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如正三品,每年的俸禄才四百石,但其他的杂入,如职田九顷,与佃户对半分,一年就有数百石,与俸禄等同,再加上过年过节的赏赐,差不多是其的十倍,如果换成钱,那就是年入三千贯,这是最基本的。

如果加上其他的福利,孝敬,年入五千贯也是很容易的。

唐与宋相比,虽然官禄比不上,但其实如果计算粮价,以及其他生活成本,其实生活的却更好。

明朝其实官员俸禄也不低,正三品的年俸也是四百石,但却没有了职田等福利,平日赏赐也少,所以被官员们抱怨太低。

毕竟咱们朱元璋可是高喊效仿汉唐的,俸禄自然一样,只是这位耿直boy却有意无意地将福利忘记了。

扯远了……

“职田就直接折算粮食吧!”李嘉随口说道:“按照规矩,一亩田折多少?”

“凡给田而无地者,亩给粟二斗!”

“既然规矩在这,那就这样办吧!”李嘉笑着说道:“官田管理复杂,而且容易被地方上下其手,甚至被地方侵吞,不如直接折现,把地分给将士们。”

“陛下圣明!”其他人能怎么办,只是遵从了。

只是王宁倒是感觉有些不对劲,这军机处一向处理的都是军事,如今却又杂夹着其他的政事,这对于政事堂的权力是一种侵害。

对于他而言,自然是好的,毕竟军机处只要没有战事,就会闲得发慌,如今若是分些权,倒是好得很。

所以,哪怕见皇帝违规了,他也不言语。

其他的户部尚书,兵部等,自然也清楚,但他们能分些宰相的权力,心里自然乐意,哪里会主动提醒皇帝。

“距离秋税还有几个月,户部还是要留些钱财的,这五十万贯就留着吧,让内库来出!”

李嘉摆摆手,坐在椅子上,随心地说道。

“喏!”户部尚书闻言大喜,户部没钱,对他这个首脑而言,可是个重要的打击。

“还有五十万贯的缺口,这该如何?”李嘉呢喃道。

他可不愿意让内库再出,朝廷是朝廷,内库是内库,可不能了事,再者,这要是形成惯例了,内库的支使权就被外廷吞了,一没钱就想内库,这还了得。

一个健康的王朝,内外钱库一向泾渭分明,待皇帝随意的支使外库时,那么朝廷必然会财政崩溃,覆灭就不远了。

但是,户部没钱,皇帝可以暂借与它。

户部敢不还钱?

惹了皇帝,直接撤职。

“这样吧,内库暂借五十万贯于户部,待秋税后返还!”

刚借给户部五十万贯,到了第二天,来自于吴越国的十万贯钱,以及三十万匹不帛就到账了。

随后,户部立马就还了借款,甚至还有点多余,中秋节看来是能好好度过了。

李嘉到是无所谓,户部的钱,其实也算是他的钱,只要他伸手要,就没有敢拒绝的。

那二十五万匹,吴越国的犒军钱,事实上又呈交给了军机处,没有人敢轻易地分夺赏赐,不要命的到是可以试试。

军机处对于这些布帛到是不敢贪墨,按照级别大小,进行划分,是的,两万降军也有份。

不过,借着朝廷无职田的局面,李嘉迫不及待地开始对官僚俸禄进行改革。

唐朝的官员俸禄叫俸料,包括月俸、食料、杂用,职事官又有防合或庶仆。

唐代官员的俸料法定额数与实际收入往往差别很大,这在地方官尤其为甚。其俸钱的来源有几个方面,或以公廨钱充,或以户税充,或以青苗钱充等等。

其中,公廨钱,是各州令史经营,每人以五万钱作为本金,交商人经营,每月利息约4000文,年息约和本金相等,所收利息分月按人发给,名“月料钱。

其他的杂税充任地方官吏的俸料,更是加大了对于百姓的剥削,当然,大部分杂税完全并入了春秋两税中。

举个例子,晚唐时期的大诗人杜牧,他在京城里当司勋员外郎时,每月俸钱四万,但需要赡养兄弟姐妹,十分困苦,然后上书宰相想去杭州,结果不允,最后被外放去了湖州。

仅仅当了一年,就回京升官为吏部考功司郎中,杜牧去湖州前那是全家饿得慌,可回来后不但全家衣食无忧,居然还开始在长安外的樊川营造起别墅来。

有了别墅,杜牧就嘚瑟了,自号樊川居士,有房一族就是牛逼。

扯远了,反正可以说,自唐以来,地方官吏的上下其手,贪污腐败,起义连绵不绝,其地方官禄不明,就占据很大的因素。

如今南方初平,李嘉自然腾出手,准备对官僚们进行一番改革,最开始,就是俸禄。

政事堂。

“今日与诸位卿家一起论事,主要还是军队胜利归来的赏赐一事。”

李嘉端坐着,淡淡地笑道。

“陛下,昨日不是已经规划了吗?不知微臣能做些什么?”

作为首相,昨天军机处的事情一发生,崔泉就立马知晓了,此时话语间不满的意味很浓厚。

毕竟政事堂的权力削减,对于首相而言,更是一种削弱,他若是不表示一下,皇帝还不得得寸进尺。

其实,作为宰相,他是可以直接封驳皇帝的旨意的,但他却不能这么做,开国皇帝的威严,不容挑衅。

他可以保证,今天封驳,下午他就得回家养老。

“哈哈哈,政事堂才是议政之地。”李嘉打个哈哈,企图混过去。

“赏赐的已经规划好了,但有一事,赐田已经将官田一空,咱们大唐的官员们可就没了职田,这该如何是好?”

“按照规矩,凡给田而无地者,亩给粟二斗!”

皇帝企图混过去了,他也不追究,崔泉这才轻声道。

“湖南无田,但荆南府,以及岭南三府可有不少的职田,这对于湖南的官吏而言,是不是不太公平?”

李嘉继续抛砖引玉。

“陛下的意思,是增加折粮?”孙召掌控转运使司,对于钱一向很敏感。

此言一出,崔泉瞬间就皱起了眉头,他掌管户部,这可是增加不少支出,尤其是没了职田,一进一出,可就真是不少。

而次相赵诚则沉默不语,他掌管的是吏部,对其不置可否。

“对也不对。”

李嘉摇摇头。

“每亩二斗的确是低了,可增添至三斗。”

“陛下恩泽百官,实乃我等之福分!”几位宰相连忙起身谢恩。

“这是小事罢了!”李嘉摇摇头,看着几位宰相,颇为认真说道:

“这朝廷的俸禄,又是俸料,又是职田,还有杂料,有的小吏本来仆从就不多,职田又因天灾而减少,高官们自然无需担忧,但底层的小官小吏们却是深受其害。”

“况且,对于地方官吏而言,各地土地肥沃不等,职田自然收入不等,洁贪慕上县而恨下县,须知,无论是民多民少,皆是大唐天下,前唐官吏皆爱慕京城而耻于地方,这难道不是唐亡的教训吗?”

看皇帝这样一五一十的分析官员俸禄问题,哪怕再白痴,他们也知晓,皇帝是准备对官吏的俸禄下手了。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5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5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