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陛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如果去往辽西,怕是粮草难以周转!”

李淮无奈的说道。

如今,位于幽州的兵马越来越多,河北,山东的军都司兵马,外加幽州本地的汉兵,李嘉也直接收下。

当兵吃粮,人家也是为了生计,也是能体谅的。

所以,除去营州的两万人,如今幽州的兵马,突破到了十五万。

换句话来说,每个月所消耗的粮草,人吃马嚼之下,至少要三十万石。

而沧州,储存的粮食,不过是百万石罢了,不过三月之耗,而若是去往营州,那么,长途跋涉的运粮,管两个月都难。

长长的粮道,一旦有所闪失,大军崩盘,只在瞬间。

听闻这般话,众将瞬间就心慌起来,如果粮草出了问题,不战自溃,他们也就罢了,皇帝要是出了闪失,可就不妙。

一时间,虽然反对的声音没有,但是议论声却突然大了许多,这是大家的间接的劝谏皇帝。

面对大家如此诚恳的面孔,李嘉突然就笑了。

这么多年以来,虽然他一直在强调大海,甚至组建了海龙军,但是许多人依旧以陆地思维行事。

或者说在他们的脑海里,并没有大海的图样。

想到这里,李嘉拿出了一张渤海的地图,也可以称之为北海,手动绘画,虽然粗糙,但大概的雏形还是有的。

“这里就是沧州——”李嘉指着天津下方大致的地域说道,然后又对着一旁的鸡嘴部分,那里写着高丽二字。

而在高丽的左边,有一个岛屿,上书:江华岛。

“在这座岛屿上,有不少的驻军,粮草辎重的中转地,再下,就是济州,金山二地,粮草可以输送在这里。”

“从江华岛到营州,行船不过两三日,从沧州当营州,也大概如此。”

说到这里,李嘉不由得认真道:“海运,比陆地上的行走,会更快,更省力。”

哗啦啦——

就在这一瞬间,所有的将领仰视着皇帝,心中的敬佩,从口中不断地言语而出,夸耀的话语,差点让皇帝沉迷了。

一群武夫,拍马屁的功夫倒是了得。

对于江华岛的利用,其实更多的作用,就是扼住高丽的咽喉,充当中转站,也是其作用之一。

那场登陆辽东的军队,可是江华岛的水师送去的。

从幽州到营州,六百里路,没有水师,粮道就真的危险了。

“契丹人没有水师,活该被欺负!”

李嘉幸灾乐祸地说道。

商量完毕之后,各军下去准备,时间不过一日。

为了更大限度的赶超时间,皇帝命令幽州收集骡马,让步兵骑乘,充当马上步兵,加快机动性。

不过,一人双马的御营两万骑,率先出动,去往营州支援,十万铁骑还是太过令人畏惧。

而就在这时,李嘉也收到辽东突袭兵败的事情,死伤过半,剩余的四五千,被撤退到了江华岛。

可以说,契丹人勉强胜了一次,保存了些许的颜面。

当然了,李嘉本就没想过其能成功,不过是吸引注意力罢了。

不过,水师又立下一功。

“果然,超脱古人的思维,才是成功的关键!”

十五万大军,经过骡马化后,日行超过了八十里,而先头的两万骑兵,则不过数日,就到达了营州。

而上京到营州,却只有八百里,以契丹人的速度,早就到了两三天了。

呼延赞与刘光义二人率兵胆到达时,榆关已经被被揉虐了数日,到简单修缮后的城池,依旧具有强大的防守力。

“契丹真是厉害!”呼延赞嘲讽道,“竟然想用骑兵来攻城,真是异想天开!”

“但,这十万骑兵可不是假的!”

刘光义看着眼前遮天蔽日的军帐,不由得感叹道:“其赖以维持的,就只有骑兵了,但往往骑兵才是决胜的力量。”

倾尽中原,整个御营也不过五万骑兵,并非找不到战马,而且没有那么多的骑手,训练一个合格的骑兵,没有三五年是没有成效的。

而,对于契丹人来说,人不缺,战马反而成了关键。

战马是从普通马匹中筛选,而且还需要专人训练,对于契丹人来说,也是珍贵的,基本上百马存一。

遮天蔽日,马匹的嘶吼声,哪怕在榆关内,都能耳闻,战马超过了十万匹。

而契丹人的粮食,则是牛羊,漫山遍野的牛羊,被放牧着,之前杨业就是从放牧的牛羊作为突破口,一举夜袭。

“他们长久不了!”刘光义作出了判断:“除非从草原源源不断的赶羊过来,不然契丹人坚持不了十日。”

草原上普通的牧民也并不是天天吃羊肉的,他们的伙食不过是充满羊毛的羊奶,或牛奶,马奶,以及马血等动物的衍生品,可以说,日常是非常贫瘠的。

但是,在战场上,却可以提供足够的肉食,所以游牧部落,嗜好战争,这不仅意味着掳掠收获,还意味着吃饱。

甚至,一年都见不到一回的酒水。

“说的没错!”曹彬走了过来,看着密密麻麻的骑兵,不由得说道:“没有汉民可以劫掠,只能消耗契丹人的存粮,就算是那些奚人,渤海人乐意,契丹人也不会高兴。”

“不过,你们算漏了一处地方——辽东。”

“哦?你是说渤海旧地?”刘光义这些时日,经常观摩地图,立马就想起来辽东。

这里是渤海国的精华地带,农业,手工业,一应俱全,渤海人擅长打猎,种田,虽然北方天气恶劣,但辽东这块肥美的地方,依旧能存在不少的粮食。

契丹人调用辽东的粮食,乃是轻而易举的。

“我遣人观察,早上契丹人会喝粥,中午是肉,晚上则凑合着马奶,羊奶,这般消耗,支持一个月,应该不成问题。”

曹彬感叹道。

闻言,几人默然,契丹人的实力,不容小觑啊!

榆关内的众人这般,城外的耶律贤,也是颇为恼怒:“不曾想,唐人竟然萎缩入城,真是令人恶心。”

“陛下息怒!”耶律屋质轻声说道:“唐人不善于野战,咱们不善于攻城,这是天注定的。”

“不,唐人有一支重骑兵!”

耶律休哥连忙拱手,沉声道:“其人马具甲,对于普通的骑兵来说,可谓是碾压,大汗不得不防啊!”

“咱们也要组建自己的重骑兵!”

耶律贤舒了口气,认真道:“只是普通的铠甲,战马承担不住,需要特别制造,这却是要认真揣摩其甲械,一时之间反而难以获得!”

闻言,耶律休哥叹了口气,他实在是被重骑兵打的溃败,实在是难以咽下这口气。

耶律屋质闻言,久经风霜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一丝晦涩,他摇摇头,六十多岁的年龄,让他经验颇多,但对于重骑兵,他实在不知晓。

但,经过耶律休哥的描述,他却明白,这是可能是唐人终结契丹人草原霸权的手段。

“既然那重骑兵厉害的很,如今其在榆关中,那么就得消灭干净。”

“料想,这般厉害的骑兵,唐人也极为珍惜才是。”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94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94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