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有什么舒服的?”李复慕转过头,说道:“放学了才舒服,从洛阳到老君山,起码的走两三天,到时候就有两三天的假了。”
“主人,上学堂,饭管饱,而且,就只坐着,不用干活,舒服着呢!”白多羊忍不住说道。
“哈哈哈!”李复慕笑了笑,格外的欢腾:“这就算舒服啊,那也的确舒服。”
“不过,离开了洛阳,到底是好的,没那么热了,山林里还有凉泉,泡澡舒服着呢!”
听到皇子这样说,身后的数位伴当,一个个地开心起来。
五月的洛阳,就像是个蒸笼,那是相当的热,所有的人都懒洋洋的,街头巷尾的狗,也吐着舌头,在阴凉下趴着。
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则赤着上半身,不时地欢闹着,三五成群,碰到街头卖冰沙的,就忍不住凑过去,眼巴巴地看着。
小贩也不赶着,直言语:“三个铜子就一碗,舒服酸甜着呢!”
往往那么孩子们,就忍不住诱惑,跑回家吵闹起来,大部分的人鼻青脸肿,捂着屁股大哭,只有那些受宠的,才乐乎乎地拿起铜子,买了一碗。
就在这个时候,也是硝石取冰最赚钱的时候,这种普通又便捷的方式,受到广大勋贵之家的欢迎。
也是在这个时候,皇帝迎着太阳,与自己的一众后宫,伴随大量的高官,整体搬迁去往南方的老君山避暑。
随从人员,达到了一千余人。
崎岖不平的小路,让诸人极不舒服,来到老君山后,才喘了口气。
见此,皇帝不由的说道:“道路这般的曲折,朝廷正巧可以扩建一番,好行军运粮才是。”
“陛下所言甚是!”孙钊也不由得苟同,他低着头,额头上带着汗水,轻声道:“南阳地区,自古就是重要的产粮要地,两者通畅,正好可以了让南方只粮,直往洛阳。”
即使是为了皇帝与贵族们的方便,孙钊也不敢光明正大地提出来,而是找了个理由,顺理成章地办起来。
而岂不知,李嘉就是借用这个借口,想要办起这条要道的梳理,减轻压力。
皇帝闻言,点点头,神色中带着一些兴奋,他望着眼前的道路,不由道:“朕早就有所打算!”
说着,他还比划了起来:“唐、邓二州,位于汉水以北,可有汉水而通长江,襄阳,江陵,长沙府等地的粮食正好可以转运。”
“如果从邓州,修一条木轨马车,就能直接通往洛阳,两个昼夜,就能达到。”
“木轨马车?两个昼夜?”
孙钊感觉皇帝怕不是中暑了,说的这是什么胡话,他根本就完全没听说过,也没印象。
“朕也是突发奇想的。”
皇帝尴尬地笑了笑,说道:“马车行进,速度就是受限于道路不平,如果在地面上,平行地弄两条长木轨,让马车从上面奔驰,没有阻碍,没有干扰,马匹也省力。”
“如果换马不换车,甚至,一个昼夜,就可达到洛阳城外。”
孙钊对于什么器械,是完全不懂的,也听着迷糊,但是他就明白,这样的耗费肯定会很大。
他保守地说道:“若是果真有这般的厉害,老臣以为也应当慎重,其比之运河,也更为狭隘!”
“哦?怎么说?”皇帝疑惑道。
“从邓州到洛阳,数百里,伏牛山等,山路颇多,暂且不论其难度,就言语,这木轨不比运河,属实容易被破坏。”
孙钊颇有些怀疑道:“无论是人为,或者山石,稍微些许,就能破坏其轨道,一经修复,得不偿失啊!”
他这样一说,李嘉反而有些动摇了,确实,耗费很大。
不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孙钊他是了解的,抠门的很,这是从当财相时养成的毛病,治不好了。
紧接着,就在下午,皇帝就召见了河南知府黄德彰。
黄德彰在一众知府中,比较特殊,他是很少见的器械人才,他一开始就是从军械司起来的。
相较于治理百姓,他更喜欢去钻研器械。
不过,天才都是一通百通的。
有了管理军械司的经验,他治理起河南府,也是手到擒来。
尤其是治理黄河,在他精妙器械的帮助下,黄河这两年安稳的很,大量的淤泥被挖出,黄河水患,得到的极大的治理。
光是凭借着这一点,他的政绩就足以傲然。
听到皇帝召见,黄德彰立马就进了避暑山庄。
这个山庄,还是他亲自督建的,清爽凉快,又赏心悦目。
“陛下——”黄德彰拱手道。
三十余人的黄德彰,满脸的稳重,一副值得信任的模样。
皇帝很有感触,他就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
“德彰,你觉得木轨可行吗?”
皇帝将自己的想法述说了一遍,一脸期望道。
“陛下,微臣思索再三,也觉得可行!”
黄德彰肯定地点头道:“只是,这东西,解说百遍不如亲自制作一番,咱们先做个小段的,瞧瞧效果如何!”
“所言有理!”皇帝心里也拿不住,这东西也只是子丨弹丨飞一会儿的电影里看到过,其余的也不过是网络讨论罢了,还真的要实验一番。
“陛下,不仅是木轨,就连车轮,马车,都得配合重做,最关键是车轮之间的距离,必须与木轨之间的距离相当,稍有差池,必然车毁人亡。”
这说到点子了。
古代并没有现代以来的精确量度,而且,古人也从没意识到,如日常使用的若干,少许,略微,这在器械上是致命的。
不过,军械司不一样,早就进行了规模化管理,长度单位已经统一。
果然,黄德彰身体力行。
不到三日,他就找来了铁匠,木匠等,进行了一番操作。
皇帝也颇为欣喜,赶过来凑一份热闹。
这下子,就仿佛捅了马蜂窝,几个皇子公主,以长公主李薇儿为首,齐刷刷地赶过来,满脸新奇地观看着。
皇帝见此,也不赶走,就让他们一同参观。
黄德彰也不顾自己知府的身份,亲自进行下场研究,灰头土面的,毫不嫌弃脏乱。
“陛下,马车先不提,木轨则有待商榷。”
黄德彰皱起眉头,较真的模样,对着皇帝说道:“提起木轨,微臣更觉得,挖一条凹进去的车辙,让马车沿着车辙而行进,怕是更便宜一些。”
生活在农村的人可能注意到:,雨后车辆,沿着车辙行走轻松多了,同样道理,在地面上挖出辙道,让后路车沿着走,与木轨有异曲同之妙。
皇帝闻言,也觉得是个好主意,自己不应该被拘束思想,尝试一番也很不错。
所以,工匠们挖好了车辙,长达一里左右,让马车奔驰。
果然,马车速度相较之,快了数成。
黄德彰喜形于色。
“不对劲!”
皇帝也是一喜,但随之有皱起眉头道:“你这是平地,自然方便,但要是坡路,怕不是比平地还难跑?”
车辙在平地阻力少,而上坡,车轮就陷入辙道,自然就阻力大,更加难跑了,初中物理。
“这——”黄德彰立马实验,果然,马车在下坡,平地,速度快了数筹,唯独在上坡,则颇为艰难,比无辙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