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谢太子殿下!”

藩王们礼仪规范的很。

“至今日始,东宫有位,朕也能放心许多了。”

李嘉点点头,嘴角含笑:“开宴吧,中秋佳节,可不能耽误了。”

一时间,藩王们这才笑出声来,一时间,张灯结彩,皇宫似乎都明亮了许多,灰白一扫而空。

政事堂。

神武三十年,宰相们换了数拨。

首相孙钊去后,王溥继任,数载后病退,邓斌继任。

而到了神武三十年,首相的位置,迎来了胡宾王。

其余的宰相,则是吕余庆,萧善文,唐复,共有四人罢了。

年岁最年轻的,反而是唐复,神武二年的恩科状元,年不过五十来岁。

“老咯!”

抱着孙儿,胡宾王望着天上的明月,不由得感叹道:“再过三年,就年满六十了。”

“阿爷不老呢!”怀中孙儿憨声道。

“哈哈哈!”胡宾王闻听这稚嫩的声音,不由得开怀起来。

一时间,满堂笑声。

作为大唐的首相,胡宾王一举一动都牵扯人心,即使在家人,也没有敢乱言语。

“咚咚咚——”

突然,一阵脚步声,贴身的仆役神色紧张:“相公,宫中传来了消息!”

“嗯?”胡宾王眉头一皱,在坐众人瞬间就提起了心。

“哈哈哈!”看了书信后,胡宾王这才大笑,直到咳嗽起来,缓了好一会儿:“东宫空旷多年,终于有了归属了。”

“父亲,是薛王?”大儿子谨慎地问道。

“当然!”胡宾王呵斥道:“除了薛王,还有第二人选吗?”

这下,众人才松了口气。

虽然说薛王一直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但,随着其弟晋王的册封,则又起了波澜。

前唐,以及乱世,晋王可也是储君的热门封号。

“皇后去世,人心不稳,也只有册封太子,才能杜绝某些人的心思。”

胡宾王心道,口中的菜肴,越发的美味起来。

薛王府。

由于薛王去了皇宫,其一家人,则留在府中,等待薛王的归来。

“母亲,我饿了!”薛王妃正端坐着,耳听女儿的声音,不由地心疼道:“乖,等父王回来,你先吃点月饼垫垫吧!”

而一样,几个庶子,则眼巴巴地看着,吞着唾沫,不敢言语。

薛王妃进府多年,只诞下一个女儿,之后却无一个儿子。

相反,几个侧妃,妾室,加一起有两三个儿子,让她一顿好气,对于女儿则越发的宝贝疼爱。

而,年仅十岁,乳名明哥儿的庶长子,则端坐着,无有垂涎。

让几个妃嫔不由得正色起来。

而薛王妃见之,则心生妒忌,这要是我的儿子该有多好?

可惜,肚子不争气啊!

叹了口气,薛王妃越发的伤神。

“王妃,宫里来人,有圣旨到了!”

宦官忙不迭地跑来,提醒道。

很快,大桌子的人忙起身,恭迎天使到来。

一个年轻的宦官,喜气洋洋地跑了过来,瞅见众人,笑道:“天大的喜事呢!”

众人满脸茫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明亲贤,斯古先哲王之令典也。

皇孙邦茗,孝友宽厚,温文肃敬,行有枝叶,道无缁磷。践君子之中庸,究贤人之义理,情惟乐善,志不近名。”

“宜分建茅土,卫我邦家,叶於展亲,永固磐石。是用举其成命,锡以徽章,皇孙邦茗,封以薛王……”

“邦茗?”薛王妃惊了。

“哦,这是陛下赐名,乃是府上的明哥儿!”宦官谄媚道。

满府皆惊。

薛王妃忙道:“那,薛王又如何?”

“皇七子荣封太子,恭喜太子妃,贺喜太子妃!”

宦官笑嘻嘻地说道。

这下,真可谓是惊喜交加,薛王府瞬间喜气洋洋。

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受封薛王至今,过去了十几年,天晓得薛王府上下是如何的煎熬。

诸王好不容易就藩,但又皇二十七子,受封晋王,某种意义上对于太子之位进行冲击。

今年,皇后病逝,更是增添了许多飘渺,人心浮动。

皇后可谓是薛王府的定海神针,若是皇帝再立后,薛王的嫡长子之位,还能保吗?

“阿弥陀佛,道祖庇佑!”

薛王妃连忙嘀咕了起来,随即满脸喜色道:“明哥儿,快领旨吧!”

“嗯!”李邦茗点点头,然后接过圣旨,郑重其事地抓紧,小脸满是笑容。

十岁的年纪,启蒙了五年,早就知晓了薛王的重要性,更是明白,这对于自己的意义所在。

一旁的母妃,则捂着脸,哭笑着,情难自禁,这对于她来说,何尝又不是一场惊喜。

毕竟,自己的儿子虽然占据一个长字,但到底不是嫡子,一旦王妃有所出,怎能有世子之位?

不过,王妃十几年无所出,想必是不可能了。

在场的妃妾,则心思各异。

皇宫中的宴会很是热烈,藩王们到底是亲兄弟,又无利益冲突,唯一的矛盾点,太子位,也早就被定下,他们自然喝的痛快。

而齐王,则迥异与常人,独自一人饮着酒,醉醺醺的,显得格外的独特。

皇帝目光何其敏锐,怎能不知其想法,但他依旧置之不理。

学习朱棣?

从齐国,除了跨海外,只有陆路,必须通过蜀国(都平壤,鸭绿江以下五百里),然后辽东,再是幽州,数千里,比朱棣难上数十倍。

更何况,武德充沛的大唐,怎会被藩国打败?

“老子才五十岁,还能活几十年,怕个甚?”

李嘉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慢悠悠的品尝起来。

来自安西的葡萄酒,果然不错。

“怎地?”中山王突兀来到齐王桌前,皱着眉头:“你这是给谁脸看?父皇,还是太子?”

“兄长?”李复歆忙停下,惊诧道。

“多年的国王,竟然白当了!”李复文摇摇头,失望而去。

李复歆忙收敛表情,跟了上去……

翌日,邸报刊登东宫太子正位的消息,瞬间引起抢购狂潮,十万份被销售一空。

伴随着邸报,这则消息,也传遍了全国,文武百官,平头百姓,几乎都知晓了太子已立,国本固远。

受封太子后,李复沐连忙入宫,求见宝嫔娘娘。

与之同行的,还有蜀王,六(陆)王。

蜀王李复沅,皇五子,年岁三十,宝嫔所生,所封蜀国,在于齐国之北,鸭绿江以南,都平壤。

六王,皇十七子,李复淇,宝嫔第二子,年岁二十七,所封六国,在幽州西北,居庸关之西三百余里,诸葛失部所在,都绥远城。

太子并二王求见,让宝嫔喜不自胜。

虽然一把年纪,但宝嫔依旧满脸红光,皮肤细腻,她望着两个儿子,又看着太子,笑道:“太子怎地就来看我,真是让人喜不自胜。”

“母后去世前,就嘱托我,把您当做亲生母亲侍候,昨个封了太子,孩儿自来报喜。”

李复沐笑着说道。

“哎!”听到这话,宝嫔颇有些哽咽起来:“我与你母后相伴数十载,谁料竟弃我而去,我早就说了,让她少窝在房里看书,多出来走动,就是不听……”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1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11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