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皇帝笑容满面,称赞着宋州的事物,心中却在沉思,他间歇地向射声司吩咐着。

到了晚间,与三姐妹再来一场鸳鸯戏水后,皇帝就见到了来自射声司的汇报。

“以赵氏、吴氏等为首的十几户人家,几乎占据宋州一半膏肥之地,高者数千顷,少者千余顷,农为百业之首,其又因为土地,而霸占商业,大大小小的坐商,行商,都对其为首是瞻,近七成的铺面,都是他们的。”

吴青轻声说道:“这是宋州市面上,随处可以打听的。”

“地方衙门,倒是与其配合的好,因为其地纳粮,可起表率,县衙、州衙,泰半充斥其族人。”

“赵氏,更是其佼佼者,土地横跨数县,被俗称为赵半州。”

“半州?”

皇帝眯着眼睛,说道:“看来,朝廷只配管半个,甚至,半个都没有。”

“秀才举人呢?”

“他们八成也出自这般的豪右之家,剩余的才是寒门。”

李嘉沉默了。

他明白,若是靠自然而然的瓦解,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但,社会难等,普通的庶民也难等。

无论是从强干弱枝,还是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几十上百年来,不断积攒的矛盾,豪强,已经成了阻碍。

人丁滋长,土地矛盾,在建国前,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了。

说白了,此时的大唐,以及历史上的北宋,都早就背负包袱了。

“走吧,去扬州看看!”

皇帝心中有了计较,开口言语道。

而赵家三姐妹,自然也常伴帝侧,解乏。

龙船沿着汴河,过了宿州,来到洪泽湖,再过淮河到楚州,再南下入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

因为运河的兴起,大量的钱粮商贾,堆积在扬州,再加上淮盐,让扬州极为鼎盛。

皇帝的到来,如热火烹油,可谓是极为热闹。

作为杨吴、南唐时期的东都,扬州一次次的浴火重生,铸就了其繁华。

皇帝则不以为意,并没有享受什么,反而积极调查起盐商,富户来。

淮盐在朝廷的比重,越来越大。

去年两税,盐税第一次超过了千万贯,而淮盐,就占据了五百万贯。

这是一笔极为夸张的数字。

当然,李嘉明白,淮盐潜力并没有挖干净,历史上,北宋时期,淮盐一千五百万贯,占据赋税四成。

繁华的扬州,不知累积了多少的豪富人家。

“陛下,扬州有民近五万户,家产十万贯近百户,万贯以上,则上千户之多。”

吴青感慨道:“淮盐之利,泰半在扬州,食其利者,半个扬州城。”

“另外半个,是不是运河?”

李嘉轻笑起来。

吴青陪笑着。

在扬州待了两日,皇帝过了长江,来到了金陵。

金陵城与扬州畸形的繁荣不同,这里富庶,源自于百姓采桑蚕丝,纺织刺绣。

所谓的蚕户,竟然有两万家,偌大的江宁府,也因之财源滚滚,富甲天下。

由此,家产过万贯的,也有上千户之多。

当然,令李嘉欣喜的是,棉花产业在江南也是遍地开花,棉纺织业也盛行起来。

金陵,皇帝待了近半个月,然后才算是结束了这场南巡。

管中窥豹,江宁府地密人稠,多年来的和平,让这里的更富庶,同样,豪右商贾更多,压榨也更厉害。

回到洛阳时,已经是神武二十一年的秋天。

皇帝又带回来十几名年轻俏丽的女子。

不过,在主持的御前会议上,皇帝明确宣布,将迁徙万户百姓,入辽东府。

而,名列其名单的,都是家产过万贯的豪强商贾。

而南方,则是重中之重。

一时间,天下震动,豪强惶恐不安,百官劝告,但都被皇帝挡过去,强令施行。

神武三十年,夏六月,后崩于立政殿,享年四十七岁。

帝恸哭,后宫上下莫不哀之。

时年,帝陵位于偃师县境内,北依邙山,南对嵩岳,葬于陵中,上谥号曰:文孝皇后。

二十八岁的薛王李复沐,十五岁的晋王李复涣,为之伤神。

由于是皇后,藩王不得不再次启程来京,披麻戴孝。

帝哀痛,不复立后,暂让瑜妃摄六宫事。

京城缟素三日,一月不得奏乐饮酒,兴办婚事。

到了八月中旬,中秋之节,皇宫依旧缟素,难有喜庆。

诸多藩王齐聚一堂,默默无声。

到了神武三十年,皇帝一共分封了五批次的藩王。

第一次是卫王、中山王。

第二批是齐王为首的五王。

第三批是薛王、陈王等四王。

第四批,则是神武二十年,一次性的十王,如曹王、郑王等。

第五批次,则是神武二十五年,再次分封神武十年后出生的藩王。

这一次,则陆陆续续有近十位。

也就是说,截止到二十五年,共有二十九位皇子被分封出去,在神武三十年前就藩。

而如今,皇帝老当益壮,虽然年已五十,但仍旧有十二位皇子在宫中。

皇子的总数,突破到了三十九位。

公主也是不少,也有二十位,即使是顽劣的许国公主燕奴,也已经成婚多年,给李嘉生下了不少的外孙。

不过,皇子多了,之前议论的封地问题,就摆上了桌案。

第四批次分封的十王,漠北安置了三位,西域安置了三位,然后又灭了日本,在四国岛安置了一位,本州岛安置了一位。

如此,勉强才算是妥当。

但,神武二十五年分封的十王,已经过去了五年,依旧还在京中藩王府好好待着。

而更可悲的是,由于藩王就封耗费太大,兴建藩王府的费用,少府寺都觉得吃力。

城东如今豪宅林立,符合规制的藩王府地,也几乎拿不出来了。

无奈,后续的藩王规格降低,基本上控制在十亩以内,造价不超过万贯。

并且,皇帝明言,凡藩王就藩后,王府将会回收,日后入京,须重新兴建王府。

随后,皇帝再次宣布藩王就封后,所得食邑收入将会断绝。

“大哥,父皇怎么还没来?”

安坐着,蜀王李复沅看着眼眶通红,沉默不语的薛王、晋王,不由得看了看陌生的兄弟们,这才对着一旁的齐王说道。

“父皇哀痛国度,估摸着还没起呢!”

李复歆端坐,斜瞥了一眼薛王李复沐,不由得说道:“咱们安分守己,一会儿父皇就来了。”

三十一岁的齐王,已经统御齐国十几年,胡须修长,穿着华贵的王袍,从远处看,一股气势直立显眼。

揉和着威势,又参杂着几分恭敬,在藩王行列中,显得瞩目。

而位列前排的薛王,虽然辅助监国多年,气势渐长,但却没有那种人君权势在握的霸气,显得很是中庸。

较为年幼的晋王,也感觉到群王的威势,气氛的紧张,他看了看闭目养神的兄长。

薛王微微一撇,轻轻摇头,示意其不要紧张。

与薛王对面,早已经就藩多年,资历最老的卫王与中山王,他们则比较放松。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15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115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