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决定派人先将姓杨的召回。
“嗯,看来朕没有看错你,办事还是一贯的稳妥得力!”皇上李三心平气和地说,“这事就交给你处置。不过,适可而止,别把事情闹腾大。还有,那个什么叫胡生河的刺史,政绩怎么样呢?你也留意留意,朕会派人去明察暗访的!”
张阅嘿嘿一笑,没有说话。宇文云心说,这么大的事,情形如此恶劣,圣上怎么还说“适可而止”。如此一来,我这奏章不是白写了,杨雄那小子岂不占了大便宜!胡刺史这口恶气又怎么能出得了?
想到这里,宇文云心一狠,打算放大招出阴招。胡刺史的秘信中不是提到了这一点吗?
“陛下,依臣之见,此事并没有这么简单!”宇文云跪着没起来,力谏道,“陛下或许有所不知,这个杨雄,他可是前朝帝胄!臣请陛下想想,他在金城要塞纠结人马,如此猖狂,居心叵测啊!若是放纵此人,待其有朝一日力量壮大,恐怕会轻而易举占领金城战略要津,到那时候臣唯恐尾大不掉祸患无穷,还请皇上三思!”
屡次平定过北方暴乱的老臣张阅实在有些听不下去了,用手捂着嘴轻嗽几声,道:
“宇文大人,有这么严重吗?我提醒你,在圣上面前危言耸听,可是要负责任的哟!”
宇文云狠狠瞪了一眼死对头张阅,巴不得一眼皮将对方夹个粉碎。他恼羞成怒,揭张阅的短道:
“张丞相不愧为三朝元老,起起落落,想必阅历比我宇文云丰富百倍!您难道还不明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
听了两位大臣的争论,皇上李三眉头紧蹙,一言不发。
乐师们都请来了,乐器也都准备停当,黄幡绰瞅了一眼皇上李三的脸,悄悄示意大伙儿原地待命。
武惠妃见皇上李三听曲作乐雅兴全无,加之那个自己没什么好感的胡姬曹野那也来了,便悄悄告诉黄幡绰:
“黄乐师,叫大伙儿先散了,改日皇上心情好时咱再演出吧!”
眼看着众乐官乐师乐伎都散去了,皇上李三将曹野那姬与索洛奴留住,对曹野那姬说:
“曹野那,你瞧阿黄给你带来了个姊妹,想家时叫她过来陪你说说话,好吗?”
曹野那姬虽是个胡姬,却显得像朵含苞欲放的牡丹,雍容华贵而含羞脉脉。她一到这里就发现了索洛奴,只是没有圣主的发话,她不便同他交流罢了。
“奴婢索洛奴见过曹姐姐!”
索洛奴向曹野那姬问了安,曹野那姬亲热地牵住索洛奴的手,眼含热泪问:
“索洛奴妹妹,你怎么来了?”
索洛奴不知怎么回答她,只是突然觉得偌大一个皇宫,就像是一座大的牢狱。她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曹姐姐眼眸深处的孤独寂寞与忧伤,她在心中把她当成了唯一的亲人。
乐人们都散了,武惠妃与曹野那姬也各自被一群宫女前拥后簇着回太液池边各自的栖息之所了。蓬莱阁只剩下皇上李三与两位大臣,当然高公公与几个贴身侍卫就在不远处候着。
一阵晨风袅袅袭来,轻轻撩拨李三轻盈的锦绣龙袍,更显其玉树临风之翩翩风度。扶槛远眺处,只见杲日煌煌、绿树葱茏、鸥鸟奋翅,朝阳下的太液池一片生机盎然。
这不正是我大唐国运昌盛四海升平欣欣向荣的祥瑞之兆吗?皇上李三一时意气风发,心胸豁然。他忽地转身,面对张阅和宇文云道:
“两位爱卿勿要争论,朕知道你们虽各执一见,但忠心耿耿,其实一也!有你们这样的肱股之臣,是我李三之幸,更是大唐之幸。宇文爱卿方才所言此等小事,二位看着办了便是!”
宇文云听皇上李三并不在乎此事由谁处置,心中窃喜,收拾那个张狂的小马倌的时机业已成熟。他知道皇上李三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不仅善于借臣下之力剪除异己,而且心狠手辣杀人不见血。
“吾皇英明!古人有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此等目无王法狂妄自大之徒,早该剿灭!”
宇文云看了一眼旁边的张阅,嘴角露出一丝笑,紧接着向李三请示道,“张丞相乃百官之首,日理万机,这事就交给微臣办理,保证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张阅似乎想说什么,最终保持了沉默。皇上李三一捋八字须,咯咯笑道:
“既然宇文爱卿主动请缨,朕就将此事交由你全权负责处置吧!”
“臣遵命!”李三的话音刚落,宇文云就立即应诺。
张阅这时候开口了,他说:
“皇上,老臣有话要说!”
“张爱卿对此还有异议吗?”
李三以为张阅又要反对这事,言语中有些不快,没想到张阅却说起了另一件事。他一开口便讲得头头是道:
“启奏陛下,老臣听闻:自古受命而王者,曷尝不封泰山?三代之前,无不由此。圣上之前,封泰山之君王七十有三矣。而今我泱泱大唐明君在上,风调雨顺年丰时,瑞国泰民安而四海升平,六合顺遂八方来朝,理应向昊天答厚德、告成功,陛下何不顺应潮流于今岁重阳之日前去行封禅大礼?”
李三万没想到,老臣张阅竟然说出了自己心中酝酿多日的大胆想法。他的心着实颤抖了一下,好在这事即使老家伙猜出也无妨。
每每想到率领群臣百官出城,车水马龙旌旗蔽日,队伍浩浩荡荡奔赴千里之外的泰岳行封禅大礼的宏大场面,他李三心中就会无比激动。说实在话,这可是古往今来无数王者想都不敢想的事。
他李三怎能不清楚,一般而言,此举会带来多方面的利好效应的。比如说向天下人宣示李唐王朝到了自己手里的国力强盛,比如说极大地鼓舞臣民们的士气,再比如说威震蛮夷德披四海。如此一来,岂不更有利于实现自己的平生抱负,不仅光耀祖宗,而且意味着他李三名正言顺名列千古圣君的行列,那将会青史留名流芳万世啊!
但是,他李三也有所担忧。如此倾巢而出,会不会造成长安空虚,给觊觎帝位图谋不轨者以可乘之机呢?
既然今日他张阅主动提出来,正好就听听这老不死的有何高见吧。皇上李三沉思片刻,故意装作内心不安的样子,摇头晃脑道:
“爱卿所言封禅之事非同小可,朕实在想都没敢想过啊!”
张阅上前一步,继续进谏道:
“哎,陛下不必如此谦卑,老臣认为陛下行封禅之礼时机已然成熟,宜早点筹划此事!”
李三质疑道:
“爱卿,朕的看法恰恰与您的不同。朕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行此大礼为时过早,弄不好还会贻笑大方让天下人耻笑的!”
宇文云一听皇上李三的话,赶紧插话道:“吾皇圣明,臣也认为现在议此事,为时尚早。不如继续推行括户劝农之策,进一步做大做强财政收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即使不行封禅之礼,也会八方来朝的!何况如此折腾,劳民伤财,得耗费多少国库多少的积攒啊!”
“放肆!怎么叫劳民伤财!”
宇文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话音未落,龙颜已然怒不可遏。他有些犯糊涂,不管三七二十几,赶紧跪地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