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就连一向不动如山的宰相们,此时也不由得眼眶通红,难以抑制。

掌控天下四十载,如今朝堂上的百官,几乎都是科举而上的,也是由神武年间的科举而登堂入室,从田舍郎而至天子堂。

一时间,皇帝都有些感怀,他摆摆手,轻叹一声:“君臣数十载,也是缘分到了,新君上位,还得你们扶持着天下。”

“陛下万安!”

一时间,许多官员,忍不住捂着嘴,悲切地痛哭起来,随即一传十十传百,满堂抽泣声。

随即,群臣又要求上尊号与皇帝,皇帝拒绝,说道:“些许名号,朕年轻的时候还有所好之,如今,只觉了无生趣,罢了,罢了!!”

李嘉脚步稳健地离去。

群臣目视其背影,久久不肯离去。

之后的流程,则不必详提。

在禅位大典前,须派遣官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并在大典当日有司各部设立,礼仪法规,仪仗卤薄。

太子因之,忙得团团转。

劳累于礼仪,皇帝就躲在后宫,让群臣去办,乐的清闲。

到了冬至,快半年了,皇帝即将禅让的消息,早就已经传遍了天下,

其中包括中山国在内三十国,加上卫国与安国,总计三十二位藩王,已经来到洛阳,准备参加禅让大典。

而冬至朝会,则是皇帝的最后一次朝会,自然也显得格外热闹。

数十位藩王,济济一堂,或寒暄,或沉默,或讨论,热火朝天,让人望之,就觉得心旷神怡。

劳累的朝会,皇帝也觉得精神的很。

结束朝会后,藩王之中,只有卫王被亲自接见。

卫王李宾,比李嘉小十七岁,如今不过四十三岁罢了,但已经是两鬓斑白,面容憔悴,消瘦,让皇帝格外的心疼:

“你不过四十,怎么比我还老些?”

“皇兄,我哪里比的上您呢!”

李宾叹了口气,这才说道:“高原苦寒,王妃去年就病逝了,其诞下世子后,就无有子嗣。”

“另外,我发觉,凡事汉人女子,诞下子嗣后,十有八九,就会难产,而番人女子反而不会。”

“所以,除了世子,我另外几个儿子,都是番女所生……”

李宾显然心里很不好受。

闻之,李嘉也沉默了。

对于这些,李嘉后世不怎么了解,但明白,高原体质到底不同,汉人终究难适应。

“没事!”

拍拍弟弟的肩膀,李嘉说道:“不管是汉人还是番人,到底是你的子嗣,李家的后代,高原上,终究还是留下李氏的种子。”

丧子之痛,丧妻之痛,加上高原环境,把这位李氏的俊才,折磨成这样,李嘉心里着实不好受。

但是没法子,这就是征服高原的代价,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来。

“泥婆罗你是分给了儿子了?”

“没有!”

李宾来了劲头:“我想着,泥婆罗乃是通往天竺的要道,拿下这里,再去天竺,随便拿下几块地盘,就能分封给好几个儿子了。”

“我去年,才分了两块地方,两个公国。”

“公国?”

李嘉也颇有些兴奋道:“对于天竺,朝廷鞭长莫及,日后就只能靠你自己了,多拿下几块地方,分给儿子都成。”

“我也是这样想的。”

李宾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世子是王妃所生,其余的庶子,都是吐蕃贵族之女所生,留在逻些城也不好,不如全部都赶出去。”

笑了一会儿,两人也沉默了。

很久后,李嘉这才说道:“分封多年,二十九位皇子,绝嗣而亡了三人,都是孙子去祭祀香火。”

“虽然我的意志很坚定,但见到这般后果,心中还是有些悔意。”

听到皇帝吐露心声,李宾不由得劝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您能让他们百年后享受香火,已经很好了。”

“罢了!”

李嘉吐出一口浊气,无奈道:“咱们兄弟之间还是得多聊聊了,年岁大了,日后怕是没多少机会见面。”

“是啊!”李宾慢悠悠道:“陈弟也跑不动了,下次朝贡,就让世子来吧,我老咯!”

李嘉扶起他的胳膊,十分有力:“你呀,别想偷懒,除非走不动了,不然就得来看我。”

“好好好——”感受到皇帝的气力,李宾不由奇道:“皇兄你春秋正盛,怎么就想退位了呢?”

“没意思!”皇帝抬起头,看着花草树木,笑道:“这皇帝当久了,就厌烦了,还不如退下了,护持几年。”

“再者说,相对于朝政,还是女人更能引起我兴趣,日后,就没人敢说我沉溺女色了。”

“老子劳累了一辈子,得享受享受咯!”

两人相视而笑,慢慢地走去。

正月初一,禅让大典正式开始。

嗣皇帝李复沐,前往含元殿拜位站立,亲王、郡王立丹陛上,文武百官及陪臣立丹墀下。

礼部赞唱官赞:“跪”!

嗣皇帝李复沐率群臣跪下。

赞唱官赞:“宣表”。

宣表官手捧表诏到含元殿檐下正中跪下,宰相二人跪于宣表官左右展开奉表,乐止,宣表。

太上皇帝,亲自把御宝授予皇帝,皇帝跪受皇帝之宝。

自此,改元绍德,意正月初一为绍德元年。

而李复沐,着沉着的皇帝服,亲自踏上御阶,一步步地走入含元殿,坐上龙椅。

自此,一个时代算是结束了。

?

作为天下的中心,洛阳一向是极尽繁华。

西域重开后,长安自然再次冒芽,但关中终究是落后太久,许多的物产,都需要东南转运到洛阳,这反而使得洛阳更上一层楼。

绍德元年,新皇登基,按照惯例是要开恩科的,定于八月八日。

全国二十八府,四都护府,三十二藩国,几乎所有的举人,都巴望着这场恩科。

此次幅员之广,报考之多,创造了历年来的记录,尤其是加上了藩国的士子,以致于人数首次超过了万人。

达到了一万一千三百八十九人。

各大藩国,仿制中央,设立自己的科举制度,只是他们只能办秀才、举人试,而进士科,则只能来洛阳参加。

“太上皇之想法,果真是开天辟地第一回也!”

落坐龙椅,李复沐感慨万千,如此多的士子,让洛阳瞬间拥挤了许多。

“陛下,依照太上皇的意思,这是收拢天下俊才,如此年年往复,朝廷人才不绝,藩国士子心向,大唐就可长盛不衰。”

胡宾王咳嗽了一声,也是满脸笑容。

“是啊!”李复沐点点头,然后说道:“相公,今年五月,黄河暴雨近一个月之久,郓州危在旦夕,幸亏是抢救过来了,善后如何了?”

“多亏了太上皇的束水治沙,三重堤坝,水患虽然严重,但好歹无所患,待到秋收,百姓就会缓过来了。”

胡宾王捋了捋胡须,说道。

“按照惯例,减免郓州半税吧!”

李复沐摇摇头,见着其他几位宰相老态龙钟,不由得感慨道:“驯服黄河,任重道远啊!”

“陛下,黄河之患已然消除,如今朝廷之重,在于恩科,为国选材。”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1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11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