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扯远了,秀才举人制度的提出,虽然有种种缺点,但却极大的收拢了精英阶级,各州县不断传来消息,许多百姓从山谷中迁移而出,主动进行编户齐民。

甚至,有一户传承自隋末的家族,约两千人,轰轰烈烈地从山谷而出,说着正宗的洛阳官话,主动要求编户,从而考取秀才举人,成为乡绅阶级。

可以这样说,李嘉亲自塑造了一个新阶级,将地主阶级凝固一团给分裂,分成两半,要么是读书乡绅,以秀才、举人为代表。

要么是世代相承的乡绅,以无功名的豪族、世家为代表,两者为争夺地方权利,争斗不休,没有一两百年的时间,是无法真正解决的。

“果然,利益,才是驱使人心的最佳动力!”李嘉想起了宋真宗的这首酱油诗,不由得感叹道,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

一旁的起居郎听到这,连忙嗦嗦嗦的记录下来,皇帝吟诗,这可是名传千古的时刻,尤其是一首与政治时局牵连的诗,重要异常。

“哈哈哈哈,看看这!”李嘉又看了一本奏折,上面是荆南府的内容。

荆南府的官吏们说,秀才试后,中原归附的百姓,一日竟然有百户之多,短短半个月,临近的数县,户口空缺过半。

一时间,荆南府增长两千户,足以新设一县了。

“读书人,还真得用功名来诱惑!”李嘉连连摇头,止住了笑意。

下一本,则是潮州的,他们也说,清源军乃是文教大盛之地,听闻大唐举办了秀才举人试,迁徙而来的富户,足足过百,尽卖家财,落户潮州,一时间,潮州的读书人纷纷抱怨,说外来者抢占了他们的名额。

所以,他们请求朝廷,多分下一些名额,以求不辜负读书人之心。

“哼,竞争才是最好的!”李嘉直接画了一个×,直接打回去不妥,伤人心,他留中不发,意思很明确,没得商量,别做梦了。

剩下的奏折,也大同小异,都言因秀才试之后,户口大增,之前遗漏的户口,不断地下山请求编户,甚至有熟蛮部落,想抛弃优惠的税收徭役政策,来成为编户百姓。

出乎意料的是,九州城,以及济州岛那边,也听闻秀才举人试的发生,纷纷发来奏折,要求在他们那里举行,不能寒了士子的心。

并且夸张的说:士子闻之,欢呼雀跃,又闻本地无之,议论纷纷,皆言,此地亦王土,进士可录,为何秀才举人不可进之?

“化外之地,教化不盛,本不宜举行,但念其心诚,有报效王室之心,朕不愿伤其心,准其奏,明年行之,转政事堂统筹!”皇帝提笔说道,然后直接转交给政事堂,让宰相们进行合理安排。

名额考试等具体的事,还是让宰相们伤脑筋吧!

到了最后,安南都护府、占城都护府、黑水都护府也来凑热闹,说本地士子闻之欣喜若狂,报效朝廷之心日盛,请求皇帝、朝廷恩准,让他们也考试。

李嘉思虑了片刻,想了想交州、占城的不易,汉人也生存艰难,所以也批阅了一个准字,转交给政事堂处置。

至于黑水都护府,你处于西伯利亚,寒冰刺骨,读书人有几个?浪费名额,还不如多购买一些马匹呢!

皇帝直接反驳,写道:黑水人烟稀少,不宜参与。

趁着这个民心所向的时机,李嘉颁布圣旨,明言迁都长沙。

邸报一发,民间瞬时哗然。

主要是岭南籍的地方官不乐意,皇帝是咱们岭南的,凭啥跑到湖南去?

也不怪岭南籍的官吏不乐意朝廷搬迁,主要是在这个世道,户籍歧视特别严重,同乡喜欢抱团。

比如,前首相钟允章为啥在李嘉夺城后,反抗不激烈,而且很快地就认命?还不是他和李嘉都属于邕州人,老乡关系。

李嘉之父能长任邕州镇军指挥使,也有钟允章的一分功劳。

所以,在李嘉当上皇帝后,钟允章站队不及时,也并没有被处置,只是回家修养了。

在岭南,文官阶级,在南汉初年,就分成本土和外来两大派系,尤其是在刘岩大肆任用北下士人后,岭南本土的士人分外的不满。

但,不满也没法子,文风不振,朝堂高官皆是北人,人家却是把岭南开发治理很好,而且,随着宦官势力的崛起,文官势力开始团结。

随着后主刘鋹继位,宦官势力达到顶点,文官又被迫分为阉割派和君子派。

李嘉上任,阉割派一扫而空,君子派大获全胜,可以说,朝堂上的百官们,对于刘鋹一点留恋也没有。

如今,李嘉带领朝廷中枢北上长沙,那些本土派又慌了,北人占据权力中心,他们这些本土派肯定会被排挤。

地域歧视太严重了。

好不容易咱们岭南人掌权,如今又要失去,这怎么可以?

于是,在十月,举人试的大规模举行之际,各地官吏的奉劝奏折苏雪花一般袭来,可惜,皇帝置之不理。

朝廷的高官们见识长远,自然一一压下,整个中央有条不紊地进行收拾搬迁,最低十一月底,所有的中枢衙门必须搬迁。

东京。

“哦?伪唐竟然敢迁都长沙?”赵匡胤得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其中的意味,不得不让人深想。

“回禀陛下,确实如此!”范相公看到皇帝发怒的模样,有些惧怕,尤其是容易想起陈桥兵变后,赵匡胤手下杀意难止的表情,他不由得心里一哆嗦。连忙说道。

“伪国去年,不惜损耗国力,趁我国平叛之际,下湖南,降南平,拥兵数十万,与江南相比,也丝毫不差,我朝需警惕再三!”

宰相魏仁浦也轻声说道,一脸的重视。

魏仁浦是四朝老臣,仕后晋,后汉,后周,北宋,经历过骄纵奢侈的石重贵,也经历过励精图治的周世宗郭荣。

由于受到周太祖郭威,世宗郭荣两代帝王的宠幸,与范质死心不同,他心中一直不甘,期待郭家重新掌权,所以,他身边,总是聚集了一些老臣,赵匡胤对于他,总是谨慎。

“两位相公所言极是!”枢密使赵普也连连点头,赞同道:“如今,南唐国新主继位,朝堂动荡,不得已提拔老臣,平衡那些重臣,没有些许年,南唐是稳定不了的。”

“而且,陛下从世宗,挥兵淮南,夺淮北十四州,南唐胆气尽丧,苟延残喘,只求享富贵于江南,如今已成瓮中之鳖!”

“所以,我国第一要紧之处,就在伪唐,其国虽然都是偏僻之地,但南方江山,已有三分,不可小觑!”

听得几位宰相的话,赵匡胤也是认可的,他治国虽然不擅长,打仗却是清楚的很。

这国势,就如同军势一般,初升时,势如破竹,无人可挡,所向无敌,南方各国军势孱弱,恐怕难以抵挡。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40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40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