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科举,他虽然自认为学问不低,但科举中臥虎藏龙,拿著乡亲们拼凑的盘缠,他考中了进士,虽说是赐同进士出身,但已然是预备中的官老爷,近些时日在礼部观政,吃喝住行都由礼部负责,甚至还有一些银钱俸禄。
“听闻周家的贵女,曾经许给张姓的刺史!”耳旁,传来了男声,扭头一看,原来是新近认识的好友曹衡,听闻是渤海人,也是赐同进士出身,家财万贯,在同科中,也是名气大的很。
“圣人娶周家贵女,也不过是引为外援罢了,虽说败了江南,但也不得不防,毕竟江南国虎视眈眈,难以安生!”
王训笑著说道:“曹兄不是不喜热闹,埋头书卷吗?今日怎么出来了?”
“大唐国母,江山设计,我怎么会有心思沉浸在书籍之中呢?”曹衡神色颇有些不忿,说道:“况且,兴王府动作不断,派遣衙役鼓动大量百姓沿街迎送,我要来看看,顺便参他一笔!”
“府尹乃是宗亲啊!”王训很是惊诧,多大的胆子,敢有这想法。
“宗亲也是官,怎能不被弹劾?”曹衡笑了笑,无所谓地说道。
很快,在数万人的期待中,一队车马迤邐而来,那前后都是些高头大马,左右还有不少丫鬟仆从,护著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
那马车四面没厢板,拿著红色的綾罗纱布遮著,一看这装饰就知道是个贵女……男子谁乘这种马车?
帘子里隱隱坐著一个人,身姿婀娜,光是背影,看上去也是极为漂亮的。
许多人的目光立刻被吸引过来,纷纷引颈观望,心中想著,也只有这样的贵女,才能配得上皇帝吧。
“番禹城,比想象中的还要繁华!”坐在马车上,周颖儿一动不动地说道。
“听闻商贾们说,番禹城几十年人,每日入城的盐,都是以船来叩模币慌缘谋Χ懔λ档馈�
“也好!总算热闹了些!”嘆了口气,周颖儿不再言语。
行进的速度很快,隨后,未来的皇后就来到了一处豪华的府邸,这是武平军在番禹买的,也算是陪嫁吧!
“终于可以歇下了!”將身上的华衣换掉,重新穿上青色的常服,將堆成小山的头发散开,摘下金釵以及一些装饰物,这才松了口气。
“你看这番模样,若是旁人见了,还以为是哪个小丫鬟呢!”宝儿姐看著瘫坐在床榻上的周颖儿,不由得笑道。
“小丫鬟就小丫鬟,自从入了岭南,这身装扮一路上都没卸下,累死我了!”她揉了揉小脸,都快笑僵硬了,不由得为自己可怜评№。
隔著青袍,依稀能看到那宛若倒扣的玉杯的轮廓,还需努力啊!
“这岭南,著实热得很,才不过四月,就跟入夏似的,只有这青衣舒服,散热!”
“你说的也对!”感觉浑身黏糊糊的,宝儿姐也不得不承认。
“娘子,宝儿姐,府邸外有人求见,说是宗正室的!”这时,一名侍女轻声说道。
“宗正寺过来作甚?”宝儿姐有些疑惑,说道:“赶快装扮一番,宗正寺的人来了!”
“宝儿姐你去便是,要我作甚,我这身也不適合出去!”周颖慵懒地说道。
“好吧!你好好休息一番!”宝儿姐无奈,只有选择妥协。
丰润的女子走了出来,约莫二十来岁,身上穿著红色的夹遥旅媸且徊惆咨钠胄伛嗳梗艚舻靥恚聿那巴购笄蹋拖褚豢坛墒斓乃厶乙话悖渎擞栈蟮脐庀ⅰ�
“娘子正在休息,不知?”宝儿姐看著眼前这个宗正寺的官吏,轻启红唇,水汪汪的眼眸中,满是疑惑。
“我乃宗正寺少卿,今日前来,只是想要问询一下,不知娘娘这里可曾短缺!”
少卿行了一礼,知晓此人乃皇后身边亲近的侍女,笑容满面。
“尚且可以,有劳费心了!”宝儿姐笑著点点头。
“由于大婚將近,这些宫女与嬤嬤,都是服侍已久的,懂些礼仪规矩,今日起,就是照料娘娘了!”
少卿指了指身后十几个宫女与嬤嬤,说道。
“有劳了!”宝儿姐瞥了一眼那些宫女们,瞧著一个个仪態端正,身姿婀娜盗秤子,满意地点点头。
“怎么不见娘娘?是否身体有恙?”突然,少卿后,一个年轻的男子出声问道。
“无礼!”宝儿姐皱起了眉头,板著脸呵斥道:“我家娘子也是你可以见到的?”
“娘子息怒,息怒!”少卿脸皮一抖,瞬间煞白,掩饰道:“此人乃太医院的李太医,虽说年轻,但水平了得,很是有一番名头!”
“他也是关心过切,毕竟岭南习俗风貌与武平大为不同,若是出了差错,我们也是担当不起的!”
听到这里,这个丰润的女子脸色才好看些许,说道:
“这就无需担心了,我家娘子不过是长途跋涉,有些劳累罢了,身体并无它样,况且,男子也不便过多见面,哪怕是太医!”
她瞪了一眼这个年轻的大夫,她总感觉其有些械ㄑ不轨,必须防范一二,连忙拒绝道。
“也无须见面,只要把脉就可,娘娘毕竟是我们大唐的皇后,总要仔细小心些!”
年轻太医抬起头,笑著说道,语气中颇有些不容置疑。
“哼,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叉著腰,宝儿姐快被气炸了,一个小小的太医如此放肆,她盯著这个太医,严声道。
“既然如此,我等就退去了!”少卿尷尬地笑了笑,选择离去。
小太医反而饶有兴趣地盯著这位丰满多汁的侍女,行了一礼后,才缓缓退去。
“有趣,有趣!”
“陛下,这就回宫吧!”少卿心惊胆颤地说道。
“回吧!”李嘉挥挥手,本想见未婚妻一面,毕竟成婚还有几个月功夫,但事到如今也就罢了!
第两百四十四章任重道远
既然没有见到未婚妻,李嘉也不在意,毕竟之前的画像,倒是看了,大概的模样还是可以的,貌美与否,其实并不太重要。
联姻,也不过是了滞己习樟恕�
倒是过些时日,快到夏收了,可得好好安排一下,如今中原大战將起,所需要的粮草可不是少数,须得好好种田才是。
对于农业社会的规划,李嘉是不如那些宰相的,他们是从官僚体系出来的,对于地方自然是了如指掌,甚至连地方官吏奏折几分真假都能判断出来。
然后对癥下药,或捏或打或赏,简直是行云流水,那些官吏们对于宰相的尊重,更甚于皇帝。
所以,宰相这一职责为何如此重要,因为某种程度而言,其就是官僚中的內奸,废除了宰相,哪怕皇帝再英明神武,也无法郊竖那庞大的官僚体系。
根据政事堂诸位宰相的匯报,今次夏收,將会比去年增添更多的夏税,按照官面上的资料,岭南新增了十万顷稻田,其他开垦的杂地不算入內,能为朝廷多添一万石的稻谷,可谓是歷年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