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啰嗦了一阵,宝嫔这才收敛起心情,望着精神奕奕的太子,不由道:

“如今,你成了太子,你母后也算是得偿所愿了,但切要记住,东宫不比王府,也算是宫墙之内。”

“都说是隔墙有耳,如今,隔着三步,就有耳朵了!”

“孩儿知道了!”李复沐心头一凛,喜悦散去泰半。

一旁的蜀王则嘻嘻哈哈道:“过两日,太子册封典礼就得举行,到时候定然热闹的很。”

六王李复淇也笑道:“第一次见,我得好好看看。”

宝嫔则无奈:“你们两个惫懒的,幸亏几个孙儿在京中,若是在你们封国,指定被养坏了。”

一时间,满殿笑意。

皇孙年满十二岁,就得送至洛阳读书,皇帝多子,如今的上书房,积累的皇孙,已经超过了三十,可以说是热闹的很。

齐国世子李邦德,放学后,归于齐王府邸,见到了自己的父王。

年仅十四的李邦德,已经宛若大人,他规规矩矩地行礼,察觉父王心情不好,他自觉地侯立在一旁。

“你回来了?”

李复歆略微抬眼,见到了嫡长子,不由得说道:“个子长的倒是挺快的。”

“父王,你心中烦忧?”世子轻声问道。

“何以见得?”李复歆笑道。

“子甚知父,儿就是知晓。。”

“不,我无烦忧也。”

李复歆摸了摸儿子的头,不由得说道:“多年来的期盼,终于等来了结婚,夙愿已解,还有什么不值得高兴的呢?”

“你在洛阳,好好学习,将来回平壤,也建一座学宫!”

李邦德点点头,就这样看着自己的父亲。

皇室子弟,他又怎么不会知晓父亲对于太子之位的期盼?

他深切地感受到父王的痛苦,发自内心深处的痛苦。

但,这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即使父王干的再出色,也抵不过嫡庶之别。

小小的齐国,不及朝廷万一。

没有言语可以表述,唯有陪伴。

而这一天,皇宫中再次传来消息,皇帝召见年仅十岁的薛王。

还未搬迁至东宫的薛王府,闻言大喜,华贵的衣裳皆让其穿戴,颈带金环仍嫌不够。

薛王于是言语:“皇祖父见我,所为在心,而非表样。”

后,以常服而入。

帝见之,果大喜,喜其以静,聪慧果敢,言语赞道:“果真类我!”

日后,每尝与言,皆盛赞薛王,每日数见,细细教之。

时人皆言,帝心在孙,而非太子也。

太子心甚喜。

神武三十二年,夏七月。

帝乏,游于南阳,薛王从之,太子监国。

除薛王外,其余未就藩的亲王,也一个个跟了过来,在老君山,避暑山庄,进行一番游玩。

如此热闹的景象,使得皇帝倍感欣慰。

虽然说,五十多岁,李嘉自我感觉并不大,但在皇子,百官们看来,已经属于老态龙钟了。

大唐皇帝人均五十,七十以上的,唯独一个玄宗,六十以上,只有高祖和德宗。

简而言之,皇帝的寿元,在他们看来,已经到了尽头。

一群人围绕着湖面散开,陪皇帝钓鱼。

心静者少,急切地多。

年以十八的吕王,则左右晃脑:“父皇年岁大了,咱们在京中多年,何时能就藩啊!”

“就藩有什么好?”一旁的共王,不由得说道:“洛阳乃是天下最繁华之地,像几个哥哥那样的偏僻之地,北方的膻腥,我可待不住。”

有喜欢称孤道寡的,也有热爱繁华,悠闲自在的。

对于何时就藩的话题,瞬间就热闹起来,十来位亲王,热火朝天的讨论着,丝毫不顾及,一旁钓鱼的皇帝。

皇帝其实心思,也不在于钓鱼上,他一旁的薛王,年十三,正绷着小脸紧张地看着水面。

“你说,你的这些叔叔们,在讨论什么?”

李嘉轻抚孙儿的脑袋,笑问道。

“叔叔们怕是讨论什么朝政,或者钓鱼吧!”薛王李邦茗小心道。

“除非我问他们,不然怎会轻易探讨朝政?”

李嘉看了一眼聚拢的儿子们,最小的十五,大的十八,不由得随口道:“那么热闹,不是女人,就是玩乐。”

“罢了,咱们找个人来问问。”

随即,倒霉的皇二十五子,徐王李复湌,战战兢兢地来到皇帝面前,接受询问。

“你们在聊什么?”

“孩儿们在聊藩国之事,毕竟年岁大了!”

徐王轻声道,偷偷看着皇帝老子的脸色。

“去吧!”

李嘉闻言,眉头一皱,然后摆摆手,让后者离去。

“瞧着,儿子就是老子的坎,我老了,还得给他们找藩国呢!”

李嘉对着薛王笑道,随即又自言自语:“这本就是我制定的规矩,总不能打破吧!”

薛王闻言,则默默不语。

李嘉颇为好奇,问道:“薛王可有什么见解?”

“孙儿不敢说!”

“但说无妨!”李嘉摆手道:“扭扭捏捏,算什么话。”

薛王这才正言道:“孙儿本以为,皇叔们各个愿意就藩,称孤道寡,统御百姓,为朝廷藩篱,但私底下又听说,许多皇叔,对就藩颇为苦恼,满心的惆怅,不愿意离京。”

“既然如此,皇爷爷为何不择其愿而从?省的矛盾纠结。”

“适者而从之。”

“此话,有些道理!”

李嘉点点头,思虑片刻,言语道:“不过,此时并不算合适。”

“土地少,只是某不愿短时间再兴兵,又念藩王年岁小,南方湿热,待其成长些,就适宜了。”

“不过,你的这句适者而从之,确实有些道理,待过年,就可以施行了。”

摸了摸薛王的头,李嘉对于其表现颇为满意。

第三代虽然不如他这般英武,但也远非中庸,至少百八十年,大唐无虑了。

祖孙这般奏对,一时间,气氛甚是融洽。

一旁的亲王们,则万分羡慕。

一直待到了下午,祥和的一天即将过去,这时,一个宦官脚步急促而来:“陛下,洛阳来了消息!六百里加急!”

“嗯?”李嘉心头一震,太子出事了?

面上平静,他展开书信,细细浏览,良久,才放下。

薛王见之,也是满脸错愕,什么消息是六百里加急,洛阳,朝廷,发生了什么?

亲王们也聚集过来,不敢言语,就这样待着。

“哎!”

皇帝揉了揉眼睛,深叹道:“齐王薨了。”

按照礼制,帝、后,用崩,诸侯用薨,官吏用卒,百姓用死。

亲王们闻言,也同样震惊不已。

要知道,齐王李复歆,可年仅三十三,由于其为长子,可谓是天下第一藩,位置非同一般。

那么年轻就死了,怎能不让人诧异。

“回京吧!”

皇帝也没了度假的心思,直接选择回归洛阳。

长子骤亡,这是李嘉第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那些早夭的皇子们,年轻尚幼,感情不多,但齐王是他第一个去世的成年儿子。

白发人送黑发人,他算是体验到了。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15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115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