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皇把你们兄弟几个叫去,而且年岁相差不离,恐怕是为了封王一事了。”
说道这里,周颖儿眉头一皱。
册封太子仪式,仅次于封后,隆重的很,没等来这个,却等来了封王,着实让她心忧。
而李复沐也颇有些心事重重。
虽然说,他对于太子之位并没有十全的把握,但他到底是嫡长子,天然的继承人,怎么会落选呢?
难道父皇想要选贤不成?
与母后对视了一眼,忧虑暴露无疑。
这位掌控后宫十几年的皇后,则不动声色地说道:“去吧,该是你的,怎么也逃不过。”
与皇帝同床共枕十几年,她自料自己猜中了皇帝心思,但如今仍旧措手不及。
难道出了什么意外之事?
但,事已至此,别无他法。
“母后,孩儿去了!”李复沐点点头,毅然决然而去,面色平淡,看不出一丝的心事。
作为皇子,这点城府还是要有的。
而目送儿子离去,周颖儿微微皱着眉头,又摸了摸肚子,看着渐渐鼓起,轻声呢喃道:“这个位置,终究是逃不过的……”
皇宫中这点动静,根本就瞒不过紫宸殿附近的政事堂。
宰相们则颇有耳闻。
一时间,各个忧心忡忡。
“圣心难测!”
孙钊不由得念叨道,尤其是听说皇七子也在其列,他就眉头微皱,好久不曾舒缓。
王溥则是作为传统的文人,对于传统根深蒂固,他听到皇七子,声音沉重:“东宫正位,关乎国之根本,多年来虚设,民心难安啊!”
“为了大唐,在下不惜此身,只能冒死进谏!”
瞧着场面越发的凝重,赵普虽然也是皱眉头,但他不由得轻声道:
“陛下英明神武,明照万里,自然对此清楚明白,咱们还是沉着应对,结果很快就会出来,到时候再等也不迟。”
“话虽如此——”
邓斌眯着眼睛,说道:“大唐复立十余载,着实不易,国本不容有失,咱们位列宰相,百官之首,还是须以秉持宰相之责才是。”
这话,众人都同意。
说实在的,对于皇帝这种虚设东宫的举措,那么多年以来,他们这些宰相,早就不满了。
要不是皇子们大多没加冠成年,尤其是皇七子才十来岁,稚嫩无比,他们早就去谏言了,哪怕面对皇帝的至高无上权威。
后堂官们,一个个翰林出身,面对宰相们如此郑重其事的讨论,他们一个个蹑手蹑脚,不敢发出丝毫的动静。
毕竟,这是东宫之争,涉及到极为敏感的政治,他们甚至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更遑论参与了。
当然,他们更不知道,这番话本就是宰相们有意让他们听取的。
就是想要通过他们,间接的表达对东宫虚旷的不满。
皇宫中,基本是每个妃嫔,皇子之后,都有外朝的背景。
如端妃钱氏,乃是淮海郡王钱弘俶之女,大小高氏,乃是荆侯之妹……
所以,后宫虽然与外朝,基本隔绝,但后宫的形势,依旧能够影响到外朝。
荆侯高继冲,如今年三十有一。
南平国覆灭时,其叔父高保勗投降朝廷,从而受封荆国公,荆又是楚的同义,可以说,这个爵位,是非常尊贵的。
而高保勗没两年,就纵欲过度而亡,临死前,把爵位还给了自己兄长高保融之长子,高继冲手里。
胆颤心惊地受领爵位十余年,高继冲已经习惯了这番勋贵,加上外戚的身份。
绵延的富贵,让他不再纠结与王位,这么多年以来,他已经放下了心,对于皇帝万分的信任。
尤其是,他献上的双胞胎妹妹,诞下了三个皇子,其中有一个就是九皇子,李复沁,
听闻几个皇子被皇帝召集,他不由得颇为无奈,又有些欢喜。
太子没什么希望了,封王其实也不错。
这对于高家来说,也算是不小的庇护吧!
薛王。
这个王号,名义上的尊贵来说,甚至比不上陈王,更遑论齐楚秦燕等王号了。
但是,比较特殊的一点在于,此王号,是皇帝,也就是当今的神武皇帝,曾用过的王号。
而追溯在前唐,则是唐睿宗第五子,李隆业的封号。
说白了,就是李嘉这一支系的老祖宗。
当然,如果李嘉没有称帝,那么,他只能祭祀李隆业这位祖宗,而不能祭祀高祖,太宗,高宗,睿宗等皇帝的灵位。
这些只有皇位的嫡系,也就是皇帝才能祭祀,主支与庶支,可不能乱。
就好像三国的刘备,从来只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而不说汉景帝之后一样,帝统不能乱。
如今,李嘉称帝,继统不继嗣,就连李隆业,也被尊为皇帝。
而以唐宋时期的避讳原则,薛王,作为皇帝的曾用王号,将会被废黜,空着,永不能再用。
一如唐太宗的秦王,不再册封之。
但,偏偏,皇帝却对这样的避讳嗤之以鼻,自己宁愿改名,在自己的嘉字,加个木字旁。
旧王号再用,属实政治意味明显。
“这……”
孙钊环顾几人,思量再三,不由得说道:“陛下心意已决,我等就此罢了。”
“名位已定,我等心安!”
王溥也不由得点头道。
皇帝这一首,政治上属于明确的昭告,但名义上,却只是封王罢了。
只要是个正常的官吏自然领会。
宰相们甚至能够思虑更多一层。
按照如今皇帝的架势,御掌天下怕是许久了,若是皇七子日后不成材,废黜王号,改封就是,动静比废黜太子小多了。
而如今,皇七子又年幼,若是立为太子,就会成为靶子,饱受攻击。
受封薛王也好,得其实而无其名,之后再让皇子们去就藩,再封太子也不迟。
宰相们心思流转,就此默然。
外廷的文武百官,自然懂得形势,对于皇七子越发的巴望起来。
而后宫中,得知李复沐受封薛王时,周颖儿松了口气,拍了拍胸脯:“真是的,终于算是结束了。”
薛王的政治意义非凡,她这个后宫之主,岂能不知?
“太子殿下回来了——”
这时,一阵嬉笑恭维声中,薛王李复沐,喜气洋洋而来,小胸脯挺起,有模有样起来。
“哼!”周颖儿脸色一摆,冷声道:“瞎嚷嚷什么,一个个下去掌三下嘴,晚上不准吃饭。”
“诺——”一旁的女官点点头,目光凶狠。
“你怎么,在母后面前摆起架子了?”
听到这话,李复沐身体直颤,弯下腰,忙不迭道:“孩儿不敢,孩儿只是换上了王袍,想让母亲看看……”
“跪下,封了薛王,就以为自己是太子了?”
屏退所有人,周颖儿沉声训斥道。
李复沐不敢有丝毫的反抗,只能跪下听命。
“薛王,没错,是你父皇登基前的王号,但名义上,依旧是个亲王,而不是太子。”
摸了摸肚子,周颖儿摇摇头,继续说道:
“别的不提,说句难听的,立太子,你与兄弟都是君臣,哪怕被废黜时,文武百官,政事堂宰相们,都会力劝,朝廷动荡,这种动摇国本的大事,皇帝都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