宪盘膝闭目坐在舍身崖上,转眼就是月上中天,结果心里空空如也,什么问题都没想明白。

看见李宪的面孔扭曲,脸色铁青,鼻息粗重,韦十娘满脸都是怜惜之色,所以轻言细语劝道:“公子,夜深了,兄弟们还没吃晚饭呢,我们回去吧?”

李宪缓缓睁开眼睛刚要说话,西南方向的一片松林之中,突然传来一阵敲打树干的声音。

陈团和孟威等人居然没有发现有人靠近,韦十娘一惊之下霍然站起身来,反手拔出钢剑凝神以待。

结果敌人并没有出现,反倒是一个洪亮的吟诵声飘过来,一敲一吟,节奏分明,让李宪和韦十娘听得面面相觑。

“四海烽烟着意浓,晨钟暮鼓隐刀锋。吞云历练英雄气,呕血筹谋社稷功。悬宝剑,佩雕弓,良辰再尽酒三盅。书生腹内千般策,豪饮经年醉数松。”

韦十娘听得入神,不由得喃喃自语:“这一阙《鹧鸪天》前面气势不凡,末了又感怀不遇。如此自相矛盾,只怕林中之人不是等闲之辈。”

李宪最反感的就是大宋读书人,家国天下事全都坏在他们手里。

听到韦十娘情不自禁称赞对方,李宪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什么等闲不等闲?不过一介狂妄的落魄书生而已。一旦让他稍稍得势,必然又是一个祸国殃民的贼子。大宋民不聊生,全都是他们害的。”

李宪这番话赌气说出来,嗓门自然不小,树林中人当然能够听见。

扶宋》小说在线阅读_第6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将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扶宋第6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