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也即是说,我还有一顶‘天可汗’的龙椅没坐呢!”

李嘉顿时恍然,自己是大唐皇帝,天然就继承了“天可汗”的位置,这就是自己统治草原的名义所在啊!

“可惜——”想起历史上的宋朝,好好的胡汉兼统,就这样被废了。

听到“天可汗”这个词汇,李淮微微一楞,他读过书,这是太宗皇帝的尊号。

“李淮,你说,我继承天可汗这一尊号如何?”

“继承?”

李淮眉头一皱,思虑了许久后,这才说道:“陛下若是想要继承这尊号,自然是不成问题的,毕竟只是一个尊号而已。”

“而,如果您想要这个尊号,有实质性的威势,恐怕目前效果并不大!”

“毕竟,太宗皇帝的‘天可汗’尊号,是生擒颉利可汗,由此震慑整个草原,西突厥,以及西域各国惶恐不安,瑟瑟发抖,才共推举太宗皇帝为‘天可汗’,那个时候,契丹人甚至都奴婢都算不得!”

说道这里,李淮不由得挺起胸膛,颇为骄傲,这可是他的祖宗。

李嘉也莫名的受到感触,这也是他的祖宗啊!

贞观年间,唐朝依次取得了对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龟兹甚至可能还包括印度用兵的胜利。

颉利可汗恐怕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被中国军队活捉的草原帝国最高统治者。

打遍东亚无敌手啊!

所以,隋文帝的“圣人可汗”,虽然也有点威势,但只是东突厥拥护的,比之天可汗,可以说差距甚大。

不过,随即,他又醒悟过来。

自己虽然打败了契丹人,这个草原霸主,但要它俯首称臣,还远着呢,“天可汗”这个称号,继承后,颇有些不相匹配。

李淮也是这个意思,名望达不到,天可汗的含金量还是不足啊!

“如果丰州被拿下,漠南诸部就算是咱们治下,威逼河西,那么多的部落,光是凭借着安北都护府的名头,可是不管用!”

李嘉摇摇头,轻声述说着原因:“天可汗的名头很好用,汉人用州县,突厥人,回鹘人,则用天可汗的名头。”

“换句话来说,得用胡人的体制,来治理胡人,生硬的让安北都护府统治,这是不长久的。”

唐人的羁糜政策,某种意义来说,几乎是名头罢了,实际上的约束力并不强,一旦稍有疏忽,就会被其推翻。

游牧外加奴隶制,才是目前来说,最适合草原的统治方式,除非是工业革命,不然改变不了。

“您的意思?”李淮差异道。

“既然我是可汗了,那么,草原上的可汗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李嘉笑着说道:“可汗不是有王庭吗?那我也得有王庭,划分肥沃的草场与我名下,那些部落也是我的属民,其他的地方,则全部划分出去,设百户、千户。”

皇帝阐述着自己的政治理念,他终于认清了现实,准备参考一下成吉思汗的法子,经过一些改变,治理草原。

如,针对草原上部落较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千户”制度,分为千户、百户、十户,把所有部落进行混编,战争时统一指挥,放牧时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单位,使得所有人都享有私有牲畜和田地。

这就让草原某种意义上整体化,打破部落化特征。

另外,还有贵族子嗣的怯薛军,也是值得借鉴的好法子。

另外,还有贵族子嗣的怯薛军,也是值得借鉴的好法子如,针对草原上部落较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千户”制度,分为千户、百户、十户,把所有部落进行混编,战争时统一指挥,放牧时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单位,使得所有人都享有私有牲畜和田地。

年贡,这是草原部落的赋税。

与农耕定居百姓不同,草原是非常广阔的,每一个部落甚至有数百里的间隔,再加上一年四季的游牧,如同派遣官僚管理,收税,那是得不偿失的。

于是,就有了年贡。

每个部落人口的不同,就有不同的年贡,然后交给草原的霸主。

如今的霸主,自然就是契丹人,幽云地区的统治权转移,那么就变成了大唐。

而年贡,基本上是在十税一左右,这个比例看上去不高,实际上却是草原上中等水平,对于小部落来说,更是极限。

如,在草原上,如果想要活下去,每个家庭,至少要养活百头羊,平日里吃马奶,羊奶,只有过节时期,才能吃点肉。

天天喝酒吃肉,那是贵族的生活。

而且,除了这一成的年贡外,还得上缴首领贵族的,百来头羊,一年来繁衍数十只,除了缴税外,自己留下来的很少。

如果碰到天灾,那就只有饿死,根本就没存粮这一说。

所以,牛羊的储备,就决定了一个部落的前途,拥有的草场越大,储备就越多,就越能扛过天灾。

而年贡,对于普通的部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负担。

对于弃里斤部来说,五十帐,近百的丁壮,以及三百多余口的小部落,年贡是最大的负担。

六千多头羊,每年就得交出五百头羊,五十匹马,这般压力,几乎是泰山压顶了。

即使在幽云地区压力那么大,她也不愿意回去,因为年贡重些罢了,至少能够活下去,平日里与汉人交换一些粮食,铁骑,还能凑活。

但,在北方草原,灾害频繁,土地贫瘠,收年贡很少,但却不一定能活下来。

像他们这样的小部落,能活下几十年,已经算是奇迹了。

“拔里,再多一些,日后会更难了!”

乌尔乞摇摇头,一脸凝重道:“汉人贪得无厌,交得更多,日后恐怕会更难熬!”

“没办法!”拔里摇摇头,说道:“这边草场太好了,咱们舍不得离开,如果唐人好对付,就将就着过着吧!”

乌尔乞看着弃里斤部放牧的羊群,以及快活的孩童,不由得沉默了:“罢了,乌满部也折腾不起了,就看看唐人是怎么说的吧!”

乌尔乞这才述说,自己是准备迁徙而走的,毕竟唐人与契丹人不同,谁知道是什么心思,几个部落一起走的话,怕是安全许多。

不过最终他还是被说服了。

实在是这里的草场太好了,如飞必要,谁想走!

整个幽州西北,蔚州,檀州,儒州,顺州,武州,新州等地,大大小小的部落数以百计,千帐以上的部落,也有十来个,定居在这片土地的牧民,超过了十万人,就连契丹人自己都分不清。

甚至比邻奚王府,也就是耶律阿保机所征服的奚人六部,就在辽西走廊北部,六部奚人自由生活在这片广阔的草原之中,服从契丹的调派,具体的内政则不会被干涉。

这些奚人自由放牧,跨域是很正常的。

杨廷璋一到武州,也就是契丹人的武定军,立马就组织人手,在麾下上万铁骑的威慑下,统辖下的部落,必须要听从号令。

由此,他甚至遵从皇帝的意思,召开了部落联盟大会议。

大大小小的部落都必须来参加,若是不从者,皆被处决。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95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95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