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某日,王继勋府中围墙因大雨坍塌,大量奴婢逃出牢笼,跑去官府求助。事情闹到赵匡胤那里,他“大骇”之下,对王继勋下达了一份看起来特别狠的判决:“削夺官爵,勒归私第。仍令甲士守之。俄又配流登州。”但这份判决只是做样子给外界看,并未真的落实,没等王继勋启程上路前往流放地,他已被改授为右监门率府副率。

之后,又被就任到洛阳,吃人变本加厉,“强市民家子女备给使,小不如意,即杀食之,而棺其骨弃野外。”

乃至于,人贩子和棺材商踏破了门槛,门庭若市。

洛阳百姓无奈,听天由命。

直到赵光义不待见武人,又忌惮前朝武将,所以就斩了他。

官方统计得到的数据是:自开宝六年到太平兴国二年,短短五年时间里,王继勋前后亲手杀掉和吃掉的奴婢多达一百余人。如此丧心病狂之人,却可以在赵匡胤时代逍遥自在,无拘无束。

在权力面前,百姓的命不值一提。

赵匡胤时代,这些武人们人人自晦,皇帝位置稳了,天下百姓可就遭了秧。

当然,这些人要是明太祖时代,这位狠起来自己侄子都能活活鞭死的人物,肯定会被剥皮抽筋,以儆效尤。

对于文人,赵匡胤却要求极高,英州知州王元吉一月内贪污受贿七十余万(与武将们疯狂的敛财相比,不值一提),赵匡胤亲自下达特别诏书,将之处死(按律罪不至此),以示惩戒。

到了赵光义时代,鱼肉乡里的权力被文人继承,武将靠边,稍微犯点事就是斩杀。

北宋的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

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赵匡胤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

如此一来,赵匡胤全面掌控了禁军,没有一个威望高大将领,能威胁到皇权。

杯酒释兵权适合赵匡胤,因为他是众将领抬上位的,名义上来说,只是禁军的代表。

而对于李嘉而言,则不需要,天下是一步步亲自打下来的。

况且,杯酒释兵权的代价,实在太大。

对于中原发生的事,到了六月中旬,李嘉才确切知晓,心中感慨。

杯酒释兵权终于发生了,只是,这与自己所想的禁军大幅度削弱不一样,兵卒还是原来的兵卒,只是将领换了一波。

“如此,才能解释,杯酒释兵权后,为何北宋依旧能横扫天下!”

李嘉感叹道,期望落空,着实有些难受。

他这些时日也在安排,军队的事,不能大意。

如果迁都长沙府,至少,禁军大半就不愿意,毕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况且,禁军打仗多年,获得的功勋田地,都在岭南,要是去了长沙府,须得重新安排。

当然,这样的摸排都是默默地进行,不敢有声张,等到长沙府的田地核算清楚,足够置换,就可以动身了。

而越王刘鋹,长沙王周保全,荆国公周保勖,都要一起迁徙到长沙,就近看押,才算方便。

“楚王府虽然漂亮,但久不修葺,也需要大修,不然不符合朕的身份!”

李嘉望着窗外,感受着炎热的空气,单薄的丝衣已然黏在了后背,汗水颇多,酷热难耐啊!

他心中瞬间坚定下来:“待到冬日,就去往长沙,这岭南,着实恶劣,不可久居!”

“皇后也怀孕了,到时候若是赶不及,就留下广州,春暖花开时节再去也不迟,冬日比较寒冷,也不适合大规模迁徙!”

“陛下,从占城、交州等地购来的万头水牛,已然到了广州城了!”一旁,曾经太上皇宫中服侍的大宦官刘文,曾经的建武镇监军,此时正轻声说道。

“是吗?分往各田庄,按百亩一牛来发!”李嘉点头吩咐道。

农业社会,牛的属性,代表着生产力的增加,从中南半岛进口水牛,这只是第一步,若是适应气候,李嘉准备从印度进些。

既然岭南的人口不足,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那就只能从生产力上做功夫了。

铁锹、铁犁还不够,水车、筒车也不许,只有水牛,才是最大的生产力,一头牛,抵得上五个上好的壮劳力。

“诺!”刘文代替李安国掌管皇城司,难怪明朝又设东厂,毕竟大老爷们天天跑皇宫,指不定就淫秽宫廷了。

至于李安国,回到少府寺,担任官职了,比之前自在的多。

刘文的能力,李嘉是信得过的。

“夏收后,粮价如何?”

“跌了几文,如今斗米二十七钱,约莫跌落了五钱!”刘文认真说道,他晓得,这位皇帝对于粮价,一向重视。

“盐呢?”

“每斤盐仍须五十钱,比数月前,降了十钱!”刘文发觉皇帝的语气有了变化,瞬间打起精神。

“哼,这盐和粮,都是百姓们的必须,一日也离开不得,盐之价,竟然还是如此之高,可想而知,在地方又是怎样!”

李嘉越想越气,宫女的凉风都善不及,一旁的刘文连忙遣人端来一碗冰镇酸梅汤,这才让皇帝缓解过来。

这官方的盐价越是虚高,私盐就泛滥,对于朝廷而言,损失就越大,皇家位于徐闻的几个盐场,损失也是越大。

去年开始,皇帝就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盐场杜绝私盐售卖,参与到打击私盐的活动中去,但收效却不大。

自前唐刘宴改革,朝廷掌握制造个批发两个环节,然后又在批发环节收税,从而让朝廷大得其利,在丧失中原富饶之地后,唐朝又支撑下来。

“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

盐税收的越高,自然盐价越高。

各地的盐场批发价没点,盐税却降了不少,但销盐的盐商,却是继续涨价,未曾跌落多少,这与李嘉的意愿相背。

皇帝很不爽。

自己都降价了如此之多,价格竟然如此虚高,一斗盐,批发价只是两百钱,一斤不过十钱,如今,这市价,膨胀了五倍,果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陛下,这夏日,天气燥热,盐销的也多些,自然价格不好降下来!”刘文轻声解释道。

“刘汉时,每斤盐,都得上百钱,多亏了陛下的福,让百姓们日子好过了不少!都为陛下祈福!”

“这些不值一提!”李嘉笑道:“与前唐盛世相比,如今这些,算不了什么!”

皇帝挥挥手,似乎这件事就转过去了。

没那么容易,若是这时候表露出去,就不大好了,对于盐政,须得小心再小心。

常平盐政不错,储存些盐,以备不时之需。

加大对盐户收盐钱,提高他们都生活水平,从而杜绝私盐的流出。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38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38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