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李嘉沉声道:“调遣一万人,去往灵州,若是凉州安稳了,就让他们去凉州驻守。”

“凉州事毕后,定然要打通西域,联系归义军!”

“喏——”众人点头,纷纷应下。

粮草调配,兵马调遣,资源安排,这些都需要政事堂来管,皇帝是不用操这份心的,唯一的就是问责罢了。

一天的心情被影响,皇帝实在是烦躁。

无奈,他钻进后宫,企图用奈子麻痹自己,结果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

这般,只有再加上两对了。

翌日,来自于凉州的消息又到了。

郭守文力破番人联军,斩杀上万,俘虏数千,大获全胜。

这是数十,上百年来,中原王朝第一次在西域,显露出如此恐怖的战绩,震慑力十足。

“郭守文确实不错!”

皇帝这时,又改变了脸色,他言语道:“着令,加其食邑五百户。”

“对了,郭守文之前多少食邑?”

“回禀陛下,是两千五百户!”

孙钊记性不错,忙不迭地说道。

“那也就是说,就是三千户了,刚好是伯爵的顶处,若是再立一些功勋,岂不是到了侯爵?”

李嘉颇为诧异。

果然,西北才是战功最佳的获得地,也难怪许多边将擅开边衅,这些都是战功啊。

“着令,让邸报刊登这件消息,如此大胜,也值得夸赞了。”

皇帝踱步而行,嘴角微微翘起,这般喜讯,岂能不庆祝一番?

后宫中,又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

邸报一经刊发,果然掀起了热潮。

今次的邸报,不仅有凉州大捷,而且还有皇帝亲自下场宣扬小麦的故事,可谓是双大消息。

街头小巷,不断的在传扬着。

说来也好玩,兴许是捷报频传的缘故,普通的百姓对于西北的那些胡人,并没有多大的兴趣。

距离太远了,大家对于大唐信心十足,或许只有战败,才能让他们挪步。

而冬小麦的传出,百姓们颇为欢喜。

“也就是说,四五月份,就会收获粮食了?”

“冬天那么冷,怎么种植庄稼?”

“那小麦真的那么好吃白花花的,还吃着甜!”

民以食为天,百姓们对于小麦格外的陌生,但对冬小麦奇特的生长环境,更是诧异万分。

吃惯了粟米,小麦这种粗鄙的粮食,被皇帝认可并且亲自宣扬,这还是大唐以来的第1件事。皇帝草草的结束了自己的宣讲,不过终究是在大家心中,留下了重要的印象,舆论上,开始大规模的冲起。

“竞争上岗?”

众人疑惑,这又是什么操作?

李继勋笑了笑,说道:“都督府在西北的缺,只有一个统帅万人的西凉府总兵,从凉州,甘州,肃州,收复河西走廊,一直打到归义军去。”

“南要与于阗国接壤,北面则要是高昌回鹘,这就是西凉府的辖区。”

“两年内,必须妥当。”

听到这些话,众人非常的兴奋。

那么多州县,岂不是代表了许多功勋?

尤其是潘美,他到现在还是子爵,其他人都是伯了,真是太令人羡慕了。

“这是要求!”李继勋笑道:“至于能够上任,还需要做一份行军规划,只要写的好,就能上任。”

众人一听,眉头皱起。

像他们那样的糙汉子,能有几个会识字的?

而只有潘美,心中大喜,这不正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吗?

见此场景,刘光义笑道:“我不行了,一把老骨头,西北水土不服,还是罢了。”

“我也是不行!”呼延赞摇摇头,苦笑道:“我隶属于御营,陛下是不会放我走的。”

王审琦,张令铎等,笑而不语,只有李处耘说道:“你们无论是谁去,都不要忘了带上我儿继隆!”

“继隆二十岁了,去年在幽州大战,已经成了营正了吧?好大的本事啊!”

李继勋不由得感慨道,望着众人说道:“在年轻一代中,恐怕也是继隆为先了。”

“没错!”“是啊,是啊!”

十几个人,基本上是都是赞同之色。

这么多人之中最年轻的,都已经三十多岁,年迈的已经六十有余,基本上都是禁军大将子弟出身,自然有股亲热劲。

一时间,众人感慨万千,喝酒吃肉好不快活。

李继勋,本来以为是个养老的职位,不曾想,竟然掌管不少的权力,让他有些满足起来,人虽然老了,手中有权,地位崇高,还有啥不满足的?

到了最后,酒喝没了,才一欢而散。

潘美即将离去时,李继勋拖着沉重的步伐,对着他低声笑道:“陕西那地方,有不少的禁军老兄弟,所以,只要你好好努力,希望还是挺大的。”

潘美大喜,连忙拜下,脚步突然地就轻了二两。

热闹结束,各回各家。

端午节中,洛阳走是热闹了一番。

李处耘从都督府离开,骑着马,穿着官服,悠哉悠哉地离开了洛阳城。

洛阳城外的十余里地界,有一处溪流,其北,有一处田庄,占地三千余亩,李处耘倾尽家财才买到手的。

自从归降了大唐之后,由于病体的缘故,他就没怎么参与战争,子爵依旧未变,所以就只能买个三千亩的地,作为家财。

即使只有三千亩,但因为临近洛阳,每亩达到了五贯之巨。

宽敞的小道上,不时地能够见到牵引老牛的孩童,以及背负篓子的老人,还有许多匆忙行走的商贩,人们神情自然,不复往年的仓皇之色。

他发觉,这两年来,乡村的牛羊多了起来,几乎是十户左右,就有一头牛,显然收复燕云,对于百姓们来说,也是获利匪浅。

这让李处耘颇为感叹,这样和平的生活,真是太难得了。

田庄大开,惯常的水车,铁犁,他是一个不差,佃户们顶着烈日,辛勤地劳作着,耕耘着土地。

其实,他并不是缺那每年几千石的粮食,而且对铜钱的不信任,以及经商无能,只能买下土地,当做保本生钱的手段。

别说,如今随着时间的过去,洛阳城外的土地,却一直在飞涨,每亩已经超过了五贯半。

“赚了——”喜滋滋地回到家田庄,李继勋开心极了。

回到家中,他就见,自己的长子,如今为骁勇校尉的李继隆,正看着田庄中的粟米,眨都不眨。

“继隆,我就知道你在这里,怎么,难道你是想种田不成?”

李处耘笑骂道。

“父亲!”李继隆尴尬地笑了笑,扭过头,认真道:“虽然朝廷在推广小麦,但在儿子看来,西北那地方,更适合粟米,毕竟,小麦太吃水了。”

“噢?你也想去西北?”

李处耘诧异道:“你这小子,竟然开始研究屯田了?你可知道,西域那个地方缺衣少食,甚至连水都没有多少,你能坚持住?”

“父亲——”

李继隆闻言,不由得沉声道:“孩儿不讲究这些,如今正年少,正是追逐功名的时候,岂能享福?”

“好!”

李处耘赞叹道:“我儿有志气!”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01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101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