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复歆听到了,也记住了。
小小的年纪,有着成人般的成熟。
皇宫中的消息,传的非常快,尤其是没有限制的消息,更是如风一般,片刻所有人都知晓了。
宝嫔所生的,就是皇五子,沅哥儿,听闻到皇子们要出宫开府,她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立政殿。
周颖儿作为皇后,消息是极为灵通的,立马就猜到了宝嫔的来意:“坐下坐下,管理后宫多年来,怎就还那么粗糙。”
“我也去没法子!”宝嫔饮了口茶,毫无见外道:“儿子要出宫,为娘的哪有不急?”
主仆两人守望十几年,在这后宫中,早就感情深厚,偏偏宝嫔还知进退,怎能不让人喜欢。
就如同后宫人传言那样,皇帝怕读书过头的皇后吃亏,所以纳了其人,主仆齐心,没几个能欺负的。
周颖儿笑了笑,也同样饮了一杯茶,说道:“你呀,是关心则乱。”
“出宫这一说,早就定了,这是迟早的事。”
“可,沅哥儿在宫内,还有我能扶持一下,出了宫,就半大的小子,怎能让人放心。”
宝嫔焦虑道。
“无妨,你派个调教好的丫鬟过去,管束着他,另外,再与他寻个上好的亲事,自然能有所借力,在外一样的好。”
周颖儿提出了建议,可谓是万全。
宝嫔笑了笑,这才笑道:“这法子不错,多谢娘娘指点。”
“不过,出宫了也好,省心一些。”
周颖儿叹了口气,说道:“明年慕哥儿也是出宫了,心中一想,也是舍不得啊!”
这时,宝嫔又过来安慰皇后,两个女子来回转,不一会儿,才平息了心情。
“沅哥儿出宫,我也没什么赏赐的,这些你拿着吧!”
只见,一叠钱票拿了出来,约莫五百贯,另外还伴随着一些地契,宝嫔一看,两千亩的庄园,让她胆颤。
“娘娘,这太多了,妾身受不住。”
“你家底薄,比不得我!”
周颖儿轻声道:“你又不是不晓得我,父母只有我这一个女儿,可不是任由我用?这点不算什么。”
“况且,我是看沅哥儿长大的,这点东西,我还感觉不够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宝嫔也只能应下。
另一边,生了皇四子湸哥儿的惜竹,虽然势单力薄,但她的关系却同样不浅。
惜竹是侍女,陪房丫鬟出身,家奴,在少府寺关系很广,平日里的孝敬自然不少。
唯独瑜妃江小瑜,她出生最低,势力更单薄,李嘉极为爱惜,忙不迭地过来陪伴,许诺下一番皇子同样相待后,她才破涕而笑。
“这辈子能够陪着陛下,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疍民出身的她,显得极为满足,她依靠在皇帝的胸膛,说道:“只要湸哥儿,能有个好的地方就藩,我就心满意足了。”
“哦?就那么没志气?”
“陛下,妾身哪里不晓得你的心思,湸哥儿只能去就藩。”
归根究底,在封建时代,嫡长子继承制,永远是最稳固的。
封建王朝最大的敌人,就是内耗。
如唐末之藩镇,牛李党政,宋末之党争,明朝的阉党、东林之争,哪怕是清末,也是汉与满的夺权之争。
所以,作为满身心都是皇帝的江小瑜,她深切地感到到自己爱人的心思,那就是念兹在兹的嫡长子继承制。
“小瑜,你知道的太多了。”
李嘉挑起女人的下巴,笑道:“知道的太多可不是一件好事哦!”
“那,陛下怎么惩罚妾身?”江小瑜露出一副害怕的表情,精致白皙的小脸皱成一团,活脱脱像一个受审的犯人。
李嘉不由得兴致大增,装模作样道:“呔,你这女囚,竟然知法犯法,看本官如何教训与你——”
“不知通判如何处罚小女子,我好怕怕哦——”
“啪啪啪——”
李嘉立马说道:“我要处以你鞭刑,让你下不来床。”
很快,床榻摇晃,云雨交加,奋斗声与骄憨声并举,声音悦耳,直冲云霄,让一让服侍的宫娥们红了脸,眸带春意。
一场灵魂与肉体的交欢之后,李嘉彻底地放松下来。
翌日,他在江小瑜的服饰下,穿起衣裳,曾经的少女,如今竟也成了少丨妇丨,但其骨子里的骄憨,怎么也难以去除,让李嘉颇为喜欢。
“这两日,我都来你这!”
皇帝轻声对着江小瑜耳边道:“在生一个小皇子。”
“嗯!”红了耳朵,江小瑜感觉身体有些软了,目送皇帝离去后,她才缓了口气,吩咐道:“烧点热水,我要沐浴更衣。”
李嘉挥洒了点能量后,整个人又意气风发起来。
他施施然地召集宗正寺,以及几个宰相,不由得说道:“自我定的规矩,十二岁得出宫开府,皇子们如今达到这般年岁的有几个?”
宗正寺卿,乃是李嘉的堂兄,嗣宣王李郜,他思量片刻,不由道:“如今年齿合适的,有皇长子李复歆,皇次子李复睢,皇三子李复湸。”
“皇四子李复皓,皇五子李复沅。”
几个宰相就那么听着,互相间看了看,召集他们来,只是为了皇子开府?
虽然说皇家无小事,但这着实让他们无用武之地啊!
总不能说,让皇帝在宫里养几年亦或者牺牲官途,让皇帝立太子吧?
唯独元德昭闭着眼睛,好似睡着了一般,对于一切混不在意。
这位老宰相,看上去命不久矣,谁知道竟然熬了一年多,还没倒下,着实让人大开眼界。
不过,宰相们依旧是睁大了眼睛,竖起耳朵,想要从皇帝的封爵中,窥探一丝关于太子的线索。
可,作为多年的皇帝,李嘉哪里会给他们得逞?
李嘉见几个宰相的表现,微微眯着眼睛,说道:“按照规矩,开府封爵。”
“皇长子李复歆,封齐王,食邑三千户。”
“皇次子李复睢,封韩王,食邑三千户。”
“皇三子李复湸,封吴王,食邑三千户……”
“皇四子李复皓,封赵王……”
“皇五子李复沅,封蜀王……”
五位皇子,都是亲王爵,虽然在名号上略有区别,毕竟齐国,赵国等,都是大国美号,但也仅仅是这些罢了。
食邑上,都是三千户,待遇等同。
况且,在前唐时,王号的美溢与否,都不重要了,像宣王等无古号,只有美称,再比如,唐代宗,在即位前,只是成王而已“”
“少府寺?”
“微臣在!”
“去洛东,选一个好地方,为几个皇子建造府邸。”
李嘉随口吩咐道。
“陛下,微臣早就有所预备,亲王府已经建的七七八八,再有几个月,就能入住了。”
李安国哪里需要皇帝的吩咐,对于皇帝的话,他奉为圭臬,早就提前一年开始修建,就等着册封诸王呢!
“那就好!”
李嘉微微颔首,颇为满意道:“就府,就定在中秋后罢了。”
之后,皇帝又亲自为这五位皇子,选定了王太傅,长史,以及王府的其他的官吏,基本上文武都有,而且都是经验丰富,四五十岁的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