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诺——”带谢一肚子的担忧的,列位宰相就回了府邸。

回到后宫,李嘉心中并没有表面上那么自信,毕竟南唐的国力与岭南相差太多,哪怕自己练兵多年,但心里还是没有底气。

“陛下,这是臣妾新弄的糕点,你尝一下!”吴锦儿跪坐在李嘉面前,玉手端来一份糕点,娇声说道。

“不错!”粗略地尝了一口,李嘉心不在焉地说道。

他心中想着,军机处的设立,其实就是代替了五军都督府的作用,武人控制武人,还是太危险了,只有以文控武,才是正道。

慢慢地让军机处侵蚀五军都督府的权力,过上几年,让五军都督府成为闲职,专门用来安置那些被位高权重的武将。

这次南唐入侵,如果只有一个昭信军也就算了,若是大举入侵,那就得是全国之战,粮食前不久支援了淮南李重进,空了许多,幸亏是分批的,不然真吃不消。

“南唐最怕的就是中原的入侵,看来得让人在东京和洪州(李璟迁都洪州,也就是南昌,毕竟金陵距离长江太近了)散播一些谣言才是,让其心有所虑!”

“朕还有事!”不管吴锦儿的脸色,李嘉说了一句话,瞬间离去,军机大事,马虎不得。

军机处的成立很草率,被许多人认为是战前的幕府,待战争结束后,就会遣散,所以王宁加入军机处后,也毫不起眼。

随后,户部尚书、兵部尚书、都督府衙门都加入了,众人这才一片哗然,这个幕府确实很强大。

对于这场战争,禁军心动的将领有很多,就连岭南第一大将潘崇彻也动了心思,连夜求见李嘉,许下了忠心,只求一战。

思量了许多,为了借助潘崇彻的威名,李嘉就拜潘崇彻为都统,率领左羽林军,以及左龙虎军,一万人北上,抗敌。

命李信与张维卿为副都统,各统率兵马听从指挥。

实际上,李嘉暗中叮嘱两人,若是潘崇彻有不轨之举,立马格杀勿论,然后又派人以保护的名义充当其护卫。

射声司也紧紧盯着他,随时汇报工作。

洪州,皇宫。

狭窄的皇宫一下午涌现了打赏的宫女宦官,呈现了一系列的困难弊端,李璟万分后悔迁都于此,但金陵又太过于危险了,自己做的孽,含着泪也要吞下。

前面,李璟刚下发圣旨,让昭信军南下,教训一番,随即,又想起南汉之前兵马不弱,又派了数千禁军一起,以皇甫继勋为帅,攻伐岭南。

“陛下,轻易发兵岭南,昭信军多年未习战事,甲械也未曾齐全,恐有败绩!”韩熙载直言道。

“哼,李嘉小儿冒充唐裔,篡位立国号为唐,岂不是侮辱于我?怎能罢兵?”

李璟很喜欢这个文学水平的大臣,但这次李嘉把他气狠了,不教训一番,怎能泄心头之气?

“皇甫继勋乃皇甫晖之后,以武传家,少即为军校,想来也是知军的,对付区区一个岭南,不在话下!”

“若不是中原牵制了人手,又是偏僻之地,朕早就想灭了此国,夺得岭南!”

见皇帝不听,韩熙载无可奈何,只能退下,自割淮北之地后,皇帝越发的独断专行,比如迁都洪州,设南昌府,这次又出兵岭南,败兵的可能性极大。

岭南偏僻,所以不曾了解仔细,又冒然出兵,又轻敌,哎!国家多难啊

第两百二十五章战争动员

战争来的如此之快,确实出乎李嘉的意料之外,尤其是面对南唐的攻势?他心中颇有些不安。

但事已至此,只能选择面对了,刚好,这也算是开国之战吧!历史上五代的后汉,开国之战就是镇压杜重威,结果几个月都弄不下来,然后两三年就完蛋了。

这一场战役,不止是诸国,就连岭南各州,都在张望着,期望得知结果。

如若一败,整个大唐复兴就会被中止了,自己一家的人头也不保。

“天寒地冻的,送一些热茶去军机处!”李嘉思量片刻,心里不安,连忙吩咐道。

“我先去军机处看看!”

索性,李嘉就带着几个宦官,来到了军机处。

军机处很简陋,就在政事堂旁边,不过比政事堂距离李嘉更近一些,小院落大约一个篮球场大小,李嘉进来时,就见到诸位大臣正在热烈讨论着,一旁的书吏脚步飞快,门帘就能走正经的放下过。

进了屋子,李嘉甚至感觉温度与门外差不多。

“见过陛下——”

“诸位请起,以后朕来军机处,只需弯腰即可,无须话语!”李嘉连忙搀扶起。

这几人中,浓眉大眼,穿着蓝袍的,是兵部尚书黄淳,素来与钟允章亲善,武将世家出身,结果却习文,考了科举,之前是兵部侍郎,瞧着他出身不错,李嘉就把他提为兵部尚书。

户部尚书名唤邵念方,年纪很大,约六十岁,为人很和善,整个户部大开,皇帝取钱比自己家还方便,为人贪财,但有一样好,算数不错,所以掌管户部近十年,李嘉等过段时间就换掉。

都督府的只有一个潘崇彻将军,他是知兵,也是出兵的都统,所以也参与军机处。

“怎么样,钱粮准备好了吗?”李嘉直接坐在主位上,问道。

“今年夏粮还未征收,户部只剩三十万贯钱,粮草太仓中还余十三万石,差不多能供应大军人吃马嚼的半年的了,就是马匹牲畜吃粮较重,倍于兵卒……”

户部尚书第一个发言,很啰嗦,也很慢,但李嘉还是慢慢听着,没有打断。

“军械司甲械充沛,北上大军皆着甲,近一年来,一直在锻铁造械,如今库中还有箭矢三十万,长枪一万柄,弓弩超过万只……”

兵部尚书黄淳从怀中抽出一张纸,念的很仔细,也很认真。

“好了,只要军械供应充足就行了!”

“陛下,由于今年停征了一年的徭役,北上之路又崎岖,所需要的骡马、民夫也很多,三十万贯钱除了发放百官的俸禄,雇佣民夫、骡马等,就得耗费过半,仅仅只够两个月!”

王宁作为军机处首席大臣,考虑的很多,脸上带着愁绪,看得也更仔细:

“运粮北上,民夫需倍之兵卒,加上骡马的口粮,十三万石粮草,精打细算之下,也不过两月有余……”

“也就是说,这次与江南之战,仅限两个月?”

李嘉有些诧异,什么时候朝廷这么穷了,这个时候才想起,自己前些时日大赦天下,免除了半年的赋税以及一年的徭役,难怪日子紧巴巴的……

“这样,从内库中调出十万贯支用,粮草方面,让李氏商会尽量筹措,无须担心……”

内库中还存有上百万贯钱,粮食还有一万石,是各地皇庄收上来的,但都是供应内廷,不可轻动,只有钱财富余……

李嘉认真看着这位岭南第一名将,严肃地说道:

“潘将军,不知你多久能击败江南人马,还我大唐太平?”

“目前未知敌将是谁,但江南名将不过刘仁赡、皇甫晖、边镐、林仁肇数人,刘、皇甫、边三人等,皆已死,余者林仁肇还算有些威名,不过李璟畏周如虎,用他防备中原,想必是不会南下,江南其余之将,臣皆不放在眼里,两月之功,必破其军!”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2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2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