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但,区区的薛王,你父亲甚至不需要政事堂署名,一个宦官,一个中书舍人,外加一尺黄绸,就能让你更易王号。”

“徐王?曹王?濮王?”

周颖儿苦口婆心道:“被封了薛王,就得居安思危,莫要得意忘形,传到你父亲耳中,可见危险了。”

这一番话,让李复沐大汗淋漓,后背都是冷汗,刚才的得意一去不复还,只剩下后怕。

“多谢母亲教导!”

李复沐诚心实意地叩谢。

“起来吧!”

周颖儿这才点点头,说道:“你还年轻,明年就会出宫就府,身边有贤才有小人,更有许多薛王之号引来的趋炎附势之徒。”

“你小小年纪,就得居安思危,秉持谦虚向上之心,才可长久。”

李复沐自然一一答应了。

随即,周颖儿才展露笑容,说道:“今日你封了王,是件高兴的事,晚宴你父皇也会来,到时候好好表现。”

“母亲怎知父皇会来?”

李复沐诧异道:“孩儿得封后,就跑来了,可未见父皇的口谕。”

“我自然知晓!”

周颖儿笑了笑,说道:“你好好准备一下,晚上自然就见真晓了。”

李复沐心中忐忑了许久,果然,到了傍晚,来了口谕,立政殿用晚膳,让提前做准备。

他对于母后,越发的佩服的紧。

皇帝缓缓而来,见到挺着大肚子行礼的皇后,连忙搀扶,责怪道:“都有了身子,还这般不识分寸。”

晚宴上,其乐融融,聊的最多的,反而是许国公主李燕奴的婚事,让这位活泼的少女,着实耐不住。

“父皇,你就这般巴望燕奴出嫁吗?”

李燕奴大眼睛泪眼朦胧,白皙的瓜子脸皱成了苦瓜,一副可怜巴巴地模样。

李嘉哪里不清楚这个大女儿,他根本就不吃这套:“驸马的人选,也不用拘泥于勋贵,既然看不起勋贵,那就从文官里找,秀才、举人也行。”

李燕奴彻底生气了,撅起小嘴,生着闷气,皇帝几个叫她,都不搭理,直哄着说要送给她一座马场,这才哄开了颜。

李复沐在一旁,如同透明人,简直是羡慕坏了,敢不搭理父皇,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

一餐晚宴,其乐融融,足足享用了一个时辰,才算尽兴。

月已高挂,整个宫廷千万盏灯火,恍如白日。

“走!”皇帝没有在立政殿过夜的想法,毕竟皇后有了身子。

李复沐跟着皇帝,缓缓而去。

“咱们走走,消消食。”

李嘉轻声道。

即使是冬日,后宫中依旧不留一丝积雪,路面平整干净。

“你知道吗?”李嘉看着明亮的月亮,不由得说道:“前唐,自太宗始,第一个嫡长子即位的皇帝,是建国近一百五十年后的代宗皇帝。”

李复沐心头一凛,肩膀不由得沉重起来。

皇帝拍了拍其肩膀,说道:“沉下心,认真学习,做事吧!”

唐代宗的身份,在前唐皇帝中,很是特别,不止是第一个嫡长子那么简单。

恢复两京,平息安史,梳理漕运,盐政,粮价,可以说,在如此艰难地环境下,这位皇帝称得上是个中兴之主。

濒临崩溃的大唐,在他的缝合下,再次名义上统一。

可惜,李显夺回来江山后,中宗的名号就摘不掉了,虽然他自己也没有出什么力,而且还是多了半身不遂的老娘皇位,但名义却摘不掉。

当然,世宗也属于中兴之主,比如盘庚,以及世祖刘秀,以及后来的雍正。

但,可悲在于,唐朝是个避讳特别严重的朝代,李世民刚即位,民部就变成了户部,所以世宗,也不能用。

只能将就着代宗了。

就算是唐代宗的嫡长子的身份,太子的身份,依旧在即位时,危险重重,得李辅国、鱼朝恩帮助,才能稳定帝位。

由此可见,唐太宗开的这个头,对于唐朝自己的内耗,是多么严重。

安禄山也正是看到朝廷上太子李亨和杨国忠内斗,才觉得有可趁之机。

所以,唐朝的皇太子之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稳固,与薛王其实相差不离。

关键在于圣心。

想起唐代宗,李复沐颇有些不恍惚,半懂不懂。

“孩儿明白!”

“能明白一点,算一点吧!”

李嘉笑了笑,随即父子两人走了几步路,李复沐就自行回到了自己的居处。

一路上,最是势力的宫娥宦官们,忙不迭地行礼,声音清脆恭敬,让他颇有些欢喜,这是以为当皇子时,不曾有的。

年轻的少女们,美眸含情,但却畏惧于皇帝与皇后的制定的规矩,不敢有丝毫的逾越。

为了防止皇子早夭,李嘉制定严格的制度,不允许皇子早泄元阳,只能在成婚前两个月,纳妾,初试云雨。

皇子额惩戒暂且不提,对于那些宫女们,则是打死勿论,即使怀了孕,也是留子去母。

对于李复沐来说,如果因为女人而失去了圣心,那后悔都没地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连这点控制力都没有,何论皇位?

收敛住少年慕艾的心思,回到殿中,一番恭贺暂且不提。

李复沐收敛住心神,保持心态,明天还得上学。

不过,随着被封为薛王,他的待遇显著提升。

比如,封王后,三品以下的官吏,见到他都得行礼,除了寥寥几位宰相,以及转运使司等,都位于百官之上。

仪仗上,简略的就有十六人,大规模出巡,就有三百三十三人。

而且,亲兵上,规定也有六百六十七人,普通的武力,就超过了千人。

而像王太傅,王友,王参军等等官吏,有的是辅佐亲王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王爷,包括治理事物的能力、文学修养等等各方面;有的是礼仪指导……

凡此种种,在他封王的那一刻,朝廷就急忙地开始安排,为明年的出宫就府做准备。

昨日今日,虽然只有区区一日之别,但依旧具有莫大的差距。

来到上书房,那些先生们,甚至都客气了几分。

皇子们整理心情上学,而皇帝,对于教育事业,也是同样的认真。

普通的人的县学,州县学不论。

像是国子监旗下,对于教育资源的划分,就极为赤裸裸。

其下的国子学,学生300,皆三品以上官员子弟。

太学,学生500,皆五品以上官员子弟。

门学,学生1300人,其中500为七品以上官员子孙,800为庶人之俊异者。

也就是说,官吏的子嗣,在教育资源上,就领先普通一大截,甚至在前唐时,进士的名额都多有照顾。

他作为皇帝,寒冬腊月的,对于官员的子嗣,哪有什么需要操心的,值得担心的,是那些庶民。

如今的庶民,又与往日不同,就读的多为秀才举人,都是有功名在身,说白了,就是预备役官吏。

这种情况下,拉拢还来不及。

洛阳初雪,路旁的人们各扫门前雪,然后在巡捕司衙门的组织下,一同丢到了护城河。

看着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李嘉不由得感叹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其他地界某不清楚,但洛阳是绝不会有的。”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08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108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