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什么?”李天成没好气似的说道:“刚开始我年纪小力气也小,如果不是郭小乙大哥仗义相救,有一次差点儿被打死了。随着我慢慢长大,力气越来越大,三五个人根本打不赢我,这才在棚户区站稳脚跟。后来跟着爹爹,我才有今天。”
听李天成这么一说,战士们顿时麻了爪子:“那现在怎么办?”
李天成没有犹豫:“我们有大事要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绕道而行!”
李天成双手冲着对方一抱拳,然后带领众人调头向北绕出去五里多远,再往前就是滹沱河了,按说已经离开了繁峙团的“办事”范围。
可事实上刚好相反,李天成带领众人刚走出去没多远,又被四个打着火把的家伙挡住了去路。
如此一来,从东面进入繁峙县的仅有两条通道,现在都被人给堵死了。换句话说,今天就不能进入繁峙县城。
李天成现在不是叫花子,而是独当一面的特种营营长,当然明白自古军情如火的道理。
如果不能在光裕堡的事情泄露出去之前,彻底搞清楚繁峙县城里面的情况,接下来就没有办法制定应变计划,那就会坏了爹爹李宪的大事。
想到爹爹的大事,李天成忍气吞声抱拳说道:“几位大哥,我不知道你们要干什么,也不关心你们究竟想干什么,但是我们今晚一定要过去,还请你们高抬贵手。”
“癞蛤蟆打呵欠,你好大的口气!”对面一个光头大汉沉声喝道:“看你们也是道上弟子,贡台何处?”
李天成看见对方如此跋扈,心里顿时怒气大增:“过往游神,从不烧香,何须贡台?”
那个大汉冷笑一声:“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一帮不懂规矩的散客。此地贡台太高,向来不留散客,识相的还请自便。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我想你们明白厉害。”
李天成虽然生气,却还没有发作。但是身后的一个排都是契丹勇士,何曾被一帮乞丐奚落半天?
“放屁!”
李天成反应过来再想阻止已然迟了,因为身后的兄弟们怒吼一声,已经兵分两路杀了出去。
无事不可胆大,有事不可胆小。这是爹爹李宪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李天成不会忘记。
现在双方已经搅在一起,而且对方突然从草丛中冒出数十人,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根哨棒,李天成再想阻止也不能够,何况他也没有准备阻止。
既然没有人阻止,双方一交手就是舍命相搏,再也没有丝毫退路。
契丹人原来的优势都在马背上,但是跟随李宪之后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每个班的战斗编组:三三制。
每个小组三个人,一个箭头,两个侧翼。每个班十七人,五个三人小组构成一个梅花阵,班长和副班长居中指挥。
一个班一个梅花阵,一个排就是四个梅花阵,站住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然后旋转着向前推进。
武林高手就算有通天彻地之能,永远不可能是军队的对手,这就是战阵的威力。
丐帮的优势就是人多,但是面对军队战阵的冲击,顿时变成了土鸡瓦狗,一个照面就彻底崩溃。
恰在此时,黑暗之中传来一声大喝:“何方团头,竟敢上门欺人?”
乞丐抱团始于北宋年间,内部自称某团,一般某一个丐团就占据某一个通都大邑,刚开始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
关于什么是通都大邑,苏辙在《民政策下第三道》里面说过:“今天下所谓通都大邑,十里之城,万户之郭。”
北宋年间的丐团,没有什么“南慕容北乔峰”,更没有什么“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降龙十八掌当然也是没有的。
因为北宋年间三国争霸,战乱频仍。除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本分百姓之外,数量最多的就是乞丐,其次才是土匪。
数量多了,而且有主心骨抱成一团了,那就是一股庞大的帮派势力,所以江湖上称之为丐帮。
偷鸡摸狗,强拿恶要,这都属于乞丐的本职工作。间或还有替穷苦百姓出头,在江湖上行侠仗义的侠丐,所以丐帮亦正亦邪。
大宋、大辽、大夏三国的官府,只要丐团不扯旗造反,对于丐团一般的小偷小摸行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
毕竟乞丐实在是太多了,如果都抓起来的话,官府第一是没有地方关押,第二是没有那么多粮食养活,所以眼不见为净。
既然形成了帮派,自然就要一定的组织机构进行监控,否则就无法管理成千上万的行乞弟子。
丐团掌舵的叫掌台,官府和民间称之为团头。
正如李天成所说的那样,要想进入丐团“合法行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缴纳供奉,就是丐团弟子每天必须完成的一道手续。
丐团弟子缴纳供奉,并没有人伸手来接,而是让你自己放在贡台上。表示是你自愿的,没有人强迫你,所以团头又叫做掌台。
缴纳供奉的时候,的确没有人强迫你。但如果你没有完成每天的最低缴纳任务,就必须“自愿”接受处罚。处罚的程度,不同的丐团有不同的标准,没有一定之规。
不同级别、不同行当的弟子,缴纳供奉的数量是不一样的。
不错,北宋年间丐团里面的行乞弟子,并不都是要饭的,还分为不同的行当。
第一行,守门神。丐团里面守门神数量的多寡,是根据丐团所在城镇的城门数量决定的。比如说繁峙县城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繁峙团就有四位守门神。
守门神不是一般的乞丐,而是地位仅次于掌台的“社团高级干部”,每一位守门神手下,一般都有数十甚至数百弟子。
守门神并不乞讨,而是指挥手下弟子在城门内外,向那些进出城的客商要钱,不给钱就不让走。
第二行,无影神。丐团里面无影神数量的多寡,是根据丐团所在城镇的街道数量确定的。原则上,一条街道就有一位无影神。
无影神也不是一般的乞丐,也是地位仅次于掌台的“社团高级干部”,每一位无影神手下,也有数十甚至数百弟子。
无影神也不乞讨,而是指挥手下弟子扒窃。针对穿行于自己街道上的客商,随时随地施展妙手空空的手段,把别人口袋里面的东西弄到自己手中。
第三行,托钵神。丐团里面托钵神数量的多寡,是根据丐团所在城镇商户的多寡决定的。
托钵神同样是地位仅次于掌台的“社团高级干部”,当然不会自己行乞,而是指挥手下弟子沿街乞讨,算是没有忘记乞丐的本行。
但是,托钵神手下弟子的乞讨方式,和一般的乞丐大不相同,他们专门针对客栈、酒楼、货栈乞讨。
不是一个人去乞讨,而是一下子去十几个。并且有专门的讨要目标,开粮栈的就要粮食,开钱庄的就要铜钱,开布店的就要布匹,反正你卖什么他就要什么。
如果你不给,他们就在门口指天骂地,让你的祖宗八代睡在地下都不得安生,就更别说开门做生意了。
再就是啃富,哪一家办红白喜事了,托钵神弟子就会一涌而至,叫做吃流水席。你不让吃也行,出殡的棺材抬不走,娶亲的媳妇儿进不了门,做寿的就唱伤肝败气的“莲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