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历经这般,老朽才明白,前朝已去,咱们这些人已经无权无势,只能如牛羊一般,任人宰割。”

某个老头老泪纵横,捧着手中的菜饼,满嘴苦涩。

“就就是乱世武夫的做派,没有明抢,已经算不错了,至少搞出个案子来。”

“我等虽然关系网密,但在新朝,却说不上话,只能认了。”

“为今之计,还是得快些出去,赵相公,王相公面前,我等还能说上话,定然要弹劾与他。”

三日后,数百户勋贵被迫吐出了近五十万贯钱财,非法兼并的上万顷土地,也被退回,几乎个个都元气大伤。

因此受惠的百姓,达到了三千户,而留守府也因此受益,扩建洛阳城的物资,钱财,也几近满足,更是获得数千顷无人认领的官田,而且都是熟田。

即使如此,这些前朝勋贵们也只是伤筋动骨,平均每家也不过是出了几千贯钱,几千亩非法占据的土地罢了。

这样,潘崇彻反而是满足了。

他并不是想要赶尽杀绝,而是要募集钱财,并且解决洛阳附近的土地兼并问题,为新朝勋贵,更是为自己落户洛阳做准备。

这些勋贵们锦衣玉食,也为洛阳的繁荣,提供了不少的贡献。

按照后世的标准来说,他们属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资源蛋糕的分配问题,初衷并不是为了解决土地矛盾,亦或者给百姓申冤吐气。

也就是利用百姓来达成目的,而百姓们间接的受益,并且吃点了点边角料。

勋贵们的书信传到了汴梁,洛阳与汴梁百官几乎血脉相连,潘崇彻的行径,让他们大为恼怒,几乎人人义愤填膺:

为了些许贱民,竟然欺辱到了良民百姓的身上,还有王法吗?

只是,这股暗流,让赵普几人平定了,百官们温顺的如同绵羊一般。

这让暗自看戏的李嘉颇为遗憾:

“自古以来,新朝骤立,必然要清理一番前朝官吏,如今我正缺借口,只是可惜,竟然消失了。”

新旧接替,必然是伴随一阵血雨腥风,但唐末以来,除了皇室倒霉,百官们却稳如泰山,或升或贬,一直有条不紊的当着官,比如侍奉四朝十帝的冯道。

这种现象,让官场出乎意常的稳定,也从而拘束了皇权。

甚至,骤起缘灭的皇帝,让大臣们只有害怕,而没有尊敬,更谈不上皇威了。

当然,中原禁军也是这样稳如老狗,唯利是图,换汤不换药,永远站立在胜利者一方,从而让皇权不稳。

不过,李嘉却不一样,他用自己的御营,取代了禁军,从而建立起一座防火墙。

“洛阳这般情况,似曾相识,可以叫做打扫屋子再入住,潘崇彻做的不错。”

“不过,这般情况,让我想起了土地问题。”

纵观中国几千,改朝换代,皆是因为土地问题。

商人觊觎中原富庶,夺了夏王;周人位居西陲,也觊觎中原土地,于是就起兵东出。

秦朝因军功爵而其,其核心,就是土地。

唐朝覆灭,则是府兵制的衰败,而府兵制的衰败,则是因为勋贵,官吏,豪强,吞没了府兵的土地,从而兵力衰竭,雇兵制兴起。

不过,如今的情况又与汉初,明初,清初的环境不同。

一般新朝鼎立,就是消灭了多余的人口,尖锐的土地矛盾得到缓解,旧的统治阶级瓦解,新的统治阶级新立。

而如今,前头也说了,禁军,官僚们,换汤不换药,换个行头继续当官。

这也就意味着,在乱世之中,豪强们不仅没有损失,反而不断的利用权力,进行土地兼并。

那些官僚们,就像是现代社会的西方国家中的事务官,皇帝就像是当选的总统,不管谁当皇帝,他们的利益不变,照样做事。

不过,这样的好处是,只要攻克京城,就能获取完整的官僚,从而迅速的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而弊端则更大。

这就意味着,李嘉满心欢喜,自己能打下一个大蛋糕,持刀的自己拥有分配权,结果一瞧,只剩下一些边角料供自己来分了。

无法大量的进行授田,就意味着朝廷无法深入人心,获得稳定的民心。

这也是为什么,北宋建立不到六十年,就迫切地进行庆历变法,重新分配蛋糕,因为它本来就没分配过。

如今中原的境况是,大量的土地荒芜,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成为难民。

而许多豪强地主们,则不断地兼并膏肥土地,并且不断的从百姓手中兼并熟田。

所以,宋朝时期,汉唐百姓看不上的坡地,沟地,山岭,也被大量的垦荒。

垦荒后的熟田,没几年,又被豪强们掠夺,成为流民,然后宋朝就把这些流民充军,国家发钱养着。

“这就是说,我能够授田的,只有南方那些荒芜的地方,中原偌大的地界,根本就没多少田地给我。”

李嘉恍然大悟,自己一个开国之君,竟然遇到了亡国之君的问题:

如何面对土地兼并。

不过,他这边又不同。

因为唐朝改革两税法后,不再按人头收税,而是按土地多少来收税,因为人数会变,但土地就在哪里,土地再怎么兼并,也是要交税的。

宋朝就是这样想的,所以它一改前朝,不再抑制土地兼并。

但,它却忽略了一点,官员会利用手中的权势,经常地逃税。

为了削弱地方,集权中央,所以需要广设官吏分权,如此就研究了宋朝冗官问题。

官吏越多,导致逃税的土地越多,然后压到了剩余的自耕农身上,然后造就流民,又充军,然后导致冗兵、冗费问题。

兵多无用,钱多不够,官多不廉。

这就是宋朝三冗问题的由来。

这是个死循环。

“不对,我是要讨论的是土地问题,为何我手中的土地那么少呢?”

“不对,我是要讨论的是土地兼并问题,为何我手中的土地那么少呢?”

许多人言语要土地国有化,实际上,府兵制和均田制的崩溃,就代表着国有化的失败。

法律能限制平民,但限制不了官僚阶级,皇权不下县,早就是成了事实。

你国有化再多,最后还是经不住官僚贵族们的薅羊毛。

这种情况下,保存的官田,就成为官吏们的盘中餐,一年比一年少,逐步被吞噬,后来者粮饷不够,就只能贪渎了。

所以,李嘉的第一步,就磨刀霍霍向官田,拿这些贪官污吏们开刀,清查官田,从而名义上占据主动。

如前唐到五代时期官员们杂七扒拉的俸禄,一律以粮食来付,这早在南方施行的政策,如今被李嘉施行到北方。

当然,在如今灭宋不到一个月的情况下,是做不来清查官田的,只有饭稳定统治时才可以开刀。

对于皇帝的打算,几人表示支持,但却言语,如今的情况,最多在河南道行动,其余的州县鞭长莫及。

“不急。”李嘉笑了笑,随即说道:“如今,依我大唐的规矩,先得厘清官禄,才施行查田,对于百官们来说,也算是一场好事。”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8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8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